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佛教食素:一粥一饭一饮一啄不可贪食

佛说修行

从印度到我国,阅历了悠长的时刻与广阔的空间,和尚食的来历、方法、内容、时刻、次数甚至执事人,已有了改变,但小小的一钵里,盛满的永远是十方的护持与和尚的自省,在一粥一饭、一饮一啄间,不断地提醒着每个年代的和尚。饮食,是生物维系色身的要件之一。通常人每日尘劳奔波,最低限度的目标就是求得衣食温饱,如果能吃饱穿暖后,最佳还能吃得好,穿出位置;对落发和尚而言,要能专注办道,首先也是有必要安排色身,但佛陀教训比丘将食物视为药,只是以食物医治饥病,滋养色身,长养慧命,不行任意贪食。初始佛教时的和尚以乞食为生,在律藏中对于食的规则十分多,都是佛陀依着其时的情境而加以拟定的。佛教传入我国后,为习惯民意风俗,我国和尚食物的来历、方法与内容,就产生了另一番新的面貌。农禅日子自耕自食佛世时,比丘们身披袈裟,手持著钵,四处乞食游化,只要在旱季里,才回到精舍或固定的一处结夏安居,此刻不再出外讨饭。对和尚而言,乞食蕴涵著深远的含义──一方面是降伏骄慢,不贪甘旨,毫无挑选,专注修道;另一方面则是藉著乞食缘由与居士触摸,给予施舍种福田、说法的机会。所以,乞食是和尚的正命,垦土掘地、栽培蔬果致使损伤生命,这是初始佛教所不许的。佛教初传中土,我国沙门仍然据守著佛陀的遗教,后来和尚逐步抛弃讨饭乞食的方法,最早可见的记载是东晋安帝义熙元年(西元四○五年)道恒的《释驳论》中指出其时沙门或垦殖田圃,与农民齐流,可知其时和尚已开端耕种了。为何我国和尚无法再过乞食的日子呢?这与我国的民意及僧团在我国的开展有关。在我国的文明里,乞讨是卑微的行为,况且在遍及注重劳作的大社会,和尚乞食,被视为不事劳作,不事生产,难以获得社会群众的认同与敬重;其次僧团人数不断添加扩展,寺院又位处偏僻,端赖讨饭乞食有本质的困难。在此情况下,自南北朝以降,皇室贵族以赐田与舍田的方法供养和尚,不再直接施舍饮食;相对地,僧团也有必要自行组织生产的方法,以便自给自足。到唐朝时,马祖大师创立森林,百丈禅师立下清规,正式敞开我国僧伽日子新型态,和尚开端过着昼而农、夜而禅自耕自食的农禅日子,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身体力行的高风亮节,变成后代和尚效法的典范,在作务中修行也变成和尚奉行不渝的信仰。菜根香,佛门悲心长比之初始佛教的饮食,我国佛教最突显的是素食。在佛世时,和尚既是乞食,居士供养啥,比丘就承受啥,因而佛陀并未制止和尚食肉,除了象肉、马肉、龙肉、人肉不得吃,其他肉类,只要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三净肉),皆可承受(见四分律)。而大乘佛教是禁止肉食的,《梵网经菩萨戒本》即指出不得食全部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涅盘经》中也说食肉者,断大慈种。以慈心戒杀素食,恰是悲悯众生、长养大乘慈善的表现。我国和尚素食也和笃信大乘佛教的梁武帝有极大的联系。公元五一一年梁武帝招集诸沙门立誓永断酒肉,并以法则布告,违者严惩。由于帝王的推动,加上我国寺院自耕自食,广阔的庄园供给素食来历,这项教团变革,收到极大的成效,直至今天我国佛教僧团仍坚行素食。以往的寺院经济遍及贫穷,加以和尚节俭,腌酱特多,每日斋饭,除中午一餐吃饭外,多半食粥,佐以陈年腌菜。如今台湾拜经济生长之福,和尚的饮食也随著改变,诸如素食人口疾速增多,素食馆相继设立,素食制成品品种多样化了。近几年更刮起回归天然之风,清淡的生食、素食天然成了新年代的宠儿,从健康的视点来看,它已渐渐脱离了宗教的素食了。二时过堂食存五观过堂,也是我国森林中特有的仪制,它在僧伽日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早、午斋的过堂,是落发人五堂功课中的两堂。当云板响起,群众搭衣鱼贯进入五观堂,依序就坐,向上问讯后维那起腔,群众齐唱供养偈,供养十方三世全部诸佛,面临果腹养身的食物时,和尚再度提醒自己,不忘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要跟随先圣先贤。早斋唱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午斋则唱三德六味,供佛及僧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溢。接著维那师呼僧跋后,群众便开端用斋。森林过堂多运用碗盘,少数寺院运用钵,碗盘皆有必定位置,不得任意摆放,添汤加菜由行堂效劳,也不得作声、恣动。在饭食中须心存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方受此食。)并摄心刻苦,或持佛名号或参吃饭的是谁。末端,群众唱结斋偈所谓施舍者,必获其利益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感念信施护持,回向众生皆得满意。整个过堂是一个安静的用食过程,住持和尚如有事便会在此刻向群众宣告,称为表堂。每月初一、十五或特别节日便加菜劳众,或有居士斋僧施舍也加菜。我国梵宇通常在大殿外右侧会设个小小的施食台,体恤饥困的众生。它是依据佛经中原野鬼神众及罗刹鬼子母的典故而来,群众过堂时,都由一和尚担任出食,将七粒米或指甲许的面条,透过观想及群众的加持,施食给众生,愿他们同得丰满并去掉悭贪。简朴的森林用斋,象征的是高远的才智与广大的情怀。持午不易供给药石佛制和尚日中一食、过午不食,中唐曾经我国和尚皆严厉持午,渐渐地,也如同乞食通常,通过时空的演化、习惯而被抛弃了。因为我国地舆的南北版图广阔,加上和尚的自耕自食,劳作量大,和尚总算抛弃传统的佛制,寺院正式供给晚餐,称药石,药石皆吃粥,也称晚粥。而禅堂禅七时期,全日皆有活动,打坐、跑香替换刻苦,体力耗费甚钜,所以一日用餐达四、五次,除早粥、午饭外,下午吃午粥(点心粥),黑夜八点还吃一餐,也是吃粥或馒头,称为放参。别的,还有出外求法的行脚僧,在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缘由下,吃饭时刻和食物没有保证,不受过午不食的约束,可以说啥时候得到食物,就啥时候吃,不过,当他们到禅堂挂单时,就有必要随众,百丈清规附旦过堂规中,就对于云水僧这么规则:一近午到,午饭随众;近晚到,晚粥随众;时过始到,补吃;晚到一宿,次日午饭即行。我国和尚既不能严持过午不食戒,须用何种心态用药石呢?明朝莲池大师所著的《沙弥律仪要略》说到必也知违佛制,生大羞愧,念饿鬼苦,常行悲济,不多食、不美食、不安意食,说明晰和尚用药石时须心存警觉,具足羞愧和慈善。

