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深义-净土法门的特质(二)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续)
诸位,你们念每句南无阿弥陀佛时是怎么个念法?听说你们拜佛是用录音带带的,那么也就罢了。可是你在念每一句阿弥陀佛时,心中要起怎么样的心哪?中道的理体、无尽的大悲、彻底的方便,这句阿弥陀佛就代表这三件事情。
中道的理体摄尽天台的教法;无尽的大悲摄尽一切诸佛的本愿;彻底的方便就是净土法门。所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横赅一切教理,横赅一切诸佛的本愿,更是落实在净土法门身上。所以,我常说一句阿弥陀佛重如泰山。也就是一念即重如泰山,临终十念,如何不往生?虽说只有十念,光这十念就横赅一切了,如何不往生?你为什么这样骄慢懈怠乃至毁谤它呢?
各位,净土法门如果你用这种角度去理解,就是藕益大师所说的不为他歧所感,真心念佛,即大智慧,能够放下身心世界,真心念佛,即是大布施,乃至即是大持戒,大忍辱、大精进、大禅定,就是六度齐修了嘛!你要真懂他的道理,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横赅万法,是做得到的。可是它太难理解,所以我建议诸位在还没有深刻理解的时候,适当学学其它法门来滋养你对净土法门的理解是可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天台祖师都能最后念佛往生,原因在此。天台人最注重教理嘛!天台人注重禅宗与教理,所以他们最适合修如来禅,是最正统的佛教修行者。禅宗有时还会走偏,天台人不会,永远是解、行并进。所以他们修到后来会导归极乐,因为弥陀法门本来就具有这种特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横赅一切,所以易至。
凭什么说净土法门易至呢?因为它是诸佛证得的彻底究竟的方便。还因为你我本来就具有如来的智慧德相,你本来可以成佛,你不过是如幻的做众生而已。那么,今天弥陀佛以如幻的净土法门接引你投入真实的愿海当中,然后你在愿海中任运开显你的佛性,你就不假功行,任运成佛。这是大乘了义。怎么叫不假功行?讲白一点,好像你坐在那里就会成佛了。其实不是这样,这是说你能跟这么多的大乘菩萨在一起修行,你无时无刻不在受他们的熏陶,所以才自然成佛。所以祖师才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就是这个道理。
各位,把你勇猛的心提起来,你们的心不要只知道求往生这一件事情,你的心是时时刻刻在领受大乘,你的每一句佛号都重于泰山,应该这样去领受。
接着我还要说易至的道理。刚才我讲了难解,因为它是大乘的理体,所以难解。为什么说难信?因为你我离它太远,所以难信。另一方面因为它易至,这么容易到,也难想相信。九品往生就是连五逆极恶之人也能下下品往生,这个也是难信。
怎么讲它易至呢?要分两个方面说:第一是容易到极乐世界去,叫易至;第二是易成佛,也叫易至。我们目前最重要的是容易到极乐世界去。可是我还要告诉你,在极乐世界容易成佛。我先说明一下,有的法师说:其实到极乐世界不容易成佛。经上不是说在娑婆世界修一天胜过在极乐世界修一百年吗?那不是在娑婆世界修行早成佛吗?没有这个道理。经文不是这个意思,这是对众生讲的。我们常说良宵苦短,跟好朋友在一起促膝长谈,一下子东方吐白,已经清晨了。好像跟好友聊天,长夜过得特别快。时间是如幻的,对娑婆世界的众生说,一劫是多么长。可是法华会上当七宝塔从地涌现时,多宝如来在塔里说:善哉!善哉!快说此经。释迦佛就邀请多宝如来显身。多宝如来说:我曾发愿若要我显身,则释迦佛的十方分身诸佛都要齐集现身。要十方分身诸佛集结是表法的意思,表示一乘了义。于是十方化身诸佛集结之后,就向释迦佛、多宝佛问询、礼座。这一礼座就是五劫时间,光礼座就是五劫时间,光礼座就五劫,还怎么讲经啊?如果按我们的时间来说,现在灵鹫山法华会上,诸佛菩萨还正在忙着礼座呢!我们哪有法华经好听?所以经上所说的十二劫,在莲花中十二劫,那是对我们说的。对于真正在莲花中的人仍然是一刹那。为什么?太舒服了嘛!良宵当然苦短,一刹那就过去了。所以时间的长短,那是对众生如幻说的。
所以我说易至,是容易往生和容易成佛两个道理。《楞伽经》第六卷中说:十方诸佛,皆出极乐。【注释:《大乘入楞伽经》第六卷中说:十方诸刹土 众生菩萨中 所有法报佛 化身及变化 皆从无量寿 极乐界中出】乃至十方诸佛刹土的无量不可数不可数的菩萨也出自极乐。极乐世界的菩萨有多少呢?如果舍利弗和尽阎浮提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都成为比舍利弗智慧高得多的缘觉佛,让他们累劫思维较量,他们能算出来多少菩萨呢?就像用一根头发截成一百份,用其中一份去沾海水一滴,他们能够算出来的就像一滴毛尘水那么多,他们算不出来的菩萨数量就像大海水那么多。
释迦佛讲经用的比喻多么深刻!你就可想而知,极乐世界是十方世界的头等明星学校,大家都想要到这个学校去,去那里准备成佛。所以有那么多数不清的菩萨去那里,因为在那里容易成佛。有人说,在那里只是不堕落而已,要成佛不容易。不对,是易成佛!不然,那么多的数不尽的菩萨为什么都去那里呢?连文殊普贤等大菩萨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嘛!
