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讲堂 | 法然上人:佛虽不舍恶人,然好造恶业者,非佛弟子

念念不捨彌陀佛名

宗道法師 編輯部de故事 

佛雖不捨惡人,也不能放縱為惡!來自編輯部de故事

朗讀:佛平


可以倚恃彌陀本願而造惡嗎

看第十一個問答:


問:因本願不嫌惡人,故人好造惡業,如何?


答:佛雖不捨惡人,然好造惡業者,非佛弟子。一切佛法無不制惡。然愚癡凡夫,雖欲制惡而未必能製,故勸念佛以滅其罪也。若謂自身難制,佛加罪咎者,甚為謬誤也。我身不能止惡故,彌陀慈悲不捨,消滅此罪,前來迎接。所言唯造惡業者,皆非佛法所談也。如父母於一切子女悉皆平等慈愛,而子女之中有善有惡;雖平等慈愛,然於行惡之子,則怒目杖責以誡之。


聞佛之慈悲廣大而欲造罪者,亦漏於佛之慈悲也。


若知惡人亦不捨之本願,則於佛之知見,愈覺自己之可悲、可恥。


若謂有父母之慈悲而於父母之前行惡者,父母歡喜乎?雖不捨而歎,雖哀愍而憎,佛亦如是。


剛才是講善行,這裡是講惡行。有人就抨擊我們,說我們提倡造罪造業往生淨土。這是他不了解,他沒看過法然上人這個問答,這裡不是說得很清楚嗎?我們沒有提倡造罪造業,只是有的人造罪造業成性,行不出善。那麼,這樣的人佛救不救?是這個問題。


有的人造罪造業改不了,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那麼,這樣的人佛到底救不救?如果佛不救,那佛還是大慈大悲嗎?佛教的“大慈大悲”不就成了空談嗎?基督教都救這樣的惡人,如果他有信心,也能獲救。難道佛教還不如基督教嗎?那還怎麼講“大慈大悲”呢?


所以,這個問題就是:阿彌陀佛無條件救度,尤其是《觀經》下品下生,體現得最明顯,五逆十惡的人,佛也前來接引,所以念佛人就可以造惡業,這樣對嗎?


回答是否定的。其實,這個問題問得有點故意的性質,就是說“彌陀本願不嫌惡人,所以我就故意造惡,這樣對不對?”當然不對。


法然上人說“佛雖不捨惡人,然好造惡業者,非佛弟子。一切佛法無不制惡”,其實回答到這裡就完了,但是後面還有一層一層的補充,說明這樣肯定是不對的。


為什麼?如果說“佛不捨惡人,所以我就故意地、肆意地造罪造業,放縱為惡”,這樣的人本身就非佛弟子。所謂“非佛弟子”,倒不是分析這個人的身份,而是說這樣的人對佛沒有真信,如果這樣想,就不是一個深信佛法的佛弟子的內心狀況,法然上人是想表達這個意思。


換句話說,有的人心裡這樣想,甚至口中也這樣表達,“反正我怎麼都能往生,所以我就天天吃喝嫖賭”,本來好好的,有了彌陀救度反而造罪造業,那就可以判定他本來就不相信阿彌陀佛的救度。也就是說,他本身就不相信彌陀救度,只是為自己的放縱找了一個理由而已。


我們知道,萬事萬物都有理則。什麼叫“理則”?就是任何事都有一個正常的道理。比如我們餓了,自然去找食物吃,這是正常的理則。如果不找食物吃,而是吃石塊,“我好餓,趕緊給我搬石塊來”,這就不符合正常的理則,按正常來講,這樣的事是不會發生的。


念佛往生這件事的理則也是這樣的,如果他相信阿彌陀佛是無條件救度,他是真信,也真願意往生,那他就不可能放縱為惡。如果他放縱為惡,就說明他當初並不相信這件事,因為不符合這件事的理則。但是,這裡面比較複雜,因為人心是非常隱曲的,有很多彎,所以,一方面容易欺騙自己,另一方面別人也看不出來,還造成惡劣的影響。


所以,法然上人下面這句話非常好,“一切佛法無不制惡”。淨土法門是不是佛法?當然是佛法。只要是佛法,就少不了三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一般的宗教只有前兩句,佛教是這三句。其實,所有宗教都是勸人向善的,很多世間人就是這麼看佛教的,說“佛教不就是勸人向善嘛!”其實不是這麼簡單的,除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還要“自淨其意”,所以說“一切佛法無不制惡”。況且,向善之心本身就是佛性,佛心無非就是善的積聚。你很善,但是他比你更善,還有比他更善的,善到極致就是佛,佛性完全彰顯出來,就是善到極致,就是善的盡頭。


