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慧灯FM·170

慈诚罗珠堪布

《成智青莲花论》略释


须得受过四级以上灌顶者

方能阅读此文









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除了大圆满以外,在达摩祖师的《达摩悟性论》、《达摩血脉论》、《达摩破相论》,还有五祖弘忍大师的《最上乘论》等几部论典里面,也讲了与大圆满的见解非常接近,和一般密宗的观点完全一致的内容,而且讲得非常精彩,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希望大家以后能多看看这几部论典,其内容非常不可思议。

禅宗是非常高深的法门,五祖、六祖等等,都是真正的成就者,达摩祖师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境界非常高。虽然他们没有说禅宗是密法,但他们也说了,在没有智慧的人当中,是不能讲这些法的。这也表明,禅宗实际上也就是密法。在没有智慧、不能接受的人当中不能讲的法,就应该叫密法。


譬如,在《达摩血脉论》里说:“若欲觅佛,需是见性。见性即是佛”,如果有人想寻找佛陀,就必须现见本性。若能明心见性,见到心的本性,这就是佛。“若不见性,念佛、颂经、吃斋、持戒,亦无益处”,如果没证悟,念佛、颂经、吃斋、持戒等等,都没有太大的用处。“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这句话就像《般若心经》里面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我们现有的具备贪嗔痴慢等烦恼的心,就是佛的法身、报身,心的本性就是佛

在这些论典里面,还用了“自性真实”等词汇,这与觉囊派论典中出现的“真实”完全是一个意思。虽然世俗谛中包括外在的山河大地,内在的精神都不真实,都是客尘,只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事物。当因缘解散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包括外在的大千世界,与六识、八识等内在的精神,都会从本质上消失,所以叫不真实。但如来藏、光明却在没有佛、没有众生之前就一直存在。在我们成佛之后,它还是存在,永远都没有动摇过,所以它是真实的。但我们不能把这个真实,理解为第二转法轮或中观里面讲的真实。此处肯定了真实,二转法轮否定了真实,但究竟意趣却是一样的。

有些格鲁派学者,就因为觉囊派论典当中出现的“真实”这一字眼太多,曾说过觉囊派根本没有证悟空性。当然,格鲁派的学者不可能不懂觉囊派的用意,他们是为了不让后来的人误以为“真实”就是不空,这样就与外道的见解完全一致了,所以才反复强调的。

《达摩血脉论》又云:“自性真实,非因非果。”自性,是真实不虚的,其中没有因果的成分。因为如果有因果,就是有为法了。“法即是心义”,佛法就是心的本身、本体。所有的佛法,就是为了证悟这一点。所有的佛法,包括一转法轮、二转法轮、三转法轮、密法,都在直接和间接地宣讲心的本性。

“自心是涅槃”,“涅槃”,即远离烦恼和痛苦,彻底觉悟本性与智慧。我们自己内心的本质,本来就是涅槃,除了心以外,没有涅槃。虽然自心的表面现象不是涅槃,而是轮回。但在六道轮回的当下,心的本性从来没有离开过涅槃。涅槃不是指佛的圆寂,而是寂静、光明、空性,也叫佛的法身。

达摩又说:“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无有是处。”如果说:除了我们的心以外,还有一个佛和菩提,这是不对的。普通显宗认为,我们的心是贪嗔痴,它不可能是佛,不可能是菩提。只有通过修行,断除、放弃、远离了我们现在的烦恼心,才可以得佛。但这种观点是不究竟的。

“佛及菩提皆在何处?”佛和菩提在哪里呢?

“譬如有人以手提虚空得否?”,譬如说,如果有人想用手去提取虚空,可不可能呢?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虚空是抓不到的。

“虚空但有名,亦无相貌,取不得、舍不得。”虚空虽然有一个“虚空”的名字,但它实际上没有任何相状,无法获取,当然也无从舍离,因为只有获取了才可以舍离。

“是捉空不得”,谁都没有办法去抓虚空。

“除此心外,见佛终不得也。”除了我们的心以外,想再去找一个清净的佛,是永远都不可能得到的。

“佛是自心作得,因何离此心外觅佛?”佛就是自己的心,证悟了就得到了,为什么还要离开这个心去寻找佛呢?

“前佛后佛,只言其心”,过去的佛,未来的佛,都在讲心。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我们的心就是佛,佛就是我们的心。除了心以外没有佛,除了佛以外也没有心。

“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处?心外既无佛,何起佛见?”如果说心外有佛,那佛在哪里呢?既然心外没有佛,又怎么会见佛呢?



我们往往认为,佛就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菩提迦耶金刚座成佛的那个释迦牟尼或净饭王子。但了义的佛经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并不是真正的佛,他只是为了度化不同的众生,而被真正的佛派遣来的一个人的形象。他的使命,就是完成佛的工作——传播佛法、广度有情。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他是法身佛与报身佛派来的使者。因为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众生的根机比较成熟,已经到了该度化的时候,所以,真正的佛就把释迦牟尼佛派到这个世界上来,完成度化众生的工作。真正的佛是谁呢?就是佛的法身和报身。因为化身是报身的投影,报身是法身的投影,所以,最终真正的主人,是法身。

“佛在何处?”法身佛在哪里呢?谁都答不出来,过去未来,东南西北都没有,因为法身佛不属于任何时间与空间,我们无法找到法身的确切位置。其实,法身就是我们自己的心。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到自己的心以外的地方去觅佛呢?

