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 Friends group
  • 点评
  • 收藏

有些人从来没有打过坐,还想解脱?

文殊花开

有些佛教徒从来没有打过坐,平时只是念念佛、放放生、做些好事,在实际的修行上没有花过功夫。


如果学了很多法,却一点都不修行,就永远没有修行机会;如果没有修行机会,则即使平时念佛、放生、烧香、拜佛都做得比较好,但对成就来说,也只能算是一种助缘,而不是最关键的主因。

闻思修,不能厚此薄彼

对每个希求解脱的修行人来说,闻思修三者,是不能相互脱节、有所偏废的。其中第一步,是闻思学习。因为初学者的知识不够、经验不足,很容易出偏差。

如果没有闻思,根本不懂修法,仅仅是烧香、拜佛、念经,就无法真正解脱。刚学佛法的时候,可以先暂时不修,等学了一段时间以后,就要开始修行。

最重要的,是修行

修行有两种:一种是闭关打坐,不一定是一个月或者一个星期,只是每天保持两三个小时的简单闭关,也很不错。

严格地说,如果不闭关,在内心散乱放逸不专注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修习任何佛法的。所以,修行的时候,至少要闭关一两个小时。

修行不是用钱可以解决的,放生、做功德,可以积累福报,但修自己的心,就和金钱没有任何关系了。苦行、磕头等也是修行的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修行。真正的修行,是用心去修。

另外一种修行,就是把闭关修行时思维、感悟到的佛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修行,生活中的很多烦恼根本解决不了。

虽说闻思也会起到一些作用,通过佛陀的理论,能看清整个世界与人生的真正面目,就容易看开、想通,但却不能彻底解决烦恼。所以,在闻思修当中,最重要的是修行。

不修不能悟

在黑暗的轮回当中寻找一条光明的出路,是目前最关键、最需要的。而光明的出路有三条,就是出离心、菩提心和证悟空性。其中最究竟的,就是证悟空性。

要想证悟空性,需要金刚萨埵、曼荼罗、上师瑜伽等一系列的修法为铺垫,最关键的,还是要自己去修。

如果不修,就永远也不能证悟空性;如果不能证悟空性,那我们所有的极其严重的自私心、贪心、嗔恨心,又怎么能够断除呢?其他方法只能使其暂时有所控制,而根本无法将其彻底解决。

修习的方法,就是心静下来后自己去看,自己去感受,只有这个办法,除此别无他方。此时此刻,其他所有的办法都彻底失灵,派不上一点用场。

这之前,我们之所以要通过听经闻法、修加行——积资净障、祈祷上师等来做准备,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所有的加行都是证悟空性的前奏。

如果通过别的办法也可以证悟空性,那么加行等不修也可以,但事实证明,只有打好加行基础,才能最终证悟空性。


解脱靠修行

如果要解脱,就必须要修行,千万不能不把修行当回事,只是在有空的时候才打打坐、念念经,没有空的时候就得过且过;

而应该将修行作为主要的努力方向,这样在我们离开人世的时候,才会有所收获。每一个人都知道,我们都是赤条条地来,两手空空地去,即使拥有全世界的财富,也不可能带走一分一文。

在命归黄泉之际,带走的既不是银行的存款、豪华的别墅、名贵的汽车,也不是亲密的伴侣、慈祥的父母、心爱的子女;

能够跟随我们来并伴着我们去的,只有修行以及通过修行所取得的成就。不仅如此,而且也只有它们,才能挽救我们的生生世世,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

一定要安排时间修行

虽然在家人有很多事情要做,但还是可以安排出一定的时间来修行。修行时间与工作时间即便看似矛盾,但如果能很好地协调,适当地工作,适当地修行,则也可以让它们互不抵触。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修行机会的,这样的修行机会我们务必要珍惜,因为这有可能是成千上万劫以来的唯一机会,以后什么时候再有这样的机会是非常难说的。

很多人只是把修行当成一种传说、摆设,平时的生活还是以世间法为主,闲得无聊就修修法打发日子,其他时间都以工作、家庭为重,修行在他们眼里根本无所谓。

这样既不会有什么收获,也不会有什么进步。当然,我们每个人都要生存,所以需要生存的条件。这些条件只有自己去创造,没有人会供养在家人。

怎样去创造呢?这就需要工作、需要学习。这一大堆的问题肯定是要去处理的,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扔掉。但无论处境如何,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就是修行。

 • 您的每一次转发• 

  • 都将点亮一盏心•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Article comments

最近更新

© 2015-2025 Superman

Posting specifications and instructions Reporting method:Click to contact us

statement The theme of this website is mainly to promote vegetarian culture. The cont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does not represent the concept of this website. If it is unintentionally infringed on your rights (including /picture /video /Personal privacy and other information) Please write to inform us. When this website receives information, it will immediately block or delete the content about you. Contact information:Click to contact us

Share on WeChat

Share QR code on WeChat

Scan the QR code to share on WeChat or Moments

Link cop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