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

    普贤三昧

    2025-06-01
    (术语)普贤菩萨之修法也,有显密二法,显教即普贤观经所说,以普贤菩萨为本尊,观诸法实相之理,忏悔六根之罪障也,又云法华三昧。成此三昧,则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示现于道场。密教即普贤金刚萨埵念诵仪轨所说,..

    略三宝

    2025-06-02
    (仪式)凡禅家讽唱之末,必有十方三世等语,此名略三宝。谓十方三世一切佛者,佛宝也,诸尊菩萨摩诃萨者,僧宝也,摩诃般若波罗蜜者,法宝也。其鸣磬之法,十方一下,诸尊一下,摩诃般若一下,以分三宝也。..

    理趣三昧

    2025-06-02
    (术语)诵读理趣经式。一心行此法,故名三昧。有显密之二行。显行者,读玄奘译之般若理趣分,密行者,读不空译之理趣经。

    理趣释

    2025-06-02
    (书名)具名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二卷,唐不空译。解释密部之理趣经。

    理趣经

    2025-06-02
    (经名)又云般若理趣经。大乐金刚不空真言三摩耶经之异名也。有不空译之理趣释二卷,日本弘法之理趣经开题五卷,亮典之纯秘钞三卷。【又】金刚智所译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一卷之略名。是般若经之异译也。..

    理趣分

    2025-06-02
    (经名)具名般若理趣分。般若十六会中之第十会,大般若经第五百七十八卷是也。与密部之理趣经大同。

    五种菩提

    2025-06-05
    (名数)一发心菩提,十信之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无上菩提发大心也。二伏心菩提,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萨于诸烦恼调伏其心,行诸波罗蜜也。三明心菩提,初地已上之菩萨观三世诸佛之诸法实相,其心明了也。四出到菩提,八..

    华严部

    2025-06-05
    (杂名)对于般若部等而言。即藏经之分类名,大方广华严经及其别出并支派之经也。

    十六善神

    2025-06-06
    (名数)大般若经护持之神也。

    绀顶

    2025-06-08
    (杂名)又曰绀发。佛顶上之毛发,为绀青之色也。大般若三百八十一曰:世尊首发修长,绀青稠密不白。

    无等等

    2025-06-11
    (一)梵语asamasama。音译阿娑摩娑摩、阿娑磨娑摩。为佛之尊称,或表示佛乘之语。佛之烦恼净尽,且神力广大,非其余之菩萨所能等同,称为无等;佛与佛之果位平等,故称无等等。又佛道超绝,无有能与等同者,故称无等..

    无相教

    2025-06-11
    即无相空教。为判教之名。笈法师立三教,笈多立四教,而刘虬、慧观、波颇蜜多罗等各将如来一代圣教判立为五教,上述诸师皆以讲说一切皆空之教法为无相教,如般若经所说即为无相空慧之法门。相对于此,而称小乘经为有..

    无生无灭

    2025-06-12
    略称无生。谓诸法之实体无有生灭之相。与“无生灭”、“无生寂灭”同义。又以无生断离执着,故又称无生无著。维摩经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一上):“诸法毕竟不生不灭。”仁王经卷上载,一切诸佛皆于般若波罗蜜多中“..

    无心

    2025-06-12
    (一)有多种含义:(一)指离妄念之真心。非谓无心识,而系远离凡圣、粗妙、善恶、美丑、大小等之分别情识,处于不执着、不滞碍之自由境界。宗镜录卷八十三(大四八·八七五下):“若不起妄心,则能顺觉。所以云,无心..

    智门般若体

    2025-06-13
    禅宗公案名。智门光祚与僧问答,显示般若体用不二之义。碧岩录第九十则(大四八·二一四下):“僧问智门:‘如何是般若体?’门云:‘蚌含明月。’僧云:‘如何是般若用?’门云:‘兔子怀胎。’般若为佛智,乃无我..

    智断

    2025-06-13
    (一)以般若智慧断除烦恼。(二)谓智德与断德。照了真理,称为智德,即指菩提;断尽烦恼,称为断德,即指涅槃。往生论注卷上(大四○·八二七上):“论智则义无不达,语断则习气无余。智、断具足,能利世间。”p5036..

    现前地

    2025-06-14
    (术语)菩萨乘十地之第六地。真如净性显现之位。最胜般若显现之位。楞严经八曰: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唯识论九曰:现前地,住缘起智,引无分别最胜般若,令现前故。..

    唯识无境界论

    2025-06-15
    (书名)般若流支译,楞伽经唯识论之异名。

    淘汰

    2025-06-15
    (术语)天台所立五时教之说,以第四时之般若经为淘汰教,说诸法皆空之理遣荡一切之执情也。四教仪集注上曰:以空慧水荡其执情,故曰淘汰。

    无住

    2025-06-16
    (一)梵语aniketa。住,所住之意,意为住着之所。指无固定之实体;或指心不执著于一定之对象,不失其自由无碍之作用者。又称不住。将无住引申为否定固定状态之用语,故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故为无所住”。盖事物不会..

推荐

关于“般若”内容

《般若》本站为您提供关于“般若”的相关内容资料,让您快速了解相关“般若”的信息大全般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是什么意思 般若纹身 般若电子烟 般若图片 般若纹身图片 般若怎么读 般若菠萝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音全文 ,欢迎转发支持般若的资料信息。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