“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如果要寻找佛,就必须见到自己的本性,因为自己的本性就是佛。

“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佛就是自由自在的人,他像已经毕业了的学生,再不需要学习,再不需要考试,因为佛该做的事情,该学的学业,该完成的任务,该断除的烦恼,该证悟的境界都已经完成了,所以称为“无事无作人”。

“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如果不证悟心性,只会整日处于迷茫之中,一心向外驰求,认为外面有一个佛,并朝思暮想地希望去寻觅这个佛,终日渴望着要到印度去朝拜等等,这都是从源头上得不到结果的痴心妄想。

“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明心见性了,就是佛;没有明心见性,没有证悟,就是众生。佛与众生的差别,就是见性与否。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区别,这和密法的观点非常相似,密法讲的也就是这些,就这么简单。

若离众生性,别有佛性可得者。”如果远离了众生,是不可能在众生以外,有什么佛性的。



这些论著讲得非常好。禅宗的这些论典,都非常深奥。六祖、五祖等祖师,都非常强调光明,这不但接近于大圆满,简直和密法所讲的完全一样。我觉得,达摩祖师的这几部论典,绝不仅仅是显宗,而是像大手印一样非常深奥的密法。噶举派的大手印有两种:一种是属于密宗的大手印,一种是属于显宗的大手印。显宗大手印,与禅宗非常相似。

既然已经有了这么好的宝典,不读、不证悟真是非常可惜。但现在真正能悟道,或真正能把这些宝典的意义如实讲出来的人究竟有多少?虽然佛菩萨的化现在哪里都会有,但显现上仍然是寥若晨星。

实际上,除了这些内容以外,密宗本质上也没有太多的东西了,只是密法讲得更加详细、更加清楚。最重要的,是密法里面有很多任何佛经都不可替代的东西,那就是具体的方法。

换言之,虽然显宗经论里面讲了“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但对于怎样去证悟心性,显宗就没有具体的方法了。只能通过积累资粮,修禅定,然后慢慢地去了悟。但禅宗也有一种和普通显宗不一样的,比较接近于大圆满的方法,那就是直指人心,这是禅宗非常好的特点。




往期回顾

众生就是佛的坛城  ||慧灯FM·169
身智无分别,诸垢皆客尘  ||慧灯FM·168
如何证明心性本来清净呢?||慧灯FM·167

官方网站:huidengzhiguang.com

慧灯之光公众号 : HDZGGW

新浪微博:慈诚罗珠堪布

6
文章点评
2021-05-05
这到底是幸福还是魔障 ——人生十项所知
人生十项所知这到底是幸福,还是魔障SUMMER痛苦是出离的因,应当了知它是善知识生活显得一帆风顺的人,很难产生出离心,容易把生活过于理想化,天天都自鸣得意地.. <详情>
2021-04-29
你是为了什么而证悟空性?
二谛——开启中观门扉之钥匙抉择内在的精神世界无实有 现在再反过来观察我们自己。佛经中讲人是由五蕴组成的。我们都知道,人的肉体是由肌肉、骨骼、皮肤等构成.. <详情>
2021-03-22
波粒二象性
【编者按】为什么电子既是“波”,又是“粒子”?当你看你的小狗的时候,它是一条活泼的小狗,下次再看它的时候,它还是一条活泼的小狗,于是,你的大脑自动填补.. <详情>
2021-03-20
为后学者传授解脱的精妙之方
为后学者传授解脱的精妙之方第三个回向,是宗喀巴大师自己的一个回向。这个回向非常重要,我们曾经也讲过很多次,每一次发愿、回向的时候,都要这样回向:《缘起.. <详情>
2021-03-02
改正错处,当小心翼翼 | 稻秆经系列 · 190
改正错处,当小心翼翼 A story about you这个地方《稻秆经》的原文有问题,《稻秆经》的这个问题不是翻译的问题,后来藏文的佛经也经常有这样子的问题。最早的时.. <详情>
2021-02-21
何谓如来藏
分巨商家居安防何谓如来藏1、如来藏的不同称谓如来藏也称为佛性、光明、空性等等,在藏传佛教里,还叫大空性、大手印、大圆满。这些名称都是不矛盾的。2、大空性.. <详情>
2021-02-10
人生十大必须
一生当中,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有些事情可做可不做,有些事情想做却做不到。作为佛教徒,有些事情必须要做。如果不做,就无法走上解脱之路,无法解决生老病死的问.. <详情>
2021-02-08
证悟空性的方法
不生、不灭、不住Like the Star River证悟法无我(空性)的方法所谓“最具体的”,是指从三个角度进行的推理:第一是观察“因”(指因果的“因”),抉择“不生..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