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文殊菩萨度众的智慧

智慧故事

清晨,佛陀率领着五百僧侣,由舍卫城缓缓的往摩竭国迈进,一路上庄严的队伍,吸引了大批群众前往顶礼供养。乞食毕,佛陀与五百比丘僧于摩竭国界边缘的一片树林下歇息用斋。结斋后,佛陀上座为弟子们说明此次至摩竭国的因缘:「诸位知识,所谓『凡事必有因』,这回我们来到此地,主要是要使摩竭国国人修布施供养之法,并将佛法的义理传扬至邻国迦师那国。迦师那国因地处偏远,缺乏教化,民风尚未开化,人民性情野蛮、不讲道理,国内人人造恶,时常搏斗争执,刚烈凶暴,更是远近皆知。」

「然而佛法讲的是慈悲,无论再怎样难以教导的人民都要度化;而且佛性人人本具,人人都能因听闻佛法得到开悟、解脱。正法说的是平等,因此将我的教法传入迦师那国是件理所当为之的事。诸位知识,你们愿意前去传布正法,化导迦师那国的人民吗?」佛陀说到这儿,众弟子都充满了信心,他们这样想着:「我们已是断尽三界见思惑的大阿罗汉,只要拿出从前除灭贪瞋痴的智能与勇气,相信没有什么是行不通、做不到的,相信一定能令迦师那国人信受佛法!」此时神通第一的摩诃目犍连尊者站起身来,走向世尊座前,恭敬地长跪合掌:「伟大的佛陀,弟子愿意前往迦师那国度化当地的人民。」佛陀听了,慈悲地点头表示赞许。于是目犍连尊者便向迦师那国走去,经过了一整天的奔波,终于到达目的地,然而当他踏入城门时不禁惊骇的停下了脚步,首先他看到一个妇人拿着菜刀一面挥舞,一面追着一个怀里抱着一只鸡的男人,接着他又见着两个血气方刚的少年交拳相打,然后他又看见,摩诃目犍连尊者忽然有种身陷地狱的感觉,幸好尊者修行功深,很快地他便将心安定下来,走向城内。

由于迦师那国是佛法尚未开化之地,因此国人普遍没有见过僧众,他们对于目犍连尊者的出现感到相当诧异,于是他们竟停下了争执打斗,注意起目犍连尊者来了。「喂!你看那个人,怎么剃着光头又穿著这么破旧的衣服呀!」「是呀!不知打那来的汉子。」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这时目犍连尊者在一棵无忧树下坐了下来,一群迦师那国的人民也因好奇而凑近,目犍连尊者开口了,他说道:「你们这样刚愎粗野的行径是愚痴的,你们若不改恶行,将来的果报必定是在三恶道中受苦,快止恶行善,广结善缘吧!佛陀曾说」怎知目犍连尊者话还没说完,群众已怒气冲冲地叫骂起来:「你是存心来教训我们的吗?你还不够格,快滚!」从来不曾团结过的迦师那国人,此时却一块儿将目犍连尊者撵出城外,又「砰」的一声迅速地将城门闭紧!目犍连尊者站在城门外楞了一会,才回过神来 ,原来自己被迦师那国人赶出来,「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呀!我,目犍连向来是为人所尊崇的,为何今日却受到这么大的屈辱呢?」目犍连尊者一面不解地思索着,一面往回程走。

当目犍连走近佛陀与五百弟子歇息的树林时,远远地便看到有位师兄弟在那儿向他躬身合掌,原来是智能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目犍连,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迦师那国的人们可和善?」「唉!别说了,我被他们撵了出来呢!」舍利弗尊者听了便向目犍连尊者说:「目犍连尊者,你应当以『智能』化导他们呀!」说完,舍利弗尊者便来到佛陀的跟前,向佛陀禀告自己的想法:「世尊,弟子有信心能以自己的智能感化迦师那国人。请应允弟子前往迦师那国,让佛法能在此弘扬!」这时佛陀也如之前一般,微笑地点头表示同意,没有多说什么。

舍利弗尊者满怀着信心朝迦师那国出发了!在途中,他不停地思索着自己该用什么教法教化迦师那国人,最后他得到了答案──戒法。舍利弗尊者以为迦师那国人就是因为没有规矩,所以才会胡作非为,一旦只要有了戒法的规范,他们定能自守本分、安居乐业。然而,事情却没有舍利弗尊者想得那般顺利。舍利弗才刚在毕钵罗树下开演戒法:「戒,就是戒毒,戒掉我们的贪瞋痴」,一群原本站在后方听讲的迦师那国人立刻冲到他跟前大声的怒骂:「别想束缚我们!」临走前,这群人还朝舍利弗尊者的脸上吐了口水,尔后乃至于头陀第一的大迦叶尊者,以及其它五百位大阿罗汉一一前往度化,并皆不为该国人民所接受。

佛陀的侍者阿难得知此事,很替迦师那国人担心,于是他便向佛陀说:「世尊,迦师那国人民性情粗糙、心口俱恶且不受善教,还对劝导他们改邪归正的善知识恶言相向,侮辱一阿罗汉罪已难当,何况是以轻慢心对待五百大罗汉,他们所造的恶业可说是天地不容呀!慈悲的世尊,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迦师那国人,将他们导向正道呢?」佛陀慈悲安详的望着阿难,开口说道:「阿难,你所发的悲愍心是很好的,但是不用担心。虽然迦师那国人看来似乎无药可救,但我及诸大菩萨看待他们与看待五百比丘的态度是不二不异的,你们都同样有着清净无染的佛性!阿难,你不须烦忧,我已看到了这件事的始末因缘。」说完,佛陀立刻派遣诸大菩萨中智能第一的文殊师利菩萨前往迦师那国度化当地的人民。

