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高山仰止——李叔同事略(一)

南山律在家备览

 文章恭摘 平湖市李叔同纪念馆  王维军   

他是传播西洋绘画、音乐、戏剧到中国来的先驱。——周恩来

海内争传李息霜,奇芬古艳冠东南。——柳亚子

李叔同是我们这个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林语堂

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

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梁实秋

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张爱玲

近代人中,我只佩服李叔同一人。——刘海粟

文艺的园地,差不多都被他走遍了。——丰子恺

他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为民族精神文化树立了丰碑。——朱光潜

注意于律的和尚,从我所认识的许多出家人中间算起来,总要推弘一大师为第一。——郁达夫

他的这一道光辉,永远使我的灵魂感到温暖。——曹聚仁

近代中国佛教,以律学名家,戒行精严,缁素皈仰,薄海同钦者,当推弘一大师为第一人。——赵朴初

直至今日为止,油画的造诣尚无出他之右者——内山完造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许多曾经的绚烂一如烟花散尽,落地成泥,空了无痕。然而,有一个名字,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不但不为后人所忘却,反而被人们深深地记挂着,念想着,一代代缅怀着,景仰着。这个名字就是李叔同—弘一大师。


沧桑百年,长亭不在,古道难寻,然而,夕阳山外霞依旧,芳草连天碧更浓。在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上,这个平湖后生的名字注定不会被人遗忘;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这个当湖老人的贡献不会磨灭;


李叔同(1880-1942),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本籍浙江平湖,出生天津,为僧于杭州虎跑,于福建泉州圆寂。是我国著名的书画篆刻家、音乐家、戏剧家、教育家、诗人、学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一位杰出的高僧,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

幼年的李叔同在母兄的教导下,在津门接受严格的国学启蒙,攻读《四书》《文选》《诗经》《孝经》等。


少年时,从天津名士赵幼梅学词,又从唐静岩学书法,习摹《张猛龙碑》《张黑女志》《龙门二十品》等,虽年少,但书法、篆刻、诗词等艺事已初露锋芒。17岁那年为他的老师唐静岩所书钟鼎篆隶各体一册题签《唐静岩司马真迹》,并以“当湖李成蹊”署名。


青年李叔同在致力于国学的同时,努力追求新学新知,学英文,革旧章,写下了《致知在格物论》、《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论废八股兴学论》等抨击时政弊端,提倡社会变法的时论:“窃思我中国以仁厚之朝,何竟若是之萎靡不振乎?而不知其故实由于时文取士一事。……是此不革旧章,变新制,国家又焉能振乎?……允诺兹,则策论兴而八股废,将文教於以修,则武教亦於以备”。


率先提出废八股,兴策论的新学主张,比康有为1898年4月上书光绪皇帝的奏折《请废八股折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还要早一年。   


在《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论》一文中提出:“筹集斧资,公举数人出洋,赴矿学堂学习数年,学成回华,再议开采。”之学习西方、师夷之长技之主张,表现出一种挣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关心民族命运和民族自强的新思想的觉醒,其寻求救国道路的主张具有进步意义。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思想倾向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主张的李叔同,慨叹道:“老大中华,非变法无以自存”,传自刻“南海康君是吾师”一印以明志。


城南文社是一个以切磋诗词文章为目的、于1897年秋成立于上海的文艺团体,1898年秋,李叔同携眷奉母来到上海,居住在法租界卜邻里,不久即加入文社,并显示了出众的才气,文社每月活动一次,地点在许幼园的豪舍城南草堂。


袁希濂在《余与大师之关系》中回忆:“是时弘一大师年十九岁,初来入社,小课《拟小言赋》,写作俱佳,名列第一”。


李叔同与社友江湾蔡小香、宝山袁希濂、江阴张小楼、华亭许幻园相交甚笃,谊结金兰,号称“天涯五友”。许夫人宋贞作诗称赞李叔同:“李也文名大似斗,等身著作脍人口。酒酣诗思涌如泉,直把杜陵呼小友”。


这一时期的生活显然给李叔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清平乐。赠许幼园》中写下了自己的留恋:城南小住,情适闲居赋。文采风流合倾慕,闭门著书自足。阳春常驻山家,金樽酒进胡麻。篱畔菊花未老,岭头又放梅花”。


期间,李叔同还相继刊印了篆刻作品集《李庐印谱》、出版日记体诗词集《辛丑北征泪墨》,以及署名当湖惜霜仙史的《诗钟汇编初集》。李叔同还联系在沪书画名家乌目山僧、汤伯迟、朱梦庐、高邕之等,于1900年主持成立上海书画公会,定期组织会员品茗读艺,出版《书画公会报》,相互交流,开中国近代书画社团之先河,名闻上海滩。


南洋公学是盛宣怀在1896年创建于上海,与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大学。1901年,南洋公学校长沈曾植为了加紧培养“讲究中西贯通”而又以“正谊明道”为宗的人才,而开设特班,强调设特班“系为应经济特科之选,以储国家栋梁之材”、“尤宜讲求中西贯通希合公理之学”,其本意在以英文教授政治理财等学,养成新式从政人才。