4
文章点评
2021-07-04
佛说:《妙法莲华经》殊胜功德的非常难得和可贵的
佛说:《妙法莲华经》殊胜功德的非常难得和可贵的《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如全部凡夫人中,须陀恒、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为榜首,此经亦复如是.. <详情>
2021-07-04
佛说“天阉”的前世今生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复有众生,男根不具,为黄门身,不得妻娶。何罪所造成的?佛言:以宿世时,坐喜犍象马牛羊猪狗,不可称数,令此众生,苦痛难忍,死.. <详情>
2021-07-04
佛说:这几种人死后会堕落地狱
佛说:这几种人死后会堕落地狱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纯情即沉,入阿鼻狱。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 <详情>
2021-07-04
漫谈“无我”(向庆)
漫谈“无我”向庆 佛教的经典和论著浩如烟海,其数量更是数不胜数。随着古德对经典的理解角度不同,得出的修持方法理论也千差万别,故而在印度有二十部之争,中.. <详情>
2021-07-04
佛说:佛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汝等比丘!.. <详情>
2021-07-04
契入空性引导之关键
契入空性引导之关键越尘一、契入空性的通用教法在契入空性之前,行人应当在佛法的修学方面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基础。要以言之为三主要道,即出离心,苦集灭道;菩提.. <详情>
2021-07-04
缘起缘灭,什么是“因果相续”?
因缘所生的悉数法,当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通常,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的方面看,因果的品.. <详情>
2021-07-04
星云大师:真君子拥有四大高尚品德
《佛光菜根谭》:正人不责人所不及,正人不强者所不能,正人不苦人所欠好,正人不计人所不方便。真正人辞富不辞苦,真正人庆道不庆贫,真正人知义不知利,真正人..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