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佛教眼中的地球是怎么形成的?

佛教基础

组成三千大千世界的最小单位是一世界,世界具体的结构是怎样的呢?下面从八个组成部分加以介绍。

(1)三轮

正如有情生命一样,世界也没有最初的起源,也是生生灭灭的封闭的圆圈。现在,让我们切开一点,从一个一世界的产生说起。

在世界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混沌和黑暗,死寂的空间令一切窒息。漫长的时间孤寂地穿梭着。或许是所有生命的期待,或许是宇宙中某种力量的使然,在漫无边际、空旷的虚空中生起一团飓风。它们从神秘的地方吹来,沿着鼓动的轨迹,越吹越厉,越来越厚,整个宇宙都被它搅动。在上亿年的搅拌中,风凝结成了宽广无比、厚重坚实的风轮。即使天神使用最坚硬的武器金刚轮来撞击风轮,金刚轮会碎为微尘,而风轮丝毫无损。

这时候,在风轮之上,风起云涌,降下了滂沱大雨。依靠风轮转动的离心力,雨水无法四处流散,越积越多,凝结为水轮。

由于众生业力的催动,又掀起一股狂风,猛力地拍打着水轮,如大浪淘沙般,在水轮的表面形成一层黄金表面,犹如在一杯牛奶的表层凝结的一层乳膜。这就是金轮。佛教认为,黄金是承载大地的重要矿物质,如果过度开采,将会导致环境的恶化及缩短地球的寿命。因此在西藏,人们对黄金的开采极为慎重。

(2)九山

在坚实的金轮大地上,巍然屹立着九座高山。以妙高山王须弥山为中心,其它的山围绕在周围。九山之中,以须弥山最为巍峨宏大。山有四面,以北东南西的顺序,依次是黄金、白银、蓝宝石及水晶四种宝石所成。在阳光的照射下,在四面天空分别辉映出不同的颜色,须弥山的南面是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即南瞻部洲是蓝宝石,因此地球的天空是蓝色的。

在众生的业力作用下,在金轮上又起云雨,不断冲击和洗刷着,逐渐汇流成海,凝聚成星球。

(3)八海

在处中的须弥山和最外围的轮围山的中间,有八重海。从内向外的七重海属于内海,海水天然具备八种特质,即甘甜、清凉、柔软、比重轻、纯净、无异味、润喉和不伤胃肠。第八重海属于咸水外海,其味咸涩。

(4)四大洲

在须弥山的四面,外海旁边,各有四个居住着生命的星球,称为四大洲。南瞻部洲即地球,形状北宽南狭,犹如人的脸型。东胜神洲,东狭西光,犹如半月。西牛货洲,形如满月。北俱卢洲,形为四方。在四大洲的周围,尚有八个小洲,也都居住着生命。据说八小洲的人类身形矮小,形同侏儒。

(5)黑山

在南瞻部洲,有三座黑山,在黑山的北面,有大雪山,雪山的北面,有香醉山,据说此山香气不断,嗅者会醉,犹如醉酒般。在雪山之北、香醉山之南,有一汪池水,从此流出四大河。在池水的岸边,有瞻部林,树木高大,据说树果味道甘美,由此地球称为瞻部洲。

(6)地狱

在瞻部洲的地下,分别有以无间地狱为首的八热、八寒地狱,以及边缘地狱。按照佛教的观点,地狱共有四类,即八热、八寒、边缘和零散地狱(也叫孤独地狱)。其中前三类都在地下,零散地狱则散居在海边、山涧等处。民间传说的十八层地狱并非佛教传统的观点。

(7)日月

在须弥山的半空,有日月等星球。按照小乘有部学派的观点,日月围绕须弥山运行,当太阳运行到南瞻部洲是正午的时候,北俱卢洲就是午夜。日月等星球之所以能悬空而住,是由于在固定轨道运行的力量。依照《时轮密续》的观点来说,则与现代科学十分相近了。在多识仁波切的时轮讲解中说,藏族的天文学主要是用时轮天文,它算出的行星轨道,每年的日蚀、月蚀和现代科学天文台算的结果十分接近,精确度和天文台电子计算机的也很近似,只是说法不同。

时间是根据太阳运行的相对位置来决定的,如:从今天早上太阳出来,落下去到明天早上太阳出来是一天的时间,一年时间也是太阳遍行十二宫星座的位置一周的时间,就叫一年。从一天来说,每天还有十二宫星座的位置。十二宫,有六阴宫、六阳宫,阴阳配合形成一天的阴阳时间。

时轮法一天是60个时分,时轮天文历算分三种:一个是宫日,一个是太阳日,一个是太阴日,以月的圆缺周期为一个月,一年十二个月,根据月的圆缺周期算有时是29天,有时是30天,这样算下来,一年一般是371天稍过一些。实际上现在按360天算时就多几天,这多的几天三年两头用闰月来处理。一天日行十二宫时间,今天早上是日出到明天早是日出为一天的时间,日行十二宫,十二时辰,这样算下来,一年就是365天过一些,现在阳历就是这样算的。这样几年多一天就是闰年。宫历是从星座位置算,日行十二宫,以弧度为360度,一般就是360天,宫日就这样算来的。

