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明日观世音菩萨圣诞日:把《心经》转一次,等于诵经一万次的功德!祈愿见者皆吉祥,转者皆安乐!

天天佛禅

明日3月12日,农历二月十九日

观音菩萨圣诞日

恭请广大善友在此殊胜吉日

礼佛、念佛、诵经、吃素等

正善正行,广做功德

回向祈愿一切有情众生

离苦得乐、往生极乐、吉祥平安

恭迎观音菩萨圣诞日

感恩我们遇到了最为清澈的悲心

感恩我们遇见了最为慈悲的菩萨

长存感恩之心,身心欢喜自在

专念弥陀佛名,观音势至常护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对观音菩萨的信仰千百年来早已广泛流传。慈悲即观音,在中国妇孺皆知,深入人心。

观音菩萨有一部可以降服妖魔,化险为夷,满足善愿,成就一切功德的经,它就是《观音心经》,又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文字最短少,诠理最深奥微妙的经典。

《心经》易于念诵,特别适合初学,此经灵验无比,最上最妙,无能及者,具大威力,受持读诵此经功德无量无边!因此有不少人持诵心经,以消业障、驱百邪,为全家增福

但要我们日常生活中随身携带一本经书,总是不合时宜,也不方便。那要如何才能让《心经》随身左右,时时相伴呢?

今天就给各位同修推荐心经法宝——「古法沙金心经手镯」,工匠师傅将《心经》全文260个字,一笔一划全手工镌刻于手镯环壁上,字迹清晰有力,宛如一本经书佩戴于手,愿佩戴者得十方诸佛加持,吉祥如意。











一、使人看破世事         

二、劝人心无挂碍         









心经手镯复古经文

一、使人看破世事

《心经》主要是讲般若空性的经典。在经中说,观世音菩萨以般若之智,观察到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皆是一种假有,最后都归于空无。有经文: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经所说的“空”,是性空,是本来空,是与一切万有相和合的,不是相对的,不是没有的,是有而空的。所谓宇宙间一切形形色色,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下至一切用物,植物、动物和我的身体,都是有相的;我们的思想、道理、人事、人情、喜怒哀乐,都是无相的;这一切有相无相的东西在因地上总是空的。因为一切事物都是由众缘和合而成。

古法心经浮雕复古手镯

在此基础上,佛陀进一步对舍利弗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最终都将变为虚无。有经云: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也就是说,现存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无自性,无实体,不可得,本性是空。经文所讲的一切法,如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法、六度万行的智得等,都是无相,都是性空的。

《心经》启示我们要看破一切身外之物,无论是亲眷、财色,名利,地位等各种身外之物,最后都是虚幻不实的。只有你能看破这一点后,才能够去掉参透世事的苦空无常,从而放下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执着。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以这种心态来对待世事,那么我们就能以平和的心态来为人处世,尘世之间也会少很多纷争,则人世间也会成为一片净土。

点击上图立刻请购????????

二、劝人心无挂碍

菩萨能够以般若之智而修六度,达到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目的。有经文: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纯银心经全文复古天方地圆十二生肖手镯

菩萨正是由于依靠般若之智,能够做到心无挂碍。因为菩萨心中没有挂碍,也就没有恐怖,并且远离各种颠倒梦想,从而达到不生不灭的究竟涅槃。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都是依此般若之智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有经文: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因为菩萨修观照般若,心常清净,远离杂念妄想,就超越了世俗名利的困扰,因而能做到心无挂碍,自然不会有恐怖和颠倒梦想。觉者看破了世间的是非、得失、荣辱,无牵无挂,自然不会有任何恐怖。就象死亡这样大的事,在世人看来是最为可怕的,而禅者却也一样自在洒脱。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如何做到“心无挂碍”的方法

究竟如何做到心无挂碍,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首先,善于把握当下。时光流逝很快,世事变化多端。我们正在做的或者已经做过的事,转瞬之间就成为过去。过去的事我们无法去把握,将来的事还没有到来,我们也无法预测。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现在。


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现在,就不可能创造光辉灿烂的未来,所以,对任何人来说,现在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了现在就没有过去和未来。


其次,正确面对得失。在人生之路上,每个人都会有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有很多人一旦在某方面取得成功,他就会得意忘形,盛气凌人。因此,一个人在春风得意之时,应当保持平淡的心志,这样才不会挂碍太多。


一个人若是心中没有闲事挂碍了,你就会每天过得闲适自在,这样你会感到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没有了世事的牵挂,你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人,你就可以去过一种闲云野鹤般洒脱自然的生活。正如诗云:“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心经全文
5
文章点评
2020-03-27
在寺院吃斋饭,需要知道的常识!
佛教传到汉地之后,形成了一套传统的丛林过堂(用斋)仪轨,规定了碗筷摆放、使用和添饭加菜的步骤与方法。其中的重点是止语端坐、正念受食、威仪寂静。用斋前后.. <详情>
2020-03-27
善用七种心,善对九种人!
心善,乐善好施是大爱无疆的蔓延;心宽,宽大为怀是足智多谋的恬静;心正,正大光明是憨厚耿直的凸现;心静,静心如水是博大精深的境界;心怡,怡然自得是达观开.. <详情>
2020-03-27
学佛一定要知道如何修福修慧
文:如瑞法师印光大师说一切从恭敬中求。一切,不外乎福报和智慧。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这就要从恭敬开始学。恭敬,落实到生活当中表现为敬人、敬事、敬物.. <详情>
2020-03-27
学佛是修养自己,不是修理别人!
知识、经验须从修行中完成修养,才能成为智慧,否则将是佛法中所谓的“所知障”,而“所知”之所以成为障碍,就是因为“所知”不完整,所以学佛行修要求解行并重.. <详情>
2020-03-26
【每日禅语】恨别人,痛苦的是自己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嫉妒别人,仇视异已,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瞋之人,时时地狱。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详情>
2020-03-26
梦参老和尚:她念错咒中的字,为什么还灵?
不是咒灵,是你的心灵《普贤菩萨行愿品》梦参老和尚 讲解不论你做哪一行,在哪一件事物当中,做的时候,你的心不动,这就是随缘了。咱们经常说:“随缘不变,不.. <详情>
2020-03-26
出家需要很大的福报,满足这些条件才可以出家!
《明史 · 太祖本纪》里记载“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大饥荒时出家为僧的.. <详情>
2020-03-26
这几种动物在佛经中有着这样的寓意
佛教以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动物。在佛陀的各种说法当中,譬喻说法是比较生动、形象的,其中有些譬喻是有关动物的寓言故事,富有趣味的同时赋予..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