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要赚钱先要学会用慈悲心散财

藏传佛教Buddhism

对于财富,大部分人都希望拥有越多越好,大家都喜欢积累自己的财富,然后花钱享受生活。大家对于怎么赚钱都非常感兴趣,所以市场上冒出很多关于如何获得财富的书籍和课程,而只有极少数的人从这些书籍和课程中受益。

翻开这些书籍,你会接触到很多思想观念,似乎觉得说的都很对,但是你永远在找下一本书籍介绍如何创造财富。如果你的思想观念还没纠正过来,那么将会永远被这些书籍和课程忽悠。佛陀在几千年前已经告诉我们财富来源于布施。

获得财富的根本在于布施,至于怎么推广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开发客户,还是投资技巧,那是属于术的层面。虽然这些都很重要,但是我们即使积累再多的知识,都是逃不过因果。我们要收获苹果的果实,就要播下苹果的种子,这是正因,阳光、水份、土壤只是助缘。

财富的种子是财布施,财布施又分为内财布施和外财布施,内财布施就是我们付出体力、劳力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外财布施就是用我们的财富物质去利益众生,不管是内财布施还是外财布施,发心利益众生才是关键。

大家都非常关心哪些项目赚钱,哪些投资盈利高,而对于如何用钱利益众生,很少人会想过。大家都希望积累足够的财富,然后花在吃喝玩乐,个人享受上。另外有些人为了求财,会去寺庙拜财神,祈求财神保佑他能够发财致富。

我们中国的财神代表之一,范蠡,大家都很敬仰他,但是对于他如何发财背后的因果却一无所知。范蠡当年富可敌国,并且做到三聚三散。而范蠡经商成功的原因,有人会认为他有经商的头脑,而真正让他致富的根本原因是财布施。


因为他将财散出去利益他人,所以广结了很多善缘,同时因为舍得为他人付出的这颗心,让他经商能够站在他人利益、大众利益的角度来思考,从而让他经商有很好的长远思维和全局思维。钱有四条腿,你追它,它跑得比你快,而只要你有福德,钱就往你身上聚,能够聚集到财富的人,必定是善于用财富利益众生的人。

另外有些人观察到社会有些人非常吝啬,却很有钱,就怀疑“财布施得财富”这句话,其实他人的吝啬,并不代表他过去没有利益过众生,第二,有些人的阴德,你是看不见的,有时候,有些人表面吝啬,但是他愿意帮助受苦受难的人,第三,有钱并不代表他能留住财富。

人拥有财富时,不惜福修福,那么因缘成熟的时候,这些财富将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散出去,如得一场大病,遇到官非,被人骗取等。有些人认为钱是自己辛苦赚回来,其实是你有这个福报,你才能获得财富,否则即使你很卖命工作,也是过着贫穷的日子。

而且富贵修道难,人财富丰足时,往往会过奢侈的生活,从而追求个人享受,这样服务他人的意识就会变弱了。到了一定的时候,身上的财富也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流失掉了,而且再想获得财富已经变得相当困难,因为福报小了。所以能获得财富是一回事,能否留得住财富是另外一回事。

要想获得财富,先要学会以慈悲心散财,慈悲心散财就是从利益众生的角度出发来使用财富。你用财富帮助很多人,为他人创造价值,那么他人也会给你带来利益价值,这样不久财富又会回到自己身上。付出永远保持利益他人的念头,能让我们的行为产生善的力量。

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送出去是善的,对他人有益的,回到我们身上的当然也是有益的。可是有些人认为送出去给他人,自己就会少,如有些人认为自己拥有一百万,布施五十万,身上的财富就会少了五十万。

而事实上,你布施出去的,只要你放下了,会在你预想不到的时候,成倍回来。而且越是保持这颗慈悲心去运用财富,那么财富不会因为你送出去了而减少,它会在某个因缘成熟的时候,加倍回到你身边。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 随喜分享朋友圈法布施功德无量 ===

2
文章点评

© 2015-2025 Su Superman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

声明 本站主题以弘扬素食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 包括/图片/视频/个人隐私等信息 )请来信告知,本站收到信息会立即屏蔽或删除关于您的主题内容,联系方式:点击联系我们

WeChat sharing

WeChat share QR code

Scan the QR code to share it on WeChat or Moments

Link cop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