特班入学考试时,作文题是非常冷僻的经书题材,复试时在考场监考是美国人福开森。“中体西用”的色彩可见一斑。当时,李叔同改名李广平,以优异成绩考入特班,与黄炎培、邵力子、谢无量、项骧、贝寿同等为同学,师从总教习蔡元培先生,并接受蔡先生民权思想的宣扬和日本文法的教授。学习期间李叔同发表《论强国对弱国不守公法之关系》,论文思路清晰,剖析精到,强调弱国的生存唯有自立自强一途,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1902年、1903年先后以嘉兴府平湖县监生李广平名应浙江乡试、河南乡试,惜未中。期间,还先后翻译了日本玉川次致所著《法学门径书》以及太田政弘,加藤政雄,石井谨吾合著的《国际私法》,开我国近代法律学介绍国际法公权与私权译著之先河。


1904年,李叔同在上海南市和许幻园、黄炎培、马相伯、穆藕初等组织创办“沪学会”,开演讲会,办补习班,演文明新剧,宣传卫生生活和移风易俗,广开风气,解放思想,探讨新文化、新伦理、新道德,提高社会青年知识觉悟。李叔同为“沪学会”编写的《文野婚姻新戏剧本》宣传男女婚姻自主思想。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李叔同创新探索,将传统的国学文辞与外国曲调相结合,从《诗经》、《楚辞》和古诗词中选出十三篇,分别配以西洋和日本曲调,或谱以新声,或仍其古调,完成了他的第一本歌曲集《国学唱歌集》。


据李叔同的同学黄炎培回忆,李叔同在“沪学会”期间,还为补习班创作了《祖国歌》:上下数千年,一脉延,文明莫与肩。纵横数万里,膏腴地,独享天然利。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呜乎大国民,呜乎,唯我大国民!幸生珍世界,琳琅十倍增声价。我将骑狮越昆仑,驾鹤飞渡太平洋,谁与我仗剑挥刀?呜乎大国民,谁与我鼓吹庆升平!


丰子恺在回忆他的老师李叔同时也说:这歌曲在“沪学会”的刊物上发表之后,立刻不胫而走。全中国各地的学校都采作教材。我的故乡石门湾,是一个很偏僻和小镇,我们的金先生也教我们唱这歌曲。我还记得,我们一大群小学生排队在街上游行,举着龙旗,吹喇叭,敲铜鼓,大家挺起喉咙唱这《祖国歌》和劝用国货歌曲。如黄炎培评价所说:“李先生这《祖国歌》可说是提倡民族音乐最早声”。


做艺术,他潇洒儒雅,玉树临风且倜傥,是一个风华才子

欢迎转载  自利利他

点击 :“阅读原文”可请弘一大师法宝!

3
文章点评
2021-03-16
慈舟律师 | 律通诸宗,随你修那一宗,都要持戒。
图文:恭摘网络慈舟律师:律通诸宗,随你修那一宗,都要持戒。晚学晓得自己根机驽劣,一宗都难修成,就只知道“律宗”为出家人必须修的。律通诸宗,随你修哪一.. <详情>
2021-02-05
《南山律在家备览-持犯篇》:制教与化教的犯戒标准有所不同,轻重与否是如何判断呢?
[ 问 ]:“教唯楷定,缘具则例入刑科”与“心既不常,动发则须分体性”这两句话出自哪里?它们犯戒的标准是什么,从律上具体如何判断的呢?[ 答 ]:“教唯楷定.. <详情>
2021-02-01
《南山律在家备览-入寺法式》(二十)道宣律祖告诉我们,入寺院肯定会造很多过失,那么离开的时候呢要随施:布施
本文恭摘弘一大师遗著《南山律在家备览》第四篇“别行篇”第二章 入寺法式太姥山平兴寺 法耀法师讲解好,这是入寺的清信士法和清信女法,我们看好了。这入寺法.. <详情>
2021-01-23
《南山律在家备览-入寺法式》(十五)进入寺院你要低着头,不得高视,猫着腰,还得合着掌,什么意思呢?
本文恭摘弘一大师遗著《南山律在家备览》第四篇“别行篇”第二章 入寺法式太姥山平兴寺 法耀法师讲解接下来“低头看地”,告诉我们要低头看地,“不得高视”。.. <详情>
2021-01-15
《南山律在家备览-入寺法式》(十四)你在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你怎样想的?
本文恭摘弘一大师遗著《南山律在家备览》第四篇“别行篇”第二章 入寺法式太姥山平兴寺 法耀法师讲解那你以后肯定会后悔“哎呀,我怎么这么傻啊”!竟然如此的.. <详情>
2021-01-14
《南山律在家备览-入寺法式》(十三)有一些在家的同学“我一听出家就很害怕”!
本文恭摘弘一大师遗著《南山律在家备览》第四篇“别行篇”第二章 入寺法式太姥山平兴寺 法耀法师讲解再接下来“我今未出家学道”,就是我们刚从世间来到寺院里.. <详情>
2021-01-13
《念佛岩大悟禅师碑记》考 (法照祖师是陕西洋县人)
五会念佛《念佛岩大悟禅师碑记》考 大悟禅师,是净土宗四祖法照国师(747-821)圆寂后唐穆宗所赐的谥号。由于赞宁《宋高僧传﹒唐五台山竹林寺法照传》(以下.. <详情>
2021-01-02
《南山律在家备览-入寺法式》(九)尤其可能在这个时代,比较喜欢说师父的是非。
本文恭摘弘一大师遗著《南山律在家备览》第四篇“别行篇”第二章 入寺法式太姥山平兴寺 法耀法师讲解再接下来第三点。佛是礼完了,礼完佛该怎么办呢?“礼佛已..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