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佛经中的戒杀定义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佛经中的戒杀定义



戒杀放生虽然是佛陀对佛弟子的最低要求,可做起来却并非易事,若能无惧艰困、难行亦行,其功德也远远超越了受持盗、淫、妄戒的功德。

01

Law

 

佛陀在佛经中说到:如果在房间内发现有蚂蚁、蚊子、蟑螂、青蛙、螃蟹之类的小生命,纵使它们没有太大的罪过,其存在也会让人感觉不舒服,或者因为老鼠会吃掉衣服、食物等东西,或者在睡眠的时候,一些小生命从天花板上掉下来,将自己从美梦中吵醒,在这种日常生活被打扰的情况下,即使感觉不方便,也尽力忍受而不杀害这些众生,就是一种戒杀。


02

Law

佛陀又说:如果在青稞、大麦、小麦等粮食中发现有小虫,便考虑到“如果将这些粮食送到磨坊去推成面粉,就会碾死这些小虫;而将这些明知不能食用的粮食销售出去,不但不能转嫁罪过,反而会有偷盗的过失”,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于是自己不食用,也不卖给别人,则也是一种戒杀。


03

Law

 

当牛、马、骆驼等牲口因为驮运货物过久、过重,而引起背部溃烂生疮,疮口里面繁殖了很多小虫的时候,就不再让这些牲口去驮东西,而且还用柔软的鸟翅羽毛,将这些微小柔弱的生命从疮口中取出,并放到安全的地方;或者在发现肉食中孳生小虫的时候,就不食用、不销售,也不用来喂养猪狗等家畜,并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小生命安全;如果发现被褥下面存在啃食、损坏垫褥等东西的小生命,也不去伤害;或者在走路的时候,虽然知道无意间踩死蚂蚁等小生灵不是罪业,但也小心翼翼,尽可能地不伤害它们。以上这些善待生命的行为,都是戒杀。


04

Law

佛陀又说:什么是戒杀呢?如果在仅剩的食物中发现了虫子,若将这些虫子放到其他地方,它们就只有死路一条,如果不吃这些食物,自己又会饿死,于此紧要关头,宁可自己饿死,也绝不伤害众生,就是戒杀。


综述



 

以上内容,就是佛陀在经书中所宣讲的戒杀概念。这些要求不是佛陀对大乘菩萨特有的要求,而是对大、小乘佛弟子的共同要求。有人会认为佛教的这种要求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但不论是否理解,佛就是这样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地珍爱生命。现在全世界都在提倡珍爱生命,但他们所珍爱的对象,只是人类自己的生命。而佛陀所指的生命,却不仅是指人类的生命。只有佛陀,才是珍爱生命的典范,将博爱的意义发挥到了极致;也只有在佛陀的博爱世界里,才没有任何片面、偏袒、狭窄、自私的成分。由此可见,佛不但在宣说如来藏、空性等胜义谛方面是无与伦比的,在劝诫后人善待生命方面,也是如此。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学佛之路从此不再孤单

8
文章点评
2020-12-18
证悟是往里看,不是往外看;证悟是简单化,不是复杂化
心的本性犹如虚空。说简单,当然不简单,如果简单的话,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证悟了呢?没有那么简单。如果说很难,也没有那么难,为什么没有那么难呢?因为没有那.. <详情>
2020-12-17
广大资粮积累7步骤
下面简单谈谈受菩萨戒的方法。华智仁波切所造的受菩萨戒仪轨广为宁玛巴修行人所用,我们平时念的仪轨,就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部分。其他的教派,如格鲁巴传承也有.. <详情>
2020-12-16
证悟不是逻辑推理出来的
“不来不去;亦无是非、亦无男女相”,心的本性,当然没有这样的性别之分。“亦无僧俗老少”,心的本性是僧还是俗,还是老或少?这些都是不存在的。“无圣无凡”.. <详情>
2020-12-15
积资考点虽迟但到~
POINT.积资考点虽迟但到曼荼罗修法的注意事项无论哪一种曼荼罗修法,在每次供完之后,就可以拨过一颗念珠以计数,并将基盘上的供品倒掉,以便开始下一次的供修。.. <详情>
2020-12-14
理论随时有可能会动摇,但证悟不会有任何动摇
之前我们也讲过,比如说善恶、增减、垢净等等,是有垢才有净、有生才有灭,所以都是相互观待、二元对立。这些都是意识创造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观念,心的本性上面是.. <详情>
2020-12-13
【八关斋戒小提示】明天是藏历十月三十
八关斋戒藏历十月三十2020.12.14上师教言这两年学佛的人越来越多,但有些人的所谓学佛,只是为了追求人天福报,既不特别地强调下一世怎么样,更不寻求解脱,主要.. <详情>
2020-12-13
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编者按对于生命来说,死亡是俶然的结束。对于生命之外的永恒,死亡便是又一个开始了。虽然我还没有死过,但曾经做临床医生时候,目睹过许多死亡。也送走过很多病.. <详情>
2020-12-12
脑死是否等于死亡?
对脑死亡或神经系统死亡的诊断WINTER【编者按】1968 年,哈佛脑死亡标准首次正式定义了脑死亡 / 神经系统死亡。尽管随后诸多指南和协议等不断修订脑死亡的概念,..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