“然愚癡凡夫,雖欲制惡而未必能製,故勸念佛以滅其罪也”,這句話給我們很大的安慰,我們就憑這句話活著。


“然愚癡凡夫,雖欲制惡而未必能製”,我們都是這樣的人。如果我們想制惡就能製惡,那我們應該孤峰直上,去學聖道門。就因為我們“雖欲制惡而未必能製”,我們也想為善,也想一點惡都不作,也想沒有任何習氣,但是做不到。我們就是這樣的,佛有沒有辦法救這種狀態的我們?有,就是淨土法門。如果沒有,我們就哭吧,無路可走。


所以,大家要注意,“好造惡業者”和“雖欲制惡而未必能製”,從表相上看起來差不多,一個是故意造惡,一個是想止惡行善,但習氣實在太大,制止不住,還是做了惡事。可能他們做的惡事都一樣,但性質不一樣;性質不一樣,結局就不一樣。做的事看起來一樣,但用心完全是相反的,這一點很重要。


在世間打官司,分析案情,比如同樣都是傷害人,或者殺人,但是有一個作案動機的問題,如果作案動機不同,判的結果就不一樣。我們念佛人也一樣,雖然我們也在造惡,但是動機不一樣,我們的心是向善的方向。而“好造惡業者”,他的心是往惡的方向,是放縱自心。


所以,善導大師在《般舟贊》的結尾說了八個字,“常懷慚愧,仰謝佛恩”。為什麼要“常懷慚愧”?因為我們做了太多惡事,我們的習氣太重了,一直到往生,一點也沒有消減,一直在造惡。但是,佛居然不捨棄我們,所以我們要慚愧,太慚愧了,要“常懷慚愧,仰謝佛恩”,要感謝佛。


“若謂自身難制,佛加罪咎者,甚為謬誤也”,很多人有這種觀點,說“我不信佛還好,我都已經皈依了,還有各種習氣、各種煩惱,佛會不會因為我知法犯法,對我罪加一等啊?”很多人就因為這個原因不敢皈依,“我還不能吃素,還總想吃魚,我皈依之後,是不是就罪加一等了?”很多人有這個想法。其實不是這樣的。


“我身不能止惡故,彌陀慈悲不捨,消滅此罪,前來迎接”,說實在的,就因為我們有罪,所以佛才來接引。如果我們一點罪業、無明都沒有,佛就不用來了,我們就可以直接去了。


“所言唯造惡業者,皆非佛法所談也。如父母於一切子女悉皆平等慈愛,而子女之中有善有惡;雖平等慈愛,然於行惡之子,則怒目杖責以誡之”,這是告訴我們,不要有放縱、好惡的想法。打個比方,比如父母有好幾個孩子,有的孩子比較聽話,看得出他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行善,但是也不免為惡;有的孩子故意為惡,父母就會打他,但也是懷著慈悲心打他,教訓他,是為他好。


“聞佛之慈悲廣大而欲造罪者,亦漏於佛之慈悲也”,其實,這樣的人對佛沒有真實心,他對佛有疑,沒有把佛的救度當成真實的存在,只是找了一個理由。那麼,這樣的人就從佛的慈悲救度中漏掉了。


其實,真實的情況是,如果我們真的了解阿彌陀佛的慈悲,反而會激發我們為善的心。據我所知,很多人就是因為聞到這個法門才出家的。學這個法門之前還沒想出家,出家也是一種善,是大善,聞到了這個法門,才激發了他出家的心、為善的心。


因為本質而言,愛心才能引發愛心。這就是同氣相求、同聲相應。能引發我們愛心的,一定是更大的愛心,這就是阿彌陀佛的愛心。


佛以愛心來感染我們,我們就會受到感染,“我這樣一個造罪造業的人,佛居然不捨棄,還這麼愛我,救度我。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我也應該愛別人,我何必要跟他計較呢?”這是很自然的,心量就會打開。因為體會佛心而行的善,才是真實的善、沒有條件的善。


