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五大好处,您不可不知!

天天佛禅

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功德不可思议。

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呢?念“南无阿弥陀佛”有什么好处呢?“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乃是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时,经历无量亿劫修行成佛的结果。此佛号凝聚无量无边福德,众生称念,可获无量功德,可灭无边罪业。《阿弥陀经》中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往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便是念佛的由来。简单概括地说,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好处有:

一、能离尘嚣,灭烦恼,智慧增长。

人生在世,世事重重迭迭,了却一件又来一件,尘嚣滚滚,弄得凡人烦烦恼恼,身心不得安宁。通过念佛,就可以令烦躁的心平静下来,烦恼云消雾散,久而久之,烦恼就转化为菩提。平时事情看不开,念声佛号,自然放下。烦恼一来,念声佛号,烦恼自灭。

二、念佛,能治老人孤独寂寞。

老,还真得要有一定的福德,老是福,但毕竟老来苦,孤独寂默是老来的一大苦。女儿大了,找个女婿嫁出去了。儿子大了,娶个媳妇也搬出去了。老伴也撒手人世,走了。剩下自己寡人一个,孤独零丁,打麻将吧,通宵达旦,又易生情绪,有害身体健康;看电视吧,视力不佳,久而疲劳;窜门闲聊吧,言多必失;呆在家里吧,又孤独无聊,怎么办呢?找药店,药店没有治这孤独寂默的药。怎么办?有办法!到寺里来,法师教你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你依教奉行,一心一意念,孤独寂寞自然治好。生活也会充实而开心。

三、念佛,乃众善之根本,能消业灭罪,增无量福德。

佛经说,念佛一声罪灭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念佛号时,身在念佛而不作恶业,口在念佛而不讲恶言,心起佛念而不生恶想,身口意三业凊净,恶断善修,如此则罪业消除,福德自然增长。

《地藏经》中说,“若有男子女人闻佛名号,心生恭敬,获无量无边福德,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永不堕恶道,常生人天,受胜妙乐。”闻佛号,有如此广大功德,何况我们现在至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呢?必然获无量福,灭无边罪。

四、念佛,简单方便稳当,下手易而成效高。

修念佛法门最简单、最方便、最稳重。所谓简单,就是行者只须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只要能说话的人都会念,三岁儿童也念得,可见再没有法门比这简单了。

所谓方便,就是说念佛法门随地随处都可以修,要念则念,要停则停,皆无挂碍。在念佛时,电话铃响,可停下念佛,暂接电话无妨。念佛时,有人叩门,可停念佛,暂去开门接客无碍……一切无碍,方便自在。当然,能规定一个时间,离诸杂缘,静下身心,一心念佛,那是最理想的办法。

五、念佛,能往生弥陀净土。

念佛功德无量,但以往生弥陀净土为最大功德,也是我们念佛的目的。要知荣华富贵乃三更梦,如露如花如幻如电。要知享尽世福便又堕落,只有往生西方永脱轮回,才是究竟。成佛后,再来度你的六亲眷属,乃至一切众生,才是究竟安乐。才不违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净土法门教人念佛的苦心,才不悖阿弥陀佛大悲之宏愿。

28
文章点评
2020-03-27
在寺院吃斋饭,需要知道的常识!
佛教传到汉地之后,形成了一套传统的丛林过堂(用斋)仪轨,规定了碗筷摆放、使用和添饭加菜的步骤与方法。其中的重点是止语端坐、正念受食、威仪寂静。用斋前后.. <详情>
2020-03-27
善用七种心,善对九种人!
心善,乐善好施是大爱无疆的蔓延;心宽,宽大为怀是足智多谋的恬静;心正,正大光明是憨厚耿直的凸现;心静,静心如水是博大精深的境界;心怡,怡然自得是达观开.. <详情>
2020-03-27
学佛一定要知道如何修福修慧
文:如瑞法师印光大师说一切从恭敬中求。一切,不外乎福报和智慧。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这就要从恭敬开始学。恭敬,落实到生活当中表现为敬人、敬事、敬物.. <详情>
2020-03-27
学佛是修养自己,不是修理别人!
知识、经验须从修行中完成修养,才能成为智慧,否则将是佛法中所谓的“所知障”,而“所知”之所以成为障碍,就是因为“所知”不完整,所以学佛行修要求解行并重.. <详情>
2020-03-26
【每日禅语】恨别人,痛苦的是自己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嫉妒别人,仇视异已,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瞋之人,时时地狱。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详情>
2020-03-26
梦参老和尚:她念错咒中的字,为什么还灵?
不是咒灵,是你的心灵《普贤菩萨行愿品》梦参老和尚 讲解不论你做哪一行,在哪一件事物当中,做的时候,你的心不动,这就是随缘了。咱们经常说:“随缘不变,不.. <详情>
2020-03-26
出家需要很大的福报,满足这些条件才可以出家!
《明史 · 太祖本纪》里记载“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大饥荒时出家为僧的.. <详情>
2020-03-26
这几种动物在佛经中有着这样的寓意
佛教以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动物。在佛陀的各种说法当中,譬喻说法是比较生动、形象的,其中有些譬喻是有关动物的寓言故事,富有趣味的同时赋予..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