与五百罗汉所不同的是,文殊师利菩萨没有一入迦师那国便急着宣扬圣教、传布正法,反而以赞叹法门为先,称誉迦师那国的每一个人,文殊师利菩萨这样说着:「贤者,您们的作为真令人感到欢欣喜悦。」接着,文殊菩萨来到王宫晋见国王,并在国王的面前赞叹每一个子民:「大王,住在东海渔村的若嘉工作勤奋,恭敬父母;在西城守门的连尼伽尽忠职守,不辞辛劳;国境北方的打铁匠颇具胆慧,总能为人们平息争执,消弭烦恼,大王呀!必定是您的德政彰显,使得人民如此纯朴善良。」

由于文殊菩萨的话语是那般的令人欢喜,因此不过几天这些软言慰语,便传遍了迦师那国的大街小巷,举国人民皆欢腾不已,大伙儿不约而同的说道:「这位菩萨真是太了不起了,居然能那么贴切地说出我的义举,这么精准地看出我的优点。」于是众人便各各手持金宝香花、美食佳肴或锦缎绫罗,来到文殊师利菩萨的面前至诚供养。此刻迦师那国人皆发无上菩提心。

文殊师利菩萨观见时机已成熟,于是便告诉前来供养的居士大德们:「你们供养我,不如供养我的师父释迦牟尼佛,佛陀是人天导师、四生慈父,具足福德、禅定、智能,若能诚心供养,其福报必倍于此。」迦师那国人的善根已现前,听了文殊师利菩萨的劝导生大喜悦,他们说道:「菩萨,人间竟有如此不可思议的福田,真是太殊胜了,烦请菩萨带领我们前去供养吧!」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往佛所,向佛陀恭敬顶礼供养。世尊便为他们阐演经法,迦师那国人应时得不退转。此刻三千大千世界国土作大震动,一切世间山神、林神、药草神皆开口赞言:「文殊师利菩萨真不愧是已登地的大菩萨,竟能善用权巧方便广度众生,真是令人激赏呀!」

诸大阿罗汉看到这样的情景,惭愧不能自己:「世尊,菩萨的威德神力已如此广大难测,更何况是佛陀您呢?自今以后我们誓以最虔敬之心向十方诸佛菩萨学习!」

佛法中强调「人人皆有佛性」,只要一念觉悟,烦恼即菩提。且经云:「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凡修自利利他菩萨行的行者,必须本着慈悲喜舍之心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其中,「爱语摄」即是先认同对方,给予适时的赞美与鼓励,当建立良好的关系后,对方才容易接受劝导,认同佛法的道理,进而信受奉行,如此才能成就普度众生的目的。

文章点评
2023-06-15
修自己
修自己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禅师问: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 <详情>
2023-06-15
一杯茶
茶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的一位禅师。有一天,有位大学教授特来向他问禅,他只以茶相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直到杯满,而后又继续注入。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 <详情>
2023-06-15
实实在在
实实在在一位武士手里握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他说道:我们打个赌,禅师说我手中的这条鱼是死是活?一休知道如果他说是死的,武士肯定会松开手;而如果他说是活的,那武士一定会暗中使劲把鱼捏死。于是,一休说:是死的。武士马上把手松开,.. <详情>
2023-06-15
福报不够
福报不够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一个人曾经在他的前世积累过很多的福报,另外一个人却没有积累过福报。积累过福报的这个人在这一世是位太子,从小心地善良,为人慷慨大方,广行布施;没有积累过福报的这个人这一世成为了乞丐。后来因为国家的一些问题.. <详情>
2023-06-15
在你心中的道
在你心中的道有一天,我心里感到非常烦闷,就去见广钦老和尚。顶礼过后,广钦老和尚第一句话就问说:你现在在做什么?我就回答说:现在在研究戒律和替佛祖做一点事,讲经说法。老和尚说:佛祖还要你帮他做事吗?你现在是为你自己做,不是替佛祖做的.. <详情>
2023-06-14
耀目光明
耀目光明前天晚上,宗萨仁波切慈悲接待了我们这些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一开始还蛮有点尴尬的,因为除了一上来的顶礼寒暄与同学们对仁波切的一番溢美之词之外,大家好像都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有人说,仁波切你的书在大陆卖得可火了,我就买了一百五十.. <详情>
2023-06-14
蜘蛛的佛性
蜘蛛的佛性從前,有一座圓音寺,每天都有許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圓音寺廟前的橫樑上有個蜘蛛結了張網,由於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誠\\\\\\\\\\\\\\\的祭拜的燻托 ,蛛蛛便有了佛性。經過了一千多年的修煉,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忽然有一天,佛祖.. <详情>
2023-06-14
证菩萨位
净土一证菩萨位唐朝时,有位比丘尼,名叫净真,住在长安积善寺中,平时靠乞食度日,一生中从不嗔怒,深得忍辱波罗蜜。她诵金刚经达十万遍,又专精念佛,志在安养。显庆五年七月间,她染上微疾,告诉弟子说:「我在这五个月内,曾经十次见到阿弥陀佛..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