•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参加《楞严经》法会的六位长老及他们的特色

佛教文库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舍利弗

舍利弗尊者的特色是智慧第一,《阿含经》上说:「我佛法中,智慧无穷,决了诸疑者,舍利弗最为第一。」他能够决断种种的疑惑,在经典上说舍利弗尊者曾经有一段事情叫做寄辩母口。

寄辩母口是什么意思?说是舍利弗的母亲经常跟他的弟弟辩论,他弟弟的智慧很高,每一次辩论都输给他弟弟,后来舍利弗尊者的母亲怀了舍利弗以后,再跟他弟弟辩论,他弟弟就辩不过他了。因为他的母亲得到舍利弗内心的智慧的加持,也就是说舍利弗尊者还没出世之前,他那个智慧力量就表现出来了,寄辩于母口。所以他的弟弟非常的害怕,我这个外甥还没出生智能就这么高,那出生还得了,就赶快的离开家到南印度去修行四吠驮。

摩诃目犍连

目犍连尊者是神通第一,在《阿含经》上说:「我佛法中,神通轻举,飞到十方者,目犍连最为第一。」目犍连尊者他的特色,就是他显神通的时候,他的变化特别的精妙,他那个小中变大,大中变小,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时候,他在变化的时候特别的精巧,这是一般阿罗汉做不到的。

舍利弗尊者跟目犍连尊者,在佛陀的僧团是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基本上佛陀是在一个领导的地位以外,舍利弗跟目犍连二个可以说是当家师。一般来说,只要是外道他们希望用智慧来解决问题的,那佛陀派舍利弗尊者去,有些外道是希望感应神通的,佛陀派目犍连尊者来处理这些问题。所以僧团的事务、一般外道来问难,大概都是舍利弗尊者跟目犍连尊者来处理,或者用智慧或者用神通来破除障碍。

摩诃拘絺罗

摩诃拘絺罗是舍利弗尊者的母舅,后来他到南印度学四吠驮以后,他后来也跟佛陀出家,在整个佛弟子当中他是成就辩才善能问答。你要是用什么问题问他,他可以用十个答案来回答你,用不同的角度来回答你的问题,他回答问题特别的巧妙。这当然要广学多闻才有办法做到,这些大阿罗汉有各式各样的特色。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

富楼那是他父亲的姓,翻成中文叫满愿;弥多罗尼子是他母亲的姓叫做慈女慈悲之女。他等于是继承父亲跟母亲的姓,满慈之子。他在佛陀的弟子当中说法第一,他能够善巧说法,而分别种种的义理。

须菩提

须菩提是解空第一,须菩提的空观,我们从《金刚经》来看,当然阿罗汉是修我空观,但是须菩提的我空观当中他有法空的智慧。怎么知道?在《金刚经》当中讲到须菩提的空观有一个特色叫做无诤三昧这三昧非常的重要,它能够无诤。

无诤的意思简单讲它是没有对立的思考,我相、人相这种对立他没有。一般阿罗汉他的法执很重,他没有我,但他法很重。所以你要是在一个杂染的环境,阿罗汉不是很喜欢,因为阿罗汉没办法跟杂染法共存,他的个体生命在整个整体生命的运转当中既然产生了对立,他就产生排斥。但是须菩提能够做到无诤三昧,他没有对立。

师父说他曾经在一个北部的道场讲课,有一个外道,他穿着是黄色一贯道的衣服跑进来,就在前面的地方比手画脚,比了大约有十五分钟之久,嘴巴不知念的什么咒,就站在师父的前面比手画脚,师父是完全不管他继续讲他的课。也就是说一个菩萨你一定要怎么样?无诤三昧的意思是说:我们改变不了外面的环境,讲实在话你改变不了,你一定要能够跟它和平共处,他弄他的,你讲你的,你们二个互不障碍。

当然这就是你内心当中要有法空智,观察一切法是如梦如幻。如梦如幻当中一个菩萨怎么办呢?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呢?其实我们的生命从一个法空的观念来看,生命不是追求圆满,有很多人追求圆满的生命,那你一辈子活得很痛苦,因为你根本找不到圆满的生命,你只要从空性出来,你只要面对人事,人事就是一种差别。生命不是追求圆满,是追求它的平衡点,找到你的定位,而做你该做的事,试着跟外在的人事和平共处,因为你改变不了别人。

