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放生功徳第一!布施生命为功德里为第一大!

天天佛禅

布施生命为功德里为第一大,放生同时是财布施,法布施,无谓布施。

 

一、放生就是救命

  放生就是救护那些被擒、被抓、将被宰杀、命在垂危的众生的命,而众生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得以重拾生机,救他们的命,他们感激最深,所以功德至大!

 

 

 二、放生就是还债‍

  我们今生及累劫以来所造的杀业早已无量无边,放生就是出钱、出力来救赎众生的性命,以偿还以前我们所积欠无数的杀债。

 

 

三、放生就是救急‍

  放生与其他的功德不一样,是救命在旦夕,随时将被宰杀的生命得以重拾生机,是千钩一发、刻不容缓的行动,就好像是医院的急诊急救一般,一个刹那、一全行动便可挽救成千上万无数的生命,所以功德至深。

 

四、放生就是慈悲(以不贪功德为要)‍

  佛心就是大慈悲心,慈悲心是学佛的根本,而放生则是为了解除众生的苦难,起慈悲心予以救赎的一种行为。放生可以长养我们的慈悲心,在放生的过程中,慈悲心获得最大的培养。常常放生,慈悲心常常滋长,与佛心更相契,与佛更容易感应道交,学佛道业更容易成就。

 

五、放生就是觉悟


  任何一个众生的佛性与我相比毫无或缺,无二无别,因而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珍贵的。在放生中让我们觉悟到众生皆知贪生怕死,皆知趋吉避凶,皆有喜怒哀乐,与我相比,完全相同;众生更皆具备真如佛性,一旦业尽情空,未来皆能成佛,所以救一众生如同救一佛子,更等于救一未来佛。

 

 

六、放生就是实践‍

  与其空口说得万言,不如老实行得一字,学佛最重要的就是实践。在放生真实的行动中,真正去培养慈悲,真正去解救生命,真正去为众生皈依、念佛、忏悔、回向,真正去体会众生平等一如、皆具佛性、皆能成佛的道理,真正做到自利利他,这样的修行才能真正得到利益。

 

七、放生就是积极

  吃素与放生是学佛人行持上极重要的二件事。但吃素只是止恶。是消极地不再造杀业,不再积欠新的杀债;而放生却是扬善,是积极地救赎生命,偿还以前所欠的杀债。吃素而不放生,以前欠的杀业还是有果报的;放生而不吃素,所修得的功德又因为吃肉杀生都赔光了。所以吃素放生是一体的二面,需要相辅相成的,同时并行,效果才会显著。

 

八、放生就是方便

  我们当天放生,当天无数身陷牢笼的众生马上获得了自由,无数濒临死亡的生命马上重拾了生机,无限的功德当天马上可以获得。并且不管一人多人、钱少钱多、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发慈悲心,任何人都可以进行放生。放生不像其他功德,不需要等待机缘,自己可以主动进行;不需要依赖别人,自己可以独立完成;千千万万人一生中做不到的功德,我们可以经由放生短短的时间内独自一人完全成就,若更能以此广为提倡,功德更加不可思议,所以放生功德最为第一,非其他小善所能比!

 

九、放生就是改命

  我们今生的命运遭遇是因为多生以来所造就无数的善恶因缘所呈现的一个结果,造善因就得善果,造恶因就得恶果。但未来的命运却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通过积福行善,诚心忏悔,我们的命运可以完全改变过来。而放生的功德最大,既直接又快速,改变命运的力量最为显著。

 

十、放生就是解冤

  每一个众生在多生累劫以来,都曾经与我们结过冤仇,冤仇既结,怀恨在心,必当伺机报复。而放生正可以解冤释结,化敌为友,避免彼此的冤冤相报!

 

十一、放生就是消灾

  灾难不幸之所以发生,都是源于我们以前所结的冤业、所造的杀业而来。放生解救众生的命,免除了众生的死难,也同时消除了我们的宿业,免除了未来原本应该偿受不幸的业报,这是因果必然的道理。

 

十二、放生就是治病

  其实疾病绝症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以前我们杀生所感召的杀业而来。既造杀因必结杀果,既造成杀业必受杀报,解决之道就是放生,偿还杀债,消除了疾病根本的杀因,病苦自然好转。

 

十三、放生就是救亲


  每一个众生在无始的轮回中,都曾与我们互为父母、子女、手足、亲眷,只因彼此业缘不同,今朝我幸而为人,彼不幸沦为畜牲,放生就是救拔我们累世以来的亲友眷属,使其重拾生机,安享天年!

 

十四、放生就是延寿

  每个人都希望长寿,放生救赎生命,延长了无数众生的生命。也必然同时延长了自己的寿命,这是因果永恒不变的真理。

 

 

十五、放生就是福善‍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而每一条生命都是平等珍贵的,所以救一众生,功德已无量无边,更何况救众多生命!放生就是积最大的福!放生就是行最大的善;积福行善,所有功德,莫过放生!

 

十六、放生能助生西

  放生三施俱全,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放生一举尽得。修行人以念佛(念佛--忆念觉悟的意思)为主,放生为辅,如此修行,如顺风之帆、顺水之舟,用力少而成效多,以此无上殊胜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大业必能稳操胜券,高登西方九品莲台必是指日可待。

5
文章点评
2020-03-27
在寺院吃斋饭,需要知道的常识!
佛教传到汉地之后,形成了一套传统的丛林过堂(用斋)仪轨,规定了碗筷摆放、使用和添饭加菜的步骤与方法。其中的重点是止语端坐、正念受食、威仪寂静。用斋前后.. <详情>
2020-03-27
善用七种心,善对九种人!
心善,乐善好施是大爱无疆的蔓延;心宽,宽大为怀是足智多谋的恬静;心正,正大光明是憨厚耿直的凸现;心静,静心如水是博大精深的境界;心怡,怡然自得是达观开.. <详情>
2020-03-27
学佛一定要知道如何修福修慧
文:如瑞法师印光大师说一切从恭敬中求。一切,不外乎福报和智慧。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这就要从恭敬开始学。恭敬,落实到生活当中表现为敬人、敬事、敬物.. <详情>
2020-03-27
学佛是修养自己,不是修理别人!
知识、经验须从修行中完成修养,才能成为智慧,否则将是佛法中所谓的“所知障”,而“所知”之所以成为障碍,就是因为“所知”不完整,所以学佛行修要求解行并重.. <详情>
2020-03-26
【每日禅语】恨别人,痛苦的是自己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嫉妒别人,仇视异已,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瞋之人,时时地狱。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详情>
2020-03-26
梦参老和尚:她念错咒中的字,为什么还灵?
不是咒灵,是你的心灵《普贤菩萨行愿品》梦参老和尚 讲解不论你做哪一行,在哪一件事物当中,做的时候,你的心不动,这就是随缘了。咱们经常说:“随缘不变,不.. <详情>
2020-03-26
出家需要很大的福报,满足这些条件才可以出家!
《明史 · 太祖本纪》里记载“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大饥荒时出家为僧的.. <详情>
2020-03-26
这几种动物在佛经中有着这样的寓意
佛教以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动物。在佛陀的各种说法当中,譬喻说法是比较生动、形象的,其中有些譬喻是有关动物的寓言故事,富有趣味的同时赋予..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