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忍耐

佛教文库

忍耐

文/ 释本性

练习书法,常写忍字。一为练字,二为练心,三为体悟其中至理。耐字,似有能抗压、有能耐的味道。二字结合,能忍才耐,有耐的人才有本事忍。因此,忍耐非一般人可为,是有能力有涵养有品位有心胸的人才能做到。

古话说:忍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又说:忍一步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

曾经,我在一本书中谈到忍的八法。这里,我要谈的是,忍的另外两法,即用《心经》和《金刚经》的偈子透出的玄机作为我们制忍的手段。

《金刚经》有偈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心经》有偈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又偈曰: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破解这两经偈要点,即无论有情物或无情物,其本质是空花水月,看有确无。因其无,基于此一切,任何状况下的人情事物,无论其荣辱,沉浮,悲喜,爱恨等等,也就皆谈不上什么得失问题了。

我们无法忍耐的障碍,其实,就在得失上。一旦看破、放下了得失概念,便消除了由此衍生出来的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歧见,忍耐的坚实基础也就建立了,安心、自在也将随之而来,忍耐也就不成为人生重要的议题,更不会成为人生关注的问题。

一旦如此,其剩下的,无非就是一些技术性的实践了,有如吃饭、喝水,有如盖被穿衣,就这么平平常常,简简单单了。

文章点评

最近更新

© 2015-2025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