(8)天界

佛教的天界分三种,分别是欲界天、色界天和无色界天。因为无色界天没有明显的物质基础,所以没有具体的处所。欲界天的四天王天和三十三天,分别安住在须弥山的山腰和山顶,由于是依地而居,所以叫地居天。从三十三天往上的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四个欲界天,及色界诸天,全部依于虚空而住,都属于空居天。

俗话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虽然佛教的宇宙观在某些方面与现代科学有一定的差异,但对于宇宙的形成及描述,在所有宗教中是独具一格的,也与现代科学研究结果最接近。佛教认为,世界的所有差别,并非神灵创造,都是众生集体的业力所感发,具体将在下面章节介绍。

时间与世界

时间,是缤纷世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毁灭者;时间,让嗷嗷待哺的婴儿出落成如花似玉的少女,同时也让她变成发白皮皱的老妪。无论是世界的成灭,朝代的盛衰,还是人们的苦乐,事业的成败,都在时间的巨轮下,被无声无息地碾得粉碎。

在三界内,无论是有情的生命,还是生存的世界,无不在时间的流逝中,被无情的吞噬着。短短不足百年的人生固然如此,寿以劫计的天界生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色界及无色界天有情的寿命极长,但终因无常的法则而无法永恒,当寿尽之时,仍要被动地轮转于三界五趣之中。

三界五趣轮回图中面目狰狞的无常大鬼即是时间的象征,它铁面无私,没有任何情面可讲。只要是随着无明烦恼和业而不断转生在三界中的有情,都在它的掌控及吞噬之下。因此,在佛教密宗时轮密续中,就是依据时间来诠释生命、宇宙的。

时轮即时间之轮的意思,之所以重视时间,是因为离开时间,生命、世界都将无法正确认知,历史、文化、社会都是在时间中创造出来的,这属于外部的时间之轮。生命的产生、成长及死亡,也是时间之轮的作用,属于内时轮。而时轮金刚密法就是建立在清晰认识外时轮、内时轮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超越时间之神的修法,属于密时轮或者别时轮。

在怖畏金刚密续中,阎罗是死神,也是时间之神的象征,正是由于时间的无常流逝,生命才有死亡的现象。大威德怖畏金刚则是***死神阎罗之法,通过修持智慧文殊的忿怒化身怖畏金刚,同样可以超越时间之轮的轮碾。在胜乐金刚密续中,大乐王后金刚瑜伽母右脚踩着古印度的信仰之神——时间女神,象征着通过修持胜乐及金刚瑜伽母的法门,可以超越时间的控制,从而摆脱三界的轮回。

虽然时间对世界起着决定性的因素,但佛教认为时间也是与世界相对而有的概念。如果没有世界,没有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时间根本无从谈起。正是从世界、日月、季节、生命的生老病死,方才有了时间的概念,从这点来说,时间的有无长短,仍然取决于各种因素和条件,无法孤立地存在。从现象与本质的二谛角度,对包括时间在内的万物进行辩证的思考,是佛教认识论的主要特点之一。

文章点评
2023-11-29
基本佛法10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基本佛法10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VarittaSila)是戒行的修习,避免作坏的事。众善奉行(CarittaSila)是道德的修习,修习善的事.. <详情>
2023-11-29
基本佛法9三十种波罗蜜
基本佛法9三十种波罗蜜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第一:普通布施波罗蜜,中级布施波罗蜜,上级布施波罗蜜。第二:普通持戒波罗蜜,中级持戒波罗蜜,上级持戒波.. <详情>
2023-11-29
基本佛法8听闻佛法的八难
基本佛法8听闻佛法的八难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要能听闻佛法,我们必须克服八种障碍,八难或八非时(Akkhana),那就是不要:(1)生于地狱中;(2)生于饿鬼中.. <详情>
2023-11-29
基本佛法7二善趣
基本佛法7二善趣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二善趣也是在三十一界里。三十一界统摄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十一界是:四恶趣,二善趣(人,六欲天),初.. <详情>
2023-11-28
基本佛法6四恶趣
基本佛法6四恶趣(Apāya)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四恶趣是在三十一界里。三十一界统摄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十一界是:四恶趣,人,六欲天,初禅.. <详情>
2023-11-28
基本佛法4世间
基本佛法4世间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杂阿含二三三经](世间)[大正大藏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世间,.. <详情>
2023-11-28
基本佛法3布施供养
基本佛法3布施供养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布施是以自己所拥有的物品施与他人,这是舍与的思念(cetanā),在执行时能消除对布施物的执著,在业报上是能获得.. <详情>
2023-11-28
基本佛法2受持五戒
基本佛法2受持五戒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三皈五戒求受者念:尊者大德!我(们)向您求授三皈五戒。第二次尊者大德!我(们)向您求授三皈五戒。第三次,尊者大德!..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