古人常说:「山不转水转」,山一定不会转,水转!所以「无诤三昧」是很重要,一个菩萨你要行菩萨道的一个基本的条件:「化解对立,安住无诤三昧。」你一定要跟不同的人事和平共处,否则你不可能成就大慈,广大、你做不了。

《金刚经》讲无诤三昧讲很多,它主要是破除我相、人相的对立,让菩萨的功德更加的圆满。

优波尼沙陀

优波尼沙陀翻成中文叫做尘性。这名字是佛陀给他取的,因为他本身因地的时候是观察色身不净。优波尼沙陀在因地的时候淫欲心很重,所以佛陀叫他观不净。在观不净的时候,他先观他色身的血肉是脓血屎尿,慢慢这些脓血屎尿长出很多的虫,这些虫就慢慢的将他的肉吃掉了,最后他的身体变一堆白骨,变白骨以后,慢慢慢慢时间久了,白骨就变成灰,这骨灰风一吹,这灰就消失掉了。

所以他观察他的色身从一个不净相而变成白骨最后还归于虚空,这让他得到一个很重要的觉悟,他觉得整个色尘的本性是空寂的,从这个地方成就了无学道。所以如来印我,名尼沙陀。他在因地的时候是从色尘的本性是空,而成就阿罗汉尘性。

等指很多很多上座,不能全部列,只能列出六个代表,当作整个与会大众声闻众的代表。说明参加《楞严经》法会的声闻众。

摘自:净界法师楞严经讲记

文章点评
2023-01-16
《阿弥陀经义疏》问答示念佛
执持名号,元照大师在《阿弥陀经义疏》设了四个问答,来显示执持名号的道理,这四个问答设问得很好。元照大师《阿弥陀经义疏》,有不少的地方是显示佛力思想。元照大师的净土思想有偏向善导大师,所以在著作之中,也处处鼓励专心念佛,仰仗阿弥陀佛的佛力.. <详情>
2023-01-16
念《阿弥陀经》等于到阿弥陀佛国走了一遍
我们上晚殿主要是念佛,念阿弥陀佛。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求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念《阿弥陀经》时要诚恳,出声诵念比不出声好,因为心比较容易专注。不论是诵.. <详情>
2023-01-16
一心念佛一生成佛
阿弥陀佛,我现在所要讲的题目是--一心念佛一生成佛。我所要讲的内容是:一说《阿弥陀经》五个疑问,二说《阿弥陀经》五大殊胜。五个疑问,解决对净土信心不足的问题.. <详情>
2023-01-15
修学净土法门必看《阿弥陀经》三部重要著述
莲池大师所著《阿弥陀经疏钞》,幽溪法师所著《弥陀略解圆中钞》,蕅益大师所著《阿弥陀经要解》,弥陀一经,得此三疏,法无不备,机无不收。而古人欲令举世咸修.. <详情>
2023-01-15
常敏法师答:为何无量寿经把人道天道也判为恶道?
问:为何《无量寿经》把人道、天道也判为恶道?常敏法师答: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恶鬼,畜生,这六道里的众生,生死没有断除,业力深重。都被自身的善恶.. <详情>
2023-01-14
佛陀为什么要宣说“净业三福”?
净业三福 的提出是来自于《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净业行人我想都读过这本经,它的背景还是很具有戏剧性的。佛陀在世的时候,摩竭陀国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频婆娑罗王.. <详情>
2023-01-13
怎样如法的受持《佛说无量寿经》?
对《佛说无量寿经》要熟悉它。这部经的境界太宏大了,而且包含着大乘八宗的理念。它需要我们有教理的基础,也需要有文言文的基础,也需要有信仰的情怀,还要有比.. <详情>
2023-01-13
星云大师谈《心经》
第一讲校长史密斯先生、教务长先生、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嘉宾,晚安!很有缘分,从今天起,在五天之中,我和你们大家共同做一个研究,去找寻一个重要的问题..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