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之道
文/ 释本性
刚才,知客师领位非要见我的女士来敲门。一见我面,她就嚷嚷要我让菩萨救她,很焦急的样子。
问她缘由,说半天我也没听出要点,还是知客师转述了要点,我才弄明白。
原来:她的先生拍着胸脯说是爱她珍惜她,但却牵了其她女人的手。她的到来,是要求我为之算一算,她先生是否真的爱她珍惜她,以便她进一步作打算。
中国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散一夫妻。何况,我也不赞成为人算啊。为此我只能含含糊糊,顾左右而言他。但她在此,却能抓得主题,盯住她的问题不放。
没办法,我只能说:你先生与你吃住在一起,你都不知他是否爱你珍惜你,我还不认识他,如何会知道呢?真的是爱莫能助啊。
为缓和气氛,一说完这,我赶快转移话题,为之介绍了佛教赞美的家庭和谐夫妻和顺之道。她听罢,悻悻而去。
经此事,我在想一个问题:教化,是神秘一点好?还是平常一些好?
这位女士,因我不愿为之算一算,所需不得满足,很失望。可以想象,她这一回,对开元寺,对本人,一段时间内,必是丧失信心。而反之,如我与之神神秘秘说一通,她必是诚惶诚恐、感激涕零、敬佩有加地对我,说不定,还会拜我为师呢。
佛法,虽是出世间法,但要面对的确是世间的人。世间人,自然是平凡、平常,甚至是世俗、俗气的,要解决的多是衣食住行与爱恨情仇之类事。我总想,平凡平常的问题,要用平凡平常的方法去解决。这样,没有副作用,也不会留下后遗症。
当然,佛法不否定终极的出世目标,不仅如此,还强烈地强调这一点,认为乃学习佛法的宗旨。不过,这宗旨的实践,不靠神秘主义,而是靠平凡的日常方法。在这点上,佛教禅法就体现的最明显。即使是净土法门,也是强调未来佛国的入门券由本世间筹资购买。认为:此生此世做好了,自然积下好的福德因缘,临命终时,自然往生极乐净土,而不是离开此土求彼土。
我的意思:教化,要讲长期效应,要讲保持后劲,要实实在在,切勿虚无缥缈、神神秘秘。人间佛教,首先,是在人间的,然后才是佛国的。苦乐人间,有佛教的根。果,才是结在逍遥的极乐净土上。
statement The theme of this website is mainly to promote vegetarian culture. The cont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does not represent the concept of this website. If it is unintentionally infringed on your rights (including /picture /video /Personal privacy and other information) Please write to inform us. When this website receives information, it will immediately block or delete the content about you. Contact information:Click to contact us
Scan the QR code to share on WeChat or Mo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