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 Friends group
  • Comments
  • collect

萨琪玛的前世今生,要吃就吃纯素的!

别吃朋友

萨琪玛

为什么叫萨琪玛

萨琪玛这个名字一听,就极有异域风味,其实萨琪玛是满族最具特色的小吃之一。“萨琪玛”属于满语sacima的音译,这个单词可以拆分为两部分:sacimbi 和ma。

先说sacimbi这个词,saci为词干,-mbi为动词词缀,加在一起有砍、切、码在一起的意思;再说-ma,这是一个名词词缀,有糕点,糕团的含义。

所以sacima在满语的本义,类似“切糕”一类的含义。音译就是“萨琪玛”“沙其玛”等。

萨琪玛

如何由北京走向全国?

北京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 清朝的首都。

清朝是由满族人建立的,从1644年满族人进入北京开始,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满族人是这座城市这个国家的统治者。

而北京的饮食文化,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满族的印记。

比方各种奶制品,比方各种满式糕点。

沙琪玛,就是这众多满族糕点之一。

记叙清代北京岁时风俗的《燕京岁时记》中写到:

“萨其马乃满洲饽饽,以冰糖、奶油和白面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

萨其马是满人引入关内的,但凡婚丧嫁娶、祭拜祖宗,都以此上供。

据《光绪顺天府志》记载:

"赛利马(指萨琪玛)为喇嘛点心,今市肆为之,用面杂以果品,和糖及猪油蒸成,味极美"。

当年北新桥的泰华斋饽饽铺的萨其马奶油味最重,它北邻皇家寺庙,那里的喇嘛僧众是泰华斋的第一主顾,作为佛前之供,用量很大。

随着人口的流动,萨琪玛到了香港被称之为"马仔"。

做法是将面条炸熟后,用糖拌匀再成小块食用,色泽米黄,口感酥松绵软,香甜可口,桂花蜜糖味浓郁。

中国人爱喝茶,喝茶时茶点是必不可少的。

茶点的选择也有精妙之处,决不能是一吃就饱的,包子馒头是不行的;也不能味道过于浓烈,过甜过咸过辣都会喧宾夺主,掩盖茶的味道;也不能太热闹喧哗,若是嗑瓜子配茶就像在菜市场门口置一席古琴,格格不入。

萨其马就刚刚好,浓淡相宜,绵软香甜。

茶化解了萨其马略微的甜腻感,味蕾又不会被全然占领。

中国当代作家沈嘉禄为茶点总结了八个字:量轻、形美、味淡、意禅。

于是,萨其马和苔条饼、千层饼、椒桃片、黑麻片、芝麻薄脆、花生酥、蝴蝶酥、椰丝派、杏仁酥、绿豆糕、红豆饼等众多茶点一起,抵达全国文人雅士的茶桌。

萨琪玛

名人志士也喜欢的小吃

1

大文豪-鲁迅

鲁迅先生文章写得好,在“吃”上也是深有研究,在北京生活期间,到处寻摸好馆子吃好吃的。我们印象中的鲁迅总是严肃的,但是你能想象鲁迅其实超爱吃零食和点心。在他的日记里曾经写道,在他生活在北京的两年时间里,曾15次去稻香村买糕点,最喜欢的点心是萨琪玛。

鲁迅老来得子,49岁的时候有了独子周海婴,宠爱儿子的鲁迅先生,却彻底沦陷在萨琪玛面前:据说,一次鲁迅正在吃萨琪玛,才两三岁的儿子周海婴来到父亲身边玩耍。看见鲁迅吃的津津有味,就异常可爱的问鲁迅:爹地,这一块,我能吃吗?万万没想到,平时“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先生,紧皱眉头,狠了狠心,慢慢的说了一句:

“按理说是可以的,但爸爸现在只有一个,吃了就没了,所以还是不要吃罢。”

2

"华人谈吃第一人"--唐鲁孙

唐鲁孙先生是满族人,自幼出入宫廷,是珍妃、瑾妃的堂侄孙。

自号"馋人"的唐鲁孙先生,游遍大江南北,遍尝中华美味,迁居台北后,常追思故都美食。在《中国吃》一书中,吃过了广式、台式萨琪玛,最忘不了的还是北京的那个味儿。

“先拿萨其马来说吧!