我相信你们诵过《药师经》或其它经。其它佛的世界有没有这样描述过像极乐世界同样的美妙境界?我没看过所有的经,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说不可能。何以故?因为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中有一个愿说:如果我成佛,我的国土不为十方诸佛赞叹,还有一分一毫比不上十方诸佛国土的话,我不成佛。他已经成佛了,所以他的国土绝对的好,绝对不会比别的佛土差。
当然,接着你会产生疑问,佛佛相同啊!为什么会有这样差别?稍有理智的就会这样怀疑。我说正因为佛佛相同,才会这样。我们说圆教的究竟佛没有差别,因为他们都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上就没有比他更上的了,因此十方诸佛绝对是佛佛道同,药师佛所证得的绝对与弥陀佛没有差别。可是为什么明明就有净土的差别,乃至于释迦佛的净土这么糟糕?那是因为十方无尽的众生的根基,他们还不能够进入这最究竟圆满的净土世界,在他们未去极乐世界之前,要由其它诸佛示现与那些众生根基相应的佛法世界,让他们暂时到那里。最究竟的净土是在极乐世界,然而并不是所有众生都有这种根基。不要说你我,也不要说以前哪,就看现在,有多少人在诽谤净土,乃至有的出家人说:念几句阿弥陀佛就能往生,修行哪有那么简单?这种人你打死他也不愿意念佛。那怎么办?弥勒菩萨接引他嘛!为什么要弥勒菩萨接引?是阿弥陀佛请弥勒菩萨帮忙。我有这么好的学校,可是你还不能来,你只好先到补习班补一补,因缘成熟了你就会来了。
释迦佛也是如此啊!释迦佛先教舍利弗这类人声闻乘法,教到释迦佛老的时候,才告诉他们有唯一了乘。所以诸佛绝对没有不同,乃至于各个净土本质上也没有不同。所以诸佛道同,你们不要再分别这个好,那个不好啦!千万不要再谤法啦!
以摄受的方便而言,最究竟的方便在极乐世界。不过我不能是一切方便只有究竟的方便,我还有不究竟的方便给众生,就好像我要拿金子造佛像,但不是每个众生都喜欢佛像,只好再造些念佛珠、茶杯送他。我送他佛像他还不一定要。我不能造个佛像送给基督徒,道理一样,众生的根性有差别。所以说,究竟的方便在极乐世界,但是不能只有个极乐世界,所以才会其它世界的存在,这是很合理的。由于有其它世界的存在,就更能彰显极乐世界的特殊和它的唯一高妙。这实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
如果你懂了这个道理,你就会平等的赞叹其它法门,然后你会特别的好乐你的净土法门,同时你还能吸收其它法门,为净土法门所用。这个时候你的心中唯一的是唯一佛乘,一切法门都成为一个法门,你就不会再怀疑是不是修这个,就要放弃那一个,修那个就要放弃这一个,心中再没有佛法的对立了。你心中没有对立,就会等同一切佛法。就会学习一切佛法,都欢喜信受。
如果你能够这样理解净土法门,你才能成为一个坦荡荡的学佛者,真正成为一个出家人的净土行者。一个出家人的净土行者绝对不能这么说:什么法门都没有用,修净土法门就对了。这样,你等于在谤法嘛!居士这样说,随他啦,可是作为一个出家人一天到晚这么说,其实是在谤法。我们怎么能说别种佛法不好呢?别种佛法都是释迦佛说的,而释迦佛就是弥陀佛的另一种化身。诸道同嘛!究竟的方便是净土法门,你我应该去理解。其它法门虽说没有那么究竟,你应该平等的恭敬,就象恭敬净土法门一样。为什么呢?你太恭敬净土法门了,净土法门太不可思议了,因为太不可思议,所以难以理解。所以你也欢喜其它法门存在于世间。如果你心中自然涌现这种心态的话,你心中就会充满祥和、平等、欢喜和对于法的恭敬,念念增上。
因为你念念增上对法的恭敬,你就更能体解佛法的道理,所以你更能了解南无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于是你念起佛来就更能得到利益,这就是修净土法门的出家人的应有心量。
我今天要讲的就是净土法门的特质,它的易至和易成佛。剩下还有十五分钟,我再讲一下净土法门易往生的问题。
净土法门除了易成佛之外,对我们最重要的是易往生。我上面说它是难解、难信、易至,我不说易往,因为易往单独指易往生而言。易至的范围比较大,它也包含易成佛的意思,易至是容易到,容易到极乐的彼岸,这两种都容易到。关于易成佛,前面已经讲说过了。因为诸佛以无尽的彻底方便摄受我们,它不是那种不究竟的方便。《华严经》说:究竟即方便。能够承担究竟即方便的只有净土法门。下面我接着说为什么容易往生。
