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佛经为何以“如是我闻”开头?

当阳玉泉寺

许多人阅读佛教经典会感到好奇,为什么很多佛经一开始都是“如是我闻”,最后则以“信受奉行”来结尾?这样安排经文,是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吗?

其实,经文作为文字的集合,也是有基本架构的。晋朝道安法师把经文内容分为三大架构,称为“三分科经”,也就是序分、正宗分与流通分。

序分,可以看作是我们一般写文章的绪论,也就是说明这部经典的祈愿,介绍佛陀当时说法的因缘,在场的听众以及请问佛法的人。序分又可以分为通序与别序,通序,是通于一切佛经;别序,则限于本经的教起因缘。

序分,是结集者,在正文之前,说明世尊在当时宣说此经的事实,作为后人的凭信,让他知道这是佛金口所亲说,不是伪造。祈愿见者闻者当生胜法难遇想,而尊重奉行!

作为经文开始的序分一般包括六项内容,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六种成就:即信成就(如是)、闻成就(我闻)、时成就(说法的时间)、主成就(说法的人)、处成就(说法的地点)、众成就(听法的人)。具此六种成就,证明此经是佛陀亲口宣说。

如是

● ●

如是二字是标信顺,也就是第一信成就(若无信心,焉肯闻法)。凡事相信则说如是,不信则说不如是,佛法如大海信为能入,因此居首。不异名如,无非曰是:佛灭度后,阿难结集经藏,如分瓶泻水不倾一滴,与佛所说丝毫无差——如,既同佛说则允当无非——是。

从通途来说,如是即指实相,“如”是说实相之理,古今不变;“是”则表示实相之体,离一切虚妄戏论。

如果从各部经典分别来说,各经的“如是”各有所取,比如我们常常读诵的《阿弥陀经》,则一心不乱为“如”,决得往生为“是”;又心不异佛、佛不异心名“如”,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名“是”,心佛虽有二名无非一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故曰“如是”。

我闻

● ●

我闻二字是标师承,也就是第二闻成就(法若无人闻,说与谁听)。

“我”是阿难自称(因经藏阿难结集故)。阿难亲自恭聆如来圆音,非辗转传闻,故曰“我闻”。阿难是多闻第一的尊者,入耳达心,永不忘失,将如来一代时教,悉能忆持,所谓:“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故能结集经藏。

一切经典,都以六种成就开头,不仅是为了证明此法可信,还有四种用意:一、遵佛遗嘱,二、断众疑,三、息诤论,四、异外道。

遵佛遗嘱

一切经典固然是佛亲说的,可是当时并没有记载下来。当佛将要涅槃的时候,阿难甚然悲痛,哭得很伤心。

当时无贫尊者劝导阿难说:“阿难!现时不是你要哭的时候,你是多闻第一,负有流传佛法的责任,当速向佛请问后事才对。”阿难如梦醒然,请教无贫说:“现时我的心很乱,不知从何问起?”

尊者对阿难说,当问四事:佛在世时,我等依佛而住,佛灭度后依何为住?佛在世时,依佛为师,佛灭度后,依何为师?佛在世时,恶性比丘佛自调伏,佛灭度后如何调伏?佛所说一切遗教,理当结集,在经首宜安何语?以取信于天下后世。

阿难承教在佛陀床前一一请问。佛说:“善哉!阿难!你不愧真是多闻第一。阿难,谛听!我当为你说。我灭度后,你等当依四念处为住;你等当依戒为师;恶性比丘,你等可以不管他,听他随便;一切经首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弟子若干俱’就是!”

断众疑

阿难在结集经典时,高升法座,忽然相好庄严如佛,众人就起了三种疑问:一疑佛陀重起?二疑他方佛来?三疑阿难成佛?一闻如是我闻等语,三疑顿断。

息诤论

阿难尊者德与众齐,在法座上唱言,一切经典悉从佛闻,非己见自说,诸同学等,一听如是我闻,遂息诤辩。

异外道西域外道,其经典之首,皆用阿右二字冠首,阿是说无,右是说有,彼谓万法虽多,不出有无二法故(有是常见,无是断见,以外道执断常二见故),佛经用如是我闻等,六种证信,自不与外道同,则异于九十六种外教的道典。

1
文章点评
2022-07-01
僧人为何称福田僧?
僧如大地,能长养一切善法功德。虚云老和尚曾说:“佛、法二宝,赖僧宝扶持,若无僧宝,佛法二宝无人流布,善根无处培植,因此斋僧功德最大。”僧人又称福田僧,.. <详情>
2022-06-29
我们应该如何来欣赏佛像
佛教寺院的体系就好像学校和博物馆的结合体。在这个特殊的结构体系中,“博物馆”的一切艺术品都具有高度的教学作用,不能把它们看成单纯的艺术品,它们含有很深.. <详情>
2022-06-28
最美的蝉冠菩萨
1999年深冬,偌大的北京城寒意料峭。就在社科院考古所,一封神秘来信打碎了平静。黄色的牛皮纸信封,用笨拙的钢笔字写着寄件人:宿白。信件寄给考古所专家,杨泓.. <详情>
2022-06-28
阿姜查对于临终老人的开示
现在请下定决心,恭敬地闻法。当我在说话时,注意我的话,就如佛陀本人正坐在你面前一样。闭上眼睛,让自己保持舒适,安定你的心,让它专注一点。谦虚地允许智慧.. <详情>
2022-06-27
北魏佛造像:惟妙惟肖,宝相庄严
北魏 永安二年 韩小华造弥勒像20世纪60年代以来,山东博兴、无棣、诸城、青州、昌邑及惠民等地陆续出土了近千件佛教石造像和百余件金铜造像。自北魏历经东魏、北.. <详情>
2022-06-26
佛教故事 | 只要心中有佛 人人皆可自度
一位虔诚的信徒在遇到水灾后,爬到屋顶上避难。但是,洪水渐渐上涨,眼看就要淹到脚下了,信徒急忙祷告道:“大慈大悲的佛祖快来救我啊!”不久就来了一条独木舟.. <详情>
2022-06-25
佛经为何以“如是我闻”开头?
许多人阅读佛教经典会感到好奇,为什么很多佛经一开始都是“如是我闻”,最后则以“信受奉行”来结尾?这样安排经文,是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吗?其实,经文作为文字.. <详情>
2022-06-18
佛教的“八吉祥”是什么
相传世尊释迦牟尼佛降生之际,天人敬献「八吉祥」为供养;是故,此八物甚为尊贵殊胜,一直以来,受到佛弟子及信众之恭敬推崇,尤其在西藏,八吉祥用途甚广,如佛..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