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6 圆觉经 普贤菩萨
《圆觉经》第二章普贤菩萨,我们看到《金刚经》当中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禅宗讲:无念,无相,无住。前面《楞伽经》讲法与非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小乘修行的法遵循因果、持戒,这是一个方式。大乘当中,我们知道根本的空性。我“有”一个涅槃可证,那我还在“法”中。我试图从“此岸”到“彼岸”,彼岸又是什么呢?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
实际上,我们只是把这时候的问题,推脱到了另一个地方。深层的我们叫众生见、寿者见。我们还是有这个“我”做基点。
若我以如幻为根基的话,不在这些事儿上去执着,并不是事儿不做。在修行见地当中,是不落这个事相,是要断开、要摘出来。摘出来的时候才能闲,叫:心有余闲。这块儿我们说:空、乐、明。
上节课讲了清晰是:明,我分明”知道“这个念头是这样,我看得见这个念头,而且这个业力在推着我走,这个是:明。
这事情是有变量的,我可以这么做,也可以换个方式做,事情并非一定如此,这整个儿的背景是空性。因为空性,因为无常,我们才能修行。如果是常,那也没什么修的,它都是定死的,你怎么修。恰恰是因为空性,因为缘起,所以我们能修。
在这个空性和缘起之间的游舞当中,这个叫幻。我们如果把“幻”当真,其实还是幻。那我们就制造了另外一个叫做解脱的东西。在缘起当中的这个清晰,在地狱不减,在天堂不增,它始终在这儿。
所谓念佛者是谁?下地狱者是谁?这个叫真实,叫如如。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是名如来。这个状态叫如是,或者说叫涅槃。明白整儿个的见地来讲:无念、无住、无相。不离这个本来,这个是实相上修。
实际上,这是无为法。“一切无为法,如幻亦无空,如如心不动,万法在其中。”。这时候“做”,做了个“无为”,做了一个“本来”,“何其自性本来清净,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回到经文)“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尤其药师法,阿閦佛就是在这个“不动”上修。所谓断法,其实叫安忍。“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庄严其身。”就是指的这个。以安忍来庄严自身,就是这个不动。所以我们一切的修法,就是在这个“不动”上。
在这个不动当中,无念无相无住。有所住就有“生灭”,就有“来去”,有“相”,有相就被幻所颠倒。所以叫如幻三昧。在如幻当中的清晰并不碍着“我们该做什么做什么”。“春花秋叶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
所以从外人看,好像过得是一样的日子。从内在我们不卷入,我们于心自在。并不在上面叠加烦恼,反到能看到因缘来去,智慧由此生。如如心不动,万法在其中。
(回到经文)“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六祖大师讲,移西方于目前,当下就是净土。说到西方十万八千里,就是十恶八邪,是妄心的问题。在这当中,“譬如钻木,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这就是禅宗的核心的核心,其实禅宗的核心是:如幻三昧。
后面《圆觉经》会讲三种修法:奢摩他、三摩钵底,禅那。实际上三摩钵底是作为核心的修持。在这个时代,因为我们不能逃离生活,去逃到一个桃花源。或者是有条件去制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轮回中没有这样的事情。我们就在此处修行,就在此处证悟。
“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则知君不可见。”。这个“不离当处常湛然”,这就是禅宗的修法。这也是禅宗的力道所在。恰恰就在我们生活中,这叫不离世间觉。离世觅佛法恰如求兔角。我们是以我们的烦恼,以这个时代所有的颠倒,作为我们修行的资粮。柴火这么多,我们的火就能烧的更旺。
这个时代,这么大的颠倒和妄想。包括互联网、大数据,都提供给我们证悟巨大的资粮。相对于以前那个心平气和的时代,其实在这里,我们去能够“穿破”那个幻,其实是更直接的。因为它一下子都摆在你面前,而不是你很清净,你要去找个烦恼,这时候遍地都是烦恼。
所以我们就在此处,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你的助道因缘,所以叫烦恼即菩提。既不是在小乘的“因果”上去做,也不是在大乘上的“取舍”上转化去做,而是就在此处,一念觉,一念佛。
“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月映虚舟”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statement The theme of this website is mainly to promote vegetarian culture. The cont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does not represent the concept of this website. If it is unintentionally infringed on your rights (including /picture /video /Personal privacy and other information) Please write to inform us. When this website receives information, it will immediately block or delete the content about you. Contact information:Click to contact us
Scan the QR code to share on WeChat or Mo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