关于易往生,前面已经说到一些。之所以容易往生极乐世界,是因为众生虽是众生,不过是如幻的众生。诸佛虽然号称成佛,其实无佛可成,也不过是对众生而说成佛。众生、佛离不开一个心字。心为一切的主导,而心又是实无心可得,心其实只是展现中道了义的道理,只是一种真理的显现而已。所以我们到最后会发现:佛、众生都离不开一个心字。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众生,是心作众生,都是心在作主导。
然而心又是什么呢?心没有差别,就像虚空没有差别一样。我用手掌包起来,手掌包围的里边有个空间。我的手从这边移到那边,手里又有一个空间,你能分别这两空间的差别吗?不能!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既然是空,就没有差别。佛与众生都是心所作,而心是诸法当中的一个法,因而它也是我说即是空。换句话说,就空性的意义上说,众生与佛没有差别。一念愚痴是随因缘所生,才会愚痴,因为你愚痴,才说你是众生。可是一念觉悟,也是随因缘所生而觉悟,这就成了佛。一念愚痴和一念觉悟的差别在于那一念心。而心也是因缘所生,所以都是空的。既然都是空性,没有真实,因此不能说它有差别。
可是虽然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也应该给它一个假名。因为你还在迷,就假名你是凡夫或众生。因为你已经觉悟,就假名说你成佛。所以,众生与佛又如幻的有差别。虽然两者在本质上没有差别,但是他们却又如幻的有差别。既然如幻的有差别,从佛的立场要度化众生,他就得用如幻的差别来接引你。
有一个比喻,小孩子喜欢玩弹珠(就像众生追求名利一样),大人(比喻佛)看到小孩子玩弹珠没有意义,就对小孩讲,我这里有蛋糕给你吃。这个比喻就是说佛设方便的净土法门来接引你。弹珠也好,蛋糕也好,这两件事其实没有差别。众生也好,佛也好,也没有差别。可是众生在迷途当中,因此佛用如幻的净土法门来接引众生。
既然是如幻的差别,佛接引众生就像以空入空一样。我问你,你是把一块石头溶解于海水里容易,还是将一杯水溶于海水里容易呢?当然是后者容易,你只要将这杯水倒下去就成了。注意!只要你愿意把它倒下去就可以。道理一样,如果诸佛用净土法门来接引你,只要你相信,只要你愿意(重点在于你要相信),你这一杯水一倒进去就溶到一起了。诸佛以净土法门接引你,只要你愿意把你那杯水倒进去,你就溶入了诸佛的大愿海当中。因为众生跟佛没有差别,就像以水入水一样,这么自然。藕益大师的师伯传灯大师,就写了《净土生无生论》。对呀!水和水你能说谁溶合谁呢?众生与佛无有差别,你好像是生到那里去,其实,当体即是,生而无生,就是这个道理。虽然净土如幻,但那是由真实中开显的,因此如幻也是一种真实,实与幻其实也是不可得的。
所以到极乐世界去你说你去了没有?生是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所以,往生往生,你的肉体没有去,你的心也没有去,当体即是。既然是当体即是的事情,也就是你本性的事情,十万亿佛土不隔毫厘啊!中峰明本国师在他《三时系念》的开示中就说到:十万亿佛土,不隔方寸。你说这是不是易至?你有什么神秘好说,摸一摸你的鼻子有什么难的?往生就像摸鼻子一样,只要你愿意。它就是你的本体嘛!所以说易至,就怕你不能承担,就怕你信不过,那怕你犯戒、念佛念不好。不过,我没叫你犯戒,我是说即使你犯戒了,犯戒了是如幻如化啊!《圆觉经》上不是说:淫怒痴无非戒定慧。淫怒痴就是贪嗔痴(贪最重是淫),如幻如化,圆觉了乘。只怕你不敢承受,只要你接受,不怕你不往生,这叫做易至。
看你们听得愣愣的,不敢领受这道理,因为平时你们缺少思维,突然听这个道理,感到太深了,净土这么难哪!不难嘛!把道理想清楚,净土很容易,每次念佛你才会有所措心,你才知道你的心应该放在哪里,把你们念佛的用心应该用到哪里。