这是一种满州点心,面粉用奶油白糖揉合到一块搓成细条,切成一分多长过油,再醮起来洒上瓜子仁青红丝,一方一方,再切开来吃。 

真正的萨其马有一种馨逸的乳香,醮不粘牙,拿在手上不散不碎,跟现在台湾市面上所卖巨型广式萨其马,截然不同。

只要吃过北平萨其马的,再吃台湾出品,没有不摇头的。”

3

梁实秋:

最是文人爱美食:

沈从文酷爱冰淇淋,鲁迅狂爱沙琪玛,苏曼殊吃糖甜到忧伤;

朱自清老惦记着年轻时吃过的马蹄儿烧饼夹果子;

汪曾祺什么都要尝一尝。

古今文人,饕客众多,梁实秋也算一个。

《雅舍谈吃》说食物,讲渊源,用典流畅自然,讲了很多与吃有关的故事。

惦记着曾经吃过的萨琪玛,同样表达了对非正宗萨琪玛的不满:

“我请教过满族旗人,据告萨其马是满文的蜜甜之意,我想大概是的。 

这东西是油炸黄米面条,像蜜供似的,但是很细很细,加上蜜拌匀,压成扁扁的一大块,上面撒上白糖和染红了的白糖,再加上一层青丝红丝,然后切成方形的块块。

很甜,很软和,很好吃。

如今全国各处无不制售萨其马,块头太大太厚,面条太粗太硬,蜜太少,名存实亡,全不对劲。”

萨琪玛的原始配方中,一般都有用到动物油、奶油、鸡蛋,如何做出素食者也能吃的萨琪玛呢?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我们终于做出“纯素萨琪玛”!手工纯物理方法,使其在不使用鸡蛋、泡打粉、碳酸氢钠等等材料的情况下,也可以蓬松绵软。选用优质的高筋面粉,极其耗费人工的制作方法。人工成本比市场使用鸡蛋等为原料的反而高很多。

太液秋风 沙琪玛 内盒 12枚独立包装

选用优质小麦粉,麦芽糖,非转基因大豆油为主要原料,添加云南玫瑰花瓣,不含白砂糖,不含蛋奶等。

原味、玫瑰味。两种口味,任君选择。

萨琪玛因色泽金黄,是北京秋季的颜色

加之我们在做“燕京八景&素京八件”系列,自然就对应就到八景之一代表北京秋景的“太液秋风”,最典型的北京特色点心与美景结合,一景一味

太液池水云榭

“太液秋风”也许大家不熟悉,但要说起“中南海”,估计都知道。

清代画师张若澄所绘《燕京八景图》之 太液秋风,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国宝级文物,艺术价值极高。

今天,我们寻常百姓已经不能进入中南海,因此也不能登上水云榭感受她的美,但在上图左下方的路和桥位置(现在叫文津街)还可以从远处欣赏太液秋风美景。碧波中的水云榭,宛若一朵水莲花静静地在水面。桥的北边为燕京八景另一处景点“琼岛春阴”的琼华岛白塔。

中南海 (北海,中海,南海)

此时此刻此景,一块素净的萨琪玛,发思古之幽情。

遥想当年,秋高气爽之时,乾隆皇帝拿起一块心爱的萨琪玛,在太液池的水云榭环望,清风徐来,水波粼粼,怎能不诗兴大发"秋到宸居爽籁生,玉湖澄碧画桥横"?

 是美食还是美景?激发了灵感?

想必缺一不可。

7
Article comments

Last updated

© 2015-2025 Superman

Posting specifications and instructions Reporting method:Click to contact us

statement The theme of this website is mainly to promote vegetarian culture. The cont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does not represent the concept of this website. If it is unintentionally infringed on your rights (including /picture /video /Personal privacy and other information) Please write to inform us. When this website receives information, it will immediately block or delete the content about you. Contact information:Click to contact us

Share on WeChat

Share QR code on WeChat

Scan the QR code to share on WeChat or Moments

Link cop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