而不是聖道門那種,或者要門那種,他行善多少有點積累資糧的心,在積功累德,想往上走,作為一種資糧交換,“我做這件善事對我將來有好處”。


體會佛心而行的善很純粹,是自然而然的、發自內心的、油然而生的,覺得對方值得憐憫,情不自禁地想幫助他,這個善才是真實的善。


“若知惡人亦不捨之本願,則於佛之知見,愈覺自己之可悲、可恥”,首先是體會到自己的濁惡不堪,同時又能體會到佛的不捨慈悲救度,這時候就愈發覺得自己可悲、可恥。


“若謂有父母之慈悲而於父母之前行惡者,父母歡喜乎?”這就跟前面的比喻接上了。


“雖不捨而歎,雖哀愍而憎,佛亦如是”,雖然父母很慈悲,但是我們能因為父母的愛心就肆意為惡嗎?不會。我們往往因為體會到父母是真心愛我們,然後才更加體貼,想對父母行孝。

 

(※語音程式因本站網業程式問題語音程式無法照原來樣子貼上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南無阿彌陀佛


3
文章点评
2022-05-26
【吃素戒殺】令人震撼的悲壯感人故事...(永不殺戮 )
我曾見過一場異常悲壯的死亡,正是那次死亡深深的震撼了我,我從此不願再傷害, 哪怕再微小的生命……那是在一次圍獵班羚的過程中。班羚又名青羊,形似家養山羊,善於跳躍,每頭成年班羚重約30多公斤,性情溫馴,是獵人最喜歡的動物。那次,我們狩獵.. <详情>
2022-05-26
凡是病人做噩夢、夢見死人、失眠等,中醫博士都勸念佛就好!
【凡是病人做噩夢、夢見死人、失眠等,中醫博士都勸念佛就好!】我是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的一名中醫,也是一個佛教徒,多年前由一個病例,開始注意有很多病人總是夢死人,而念佛對此是很有效的。這是一個老太太,先是她外孫女總找我看病,後來熟悉了,.. <详情>
2022-05-21
【菩提樹下說故事】當護身口意
【菩提樹下說故事】當護身口意●思慧優填王的王妃奢彌跋,曾造謠毀謗佛陀。佛陀在阿耨大泉時,告訴舍利弗過去的因緣:過去久遠九十一劫,有位國王名叫善說。國中有一位婆羅門,名叫延如達,非常好學,知識廣博,具有三十種相好,教導五百個豪族童子.. <详情>
2022-05-21
佛法告诉你什么是嫉妒?如何对治
佛法告诉你什么是嫉妒?如何对治我们要对治嫉妒心,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嫉妒,还有嫉妒的根源在哪里。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嫉妒”二字都用“女”字旁?这是中国古人造字的智慧,因为他们发现,嫉妒的情绪变化表现得最明显的,一般来说都是女性,并不.. <详情>
2022-05-21
【因果】曹翰的千年報應
曹翰的千年報應文/淨照「因」「果」關係,就像「形」和「影」的關係。若「形」已經有了,那麼「影」一定會隨著來。要端正影子,一定要先正直其形體。「形」正直,「影」那有不端正的呢?若不正直其「形」,卻想要「影」端正,就好比揚湯止沸,將鍋.. <详情>
2022-05-20
【淨土宗園地】願將自力轉他力
願將自力轉他力文/淨博法師聞某法師準備閉關用功念佛,暫證無生法忍,再來弘法度眾。其道心之真實與堅定,令人油然而生讚歎之情。然而我心卻且喜且憂喜的是:善導大師所強調之機深信,對於某一類人,倘不用功到極限,與曠大劫來之煩惱習氣經過一番.. <详情>
2022-05-20
【慈善公益】讓弱勢住得舒適安全 他們20年蓋500間房子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來自全台各地百位台灣寶島行善義工團義工,連續2週犧牲假日到雲林北港鎮,協助一對低收入戶父女蓋屋,看到新屋落成,82歲許父開心,台灣寶島行善義工團20年來在全台蓋約500間房子。許姓父女相依為命居住在百年磚造老屋,許.. <详情>
2022-05-20
【慈善公益】捐出33億土地,蓋成房子以1元租金租給窮人,最有良心的豪門二代
捐出33億土地,蓋成房子以1元租金租給窮人,最有良心的豪門二代說起豪門二代,許多人可能都會認為他們要不就是酒囊飯袋,要不就是只會守著祖業。不過事實上現在許多豪門二代已經不是這樣的了。他們不少人不僅僅可以成功繼承祖業,而且還有極強的社..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