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佛教入门】出家人为何都以“释”为姓?

佛法人生哲学

出家人为何都以“释”为姓?

佛以释迦为氏,今为佛子者,宜从佛之氏,即姓释。


佛教初来东土,到汉地传法的多是外国僧人,人们按照中土习惯,并为方便称呼,往往要给他们起个简化的音译汉姓。开始的时候,人们多用这些外来僧人本国或地区名称中的字作姓。

如翻译《四十二章经》的竺法兰、竺摄摩腾,翻译《道行般若经》和《般舟三昧经》的竺佛朔,东晋时与道安法师共同研究禅观的竺法济、竺僧辅和竺道护等,都来自天竺,所以“竺”为姓。安世高,本是安息国太子,后出家学道,所以就以“安”为姓;曾在东吴大阐佛法的康僧会来自康居。

汉末号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的支谶、支亮、支谦三师徒,以及支敏度等,都是来自大月支;又有帛尸梨蜜多法师,“帛”字是西域某国名的略称。这是较为早期的外来僧人取姓方法。

到了后来,人们对佛教的认识逐渐深入,开始以“佛、法、僧”三字取为僧人的姓氏。


如翻译《华严经》的佛驮跋陀罗,翻译《四分律》的佛陀耶舍,还有“现种种神异以弘大法”的佛图澄等,都是以“佛”取为姓氏的;

“法”的梵语是“Dharma”,音译为“昙摩” 或“昙无”,以此取为姓氏的有三国时期到洛阳专弘律藏的昙摩流支,为汉地律学始祖的昙摩迦罗,南朝宋时来建康译经的昙摩密多,翻译出《中阿含》、《增一阿含》的昙摩难提,晋武帝时期赴西域求法的昙无竭,北凉时期著名的翻译大师,《优婆塞戒经》的译者昙无谶等,都是以“法”取姓的;

以“僧”为姓的则有南朝宋时担任戒师的僧伽跋摩,南朝梁时在杨都译经的僧伽婆罗,北朝秦时与道安法师共译《阿毗昙毗婆沙》的僧伽跋澄,以及同时代译出《阿毗昙论》、《阿含经》的僧伽提婆等,都是取“僧伽”为姓氏。

《避暑录话》曾云,“佛法始来汉土,僧犹称俗姓,或称竺,或弟子多呼师之姓。如支遁本姓关,学于支谦,故为支。帛道猷本姓冯,学于帛尸梨蜜多,故为帛。”这里指出的是汉地出家人取姓氏的情况,大多跟从师父的姓氏,如支遁拜支谦为师,出家后就姓“支”。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先经过四五百年的民间潜伏期,到南北朝时由佛图澄在北方开创一崭新局面,佛教僧团取得合法地位,汉地出家人数骤增。到了澄公弟子道安法师时,开始注意僧团组织的建设工作。

据《高僧传》卷五说,魏晋沙门依师为姓,姓各不同;道安发现原来出家人的姓氏太过混乱,不适宜佛教的统一和发展,就倡言:“佛以释迦为氏,今为佛子者,宜从佛之氏,即姓释。”开始大家都有些茫然,等到《增一阿含经》传译过来,其二十一品有云:“四大河入海,亦无本名字,但名为海,此亦如是。

有四姓,云何为四?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种。于如来所剃除须发,三法衣,出家学道,无复本性,但言沙门释迦弟子。……是故诸比丘,诸有四姓剃除须发,以信坚固出家学道者,彼当灭本名字,自称释迦弟子。”天下僧人乃信服而从之。

《易居录》卷22云:“沙门自魏晋已来,依师为姓。道安尊释迦,乃以释为氏。后见《阿含经》云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沙门,皆称释种。自是遂为定式。为沙门称释之始。”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僧人统一姓氏通称为“释”,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文化意义。在中国,“姓氏”是标志一个家族的符号,天下僧人通称“释”,就表明大家都是同一信仰的一家人,这就大大增强了佛教内部的团结与组织的统一。

另外,佛教在中国生长、发展、流布,天下僧人统一姓氏为“释”,可以视为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

从此,佛教对中国的社会生活逐渐有了重大影响,例如仅仅在名字方面,魏晋以来,“号取寺名,诏用佛语,人以僧名,几若无事可以离佛”。古代以“僧”命名的人也不少,较为著名的如王僧达、王僧虔等,初生婴儿,父母恐其多病多灾,往往要取个僧名作为乳名,或寄养佛寺,或穿僧人衣物,或拜僧人为师,以期佛菩萨加被,消灾免难,健康成长,例如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小时候就曾经寄养于尼寺,拜智仙为师,取名“那罗延”(意为金刚不坏),13岁时才回家。直到近代,中国仍有类似的习俗,“小孩不清吉者,多投寺记名,以和尚道人呼之。”可见这种影响的深远。

2
文章点评
2021-04-08
子女的福报,都跟你有关系!一看便知!
老子说:天道无亲,唯亲善人。一般人对这句话很难理解,现在我们用养育孩子来做比喻。很多人去堕胎,有个原因,怕养不起孩子。养一个孩子都很累,更何况再来一.. <详情>
2021-04-01
居士在家学佛,请一定牢记这四句话!
作为在家佛弟子,不论你信佛有多虔诚,你都不能脱离社会和人群,不能脱离你所从事的工作,也就是说不能脱离你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家庭的责任与义务,脱离了.. <详情>
2021-03-02
你这一辈子,为谁辛苦为谁甜?
很多人因为前世没有做布施,所以今生即使再努力也积累不了什么财富。有点钱自己舍不得花,也不舍得给别人花,更不用说做上供下施了。这种人看似是个人,实际上.. <详情>
2021-02-21
什么是护法,每个学佛人都应该看看
什么是护法?有不少人认为在寺庙、念佛堂或道场干义工,帮助筹办法会,或者是给寺庙布施、募捐等等就是护法。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护法绝不只意味着物质的供养。.. <详情>
2021-02-18
嘴上不积德,最终害的是自己,切记!
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伤人。在很多的案例中,一些朋友埋怨自己情感不好,财运欠佳、小人太多,命运不公。最后分析的结果往往出乎他们的意料:一些.. <详情>
2021-02-16
惊叹!他念了四年药师佛经咒,身高从171厘米长到188厘米,鼻子变高,耳垂变的很大!
药师佛可以改变你的一切这是毋庸置疑的包括身高相貌财富运势等等,但这一切就看你能否坚持了,尤其是身体的变化是十分缓慢的人。倘若业障比较轻,则可能较短时间.. <详情>
2021-02-10
大安法师:为什么用恭敬心对待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大安法师:为什么用恭敬心对待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问:请问法师,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呢?大安法师答:这个你就不要管别.. <详情>
2021-02-09
才女殒落和极震惊的香山血案祸首竟是邪淫
2003年1月25日,离万家团圆的春节仅仅相距几天。然而,在北京香山积雪覆盖的一个山麓发生了一起血案:一辆“皇冠”牌轿车坠下山坡,轿车被烧得面目全非,车上一..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