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人生处处是修行

清净的本源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为的是我们所爱的家人;其实真正爱一个人,不是给他多少财富,而是给他快乐的保证──佛陀的教法,就是这个保证。

 

  有人问我:要如何同时兼顾工作与修行呢?言下之意,这两者是冲突的。

 

  提到修行,一般人马上联想到的是念经拜忏,不然就是打坐闭关。这是一般人对修行的刻板印象,认为修行要有一定的场所,或是要有很多的时间,所以导致有个错误认知: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白天工作忙碌,晚上回到家中已疲惫不堪,在没时间又没场所的情况下,修行成了“以后再说”的事情。

 

  一般人对佛教的认识,出现两极化的现象:有些人认为佛教是一种迷信,是种只重视形式的宗教。这些人认为拿香拜拜、磕头念经、必要时再供个鲜花素果,这就是他们心里认为的佛教。另一种人认定的佛教,则是艰深难懂的经、律、论,在门外的人,觉得深奥不易亲近,在门内的人则因能研读经论,而觉得自己智慧过人,说起话来咬文嚼字,内心贡高我慢。

 

  其实修行的内容,既包括礼佛、持咒、供养、打坐,也包括研读深奥的经、律、论,但这都只是部分的内容。佛教修行的精髓,在于如何修心、断除烦恼。没有烦恼的产生,就不会有恶业的造作,而能使内心常保平静,进而脱离轮回的痛苦,这才是佛教修行的真谛。佛陀并没有教导我们:只要你们拿香拜我,买水果供我,我就保佑你们平安健康、财运亨通;佛陀只告诉我们,人生的好坏与否,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供养、礼拜固然有功德,然而在做这些事时,内心的动机不纯净,或只为沽名钓誉,那么这些作为非但不能添福添寿,反而可能有减损的作用。

 

  如果,修行真正目的是希望能断除烦恼、寻求内心平静,那么修行和工作就不但没有冲突,反而有结合的必要。我们不是常说“红尘处处好修行”吗?我们每天面对的生活,就是修行的最好场所。

 

  打从你一早醒来,上厕所时就可以开始想:愿自己能舍弃内心中的贪、瞋、痴,就如同舍弃这些秽物一般。

 

  梳洗时就观想:上师端坐在你的头顶,时时提醒你洁净自己的言行。就算这一天你没有实际行动真正帮助他人,至少头顶的上师会提醒你不伤害别人。

 

  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出门上班途中,他人的无心碰撞,就挨你一顿破口大骂;到了办公室,上司对你发了顿脾气,让你气得想甩门走人!先别忙着发火,你的上司也是因为烦恼牵引无法控制情绪,说穿了他是令人同情的对象,就像早上被惹火的你。运用想象、同理的智慧,化解即将爆发的怒气,你就挽救了一天的生命。

 

  同事完成了深受老板赞许的企划案,这时的你,心情又是如何?是抱着随喜赞叹的心?还是因为嫉妒开始造谣中伤呢?如果我们选择随喜,那么随喜的美德,可以让我们分享成功者一半的功劳。就比如有人捐了一千万元济贫,那打心里随喜的人,就有捐五百万的功德。相反的,看到别人成功却不会随喜反而恶口中伤的人,不但没有丝毫的功德可言,反而让瞋心在心中滋长坏事而已!

 

  同事间可能有处处找你麻烦的人,先别忙着找方法对付他。还是运用想象力把他当成你的老师,当成一位修忍辱的对象,不论这个同事如何刁钻难缠,就当他在为自己消业障。如果这个方法,还是不能让你平心静气与他相处,想想《佛子行三十七颂》的一句话:“吾以如子爱护人,彼若视我如怨仇,犹如母怜重病儿,倍悲悯是佛子行。”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人把我当仇人,我会以慈母对待重病在身的孩子一般的心来悲悯他。

 

  他之所以处处与人作对,难以相处,不正是因心里受无明的痼疾所苦而不自知,谁忍心苛责一个有重病在身的人?

 

  下班回家的路上,经过花店、珠宝店时,可以观想:将这些珠宝和鲜花供养给诸佛菩萨,不但可以为自己累积功德,也替花店、珠宝店的主人,造下了善业。路上看到车灯、路灯和闪烁的万家灯火,都可以观想成明灯供佛。也许我们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供养,但发自内心的善念,也有一样的功德。更可贵的是,这样的方法会让我们举目所及,皆是美好。最直接受益的人,不正是我们自己吗?

 

  到了晚上临睡前,把每天的功德回向给所有的众生,就好比将这一滴水倒入大海中,小小一滴水和大海结合,变成取之不尽的汪洋,功德善业因此生生不息。

 

  回想这一天,我们既没念经拜忏,也没打坐闭关,但这一整天下来,我们不也是在修行吗?如此说来“人生处处是修行”啊!

文章点评
2024-06-04
莫扎法'王:此仪轨一天一遍,必定往生极乐净土
大悲六字真言急速加持祈请颂《大悲六字真言急速加持祈请颂》是观音菩萨现身而亲自传授的一个殊胜修法!大恩莫扎法王亲口开许,观看他念诵的《大悲六字真言急速加.. <详情>
2024-05-30
出离轮回的决心
隐匿的瑜伽士是不会跟他人厮混,也不涉入世俗活动的修行者,既不求名也不求追随者。他对修行有一股不可抗拒的热切渴望,并抓紧法的根本——出离轮回的决心。现在.. <详情>
2024-05-24
人生处处是修行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为的是我们所爱的家人;其实真正爱一个人,不是给他多少财富,而是给他快乐的保证──佛陀的教法,就是这个保证。有人问我:要如何同时兼顾工.. <详情>
2024-05-24
莲师的直指教言!当下解脱成就!
当化身佛莲花生大士受赤松德赞国王迎请,至红岩的吉祥桑耶寺常驻时,有一位具有非凡虔诚心的善女子敦夫人差遣她的女仆,名叫仁千措的玛恭女,向莲师献上附有葡萄.. <详情>
2024-05-24
修行,能坚持就是胜利
我们多有福报啊!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还有这么殊胜的学佛修行的机缘,这是宿世修来的福报。所以大家不要错过机缘,一旦错过了,再也不可能有解脱的机会!.. <详情>
2024-05-24
修行人和狗的故事
人与人间大部份的冲突来自于对彼此动机的误解。我们的所做所言,其实都有自己的理由,然而,我们愈是能让慈悲心引导自己,试着设身处地了解他人的理由,就愈不容.. <详情>
2024-05-24
学习佛法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
每天按次第、按仪轨修行;在固定的时间里做课;把生活和修行结合起来,在生活中落实佛法,在生活当中修行。在固定时间里学修是增加自己的定力,增加自己的智慧;.. <详情>
2024-05-24
在生死关头,是什么决定了你的来'世?
每个人在饱尝了一生的苦乐之后,都不可避免地要趋于陌生的后世。到了弥留之际,身心就会开始瓦解,一般人都要经历四大分离的巨大痛苦。喇啦曲智仁波切的《极乐愿..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