我要往生,我要往生!你真的想要往生吗?你又不敢往生,你总觉得你不能往生。因为你觉得还没有念到一心不乱,你无法往生。所以你说你要往生是骗人的。很多人参加念佛七都念到像我这样喉咙沙哑,就不敢承担往生这件事。你觉得好难哟!越是这样,你就越是无法措心,越是无法一心不乱,反过来你就越觉得无法往生。结果临终时便瞥尔随他去,唯有业随身。念佛一辈子,就糊里糊涂的走了。现在,你就只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将轮到我。
所以净土法门让你当生还活着的时候,就要渐渐的得到自在,得到仰信、仰承、投归、不疑惑,先信而后行。这有点像禅宗的先悟而后修。其实净土法门也是这样,你先信你能往生,然后再来念佛,念一句赚一句。我们现在是不相信我能往生,然后是念一句,累计一句,念一万句,两万句,算一算,我的银行存款已经两万或三万了,我要买去极乐世界的飞机票,可是没有一部经说要念多少万遍,才能买得到飞机票?所以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往生?这就先行而不信,行而难以信,边行边不信,越行越无力,越行越散惰。现在修净土的不就是这样嘛?这种情况要扭转过来,要先信而后行。
我记得愿海法师,当时我给他起这个名,就叫他愿如大海,弘化众生。他说我才不干哪!他说他在佛学院时根本不念佛。可是现在他一天念很多佛。他还带人家念佛,还带念佛团和助念团。还设计一个活动涅盘堂,装饰得很庄严。因为他会照相录影,让临终将死的人放在涅盘堂里头,每一个人都感觉像在极乐世界念佛一样。他们非常有信心,他是先起信心然后才愿意念佛,这和念佛五、六年而一点信心都没有的人,感觉完全不同。不但他这样,他所带出来的居士,到死人家去助念,都要挤着坐前头。一般人给死人助念,都抢着坐后头,怕死人会传染疾病。所以有信心跟没有信心差得很多。
其实祖师都说了,万修万人去。没信心是你自己没弄清楚,哪里是净土法门叫你没信心?是你不敢领受。
明天最好不要讲那么多,可是悟光师要我讲几堂跟几堂,我只怕我的声音沙哑,你们听起来难受。如果可能就在今天下午,要用经证来给你们证明它真的是易至。因为懂得易至你就信了嘛!你不理解没关系,你能信就好了。然后用经证来说明易至的道理,你也就知道怎么用心了。
第三讲次是讲净土法门是易至的道理,到第四个讲次我们就可以知道如何在念佛中修行,以何心念佛。这样你就能修了。四个讲次听下来,你绝对能修。重点在能修,不在于讲大经大论,大经大论留给别人讲,你慢慢听,回归到我这个道理。这个道理是净土法门的核心。我把这个钥匙一打开,动力一加强之后,你一听经就变成活水,就会跑起来,会让你动得越发顺当。我告诉你钥匙孔在哪里,怎么扭开它,你听的经就是加的油,越听越喜欢,越听越有趣味,越有信心。这样你修起佛法来,你的疑惑就能断,就能得佛法利益,你就不会东抓抓、西抓抓、哀哀怨怨、慌慌张张,而是信心坚固,身心安稳。这就是得佛法的利益。
所以净土法门可以让你现在得了生利益,当然更能得脱死的利益。你能够了生,能够脱死,当然就能利益他人,这样不就是自利利他了吗?不会枉费今生出家学佛。对净土法门应该这样的认识,这样的修学,这样的用心,这样的自利利他。(第二讲完)
© 2015-2025 Site map
What exactly does the fourfold grace in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refer to? If you can't continue to recite Buddhist scriptures, it is recommended to worship the scripturesWeChat share QR codeMaster Da'an: Who is the cutest person? 本站主题以弘扬素食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 包括/图片/视频/个人隐私等信息 )请来信告知,本站收到信息会立即屏蔽或删除关于您的主题内容,联系方式:WeChat share QR code
Master Da'an: Now I can't find out whether the original text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can be den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