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农历十二月初八)

溯源法语

农历十二月初八(2021年1月20日),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贤劫第四尊佛,降生于三千多年前(周昭王二十四年)的古印度。

释尊一生皆为示现,目睹老病死,即舍弃王位,夜半踰城出家,至雪山六年苦行,于尼连禅河沐浴,接受了牧羊女的乳糜供养,以吉祥草敷金刚座,端坐菩提树下,正意系心入三摩地,降伏四魔,除诸阴盖,大悟成佛。

关于释尊成道日,各部经论说法不同。《长阿含经》、《因果经》作二月八日,《俱舍论疏》、《佛祖统纪》皆取二月八日之说。

因古代历法多有不同,比如周历就比夏历(现在的农历)早两个月,因周历以建子之月(即夏历十一月)为岁首,所以经中的二月八日以我们现在所用的农历计,即为十二月初八。自宋代起,中国佛教即以此日(腊八)来纪念释尊成道。

佛陀成道前六年中的苦行,被称为外道苦行。故后世有佛门弟子一提“苦行”,常说苦行为无益之苦,佛当年便已舍弃,将其统归为外道。

殊不知在佛经中,“苦行”一词,有时是指极端的“外道苦行”,有时又是指修习佛法的“正道苦行”,二者截然不同。

正道苦行即所谓的佛教苦行,它是针对世俗欲乐而言,不过是佛教徒律身摄心的持戒用功修行,是回光返照、了脱生死的必然,是中道之法,离此绝非佛法。

【认清何为外道苦行】


外道苦行,是指以我执“贪求世福天乐”而行的种种无益极端之苦,如裸形无衣、受持牛戒狗戒、事火、卧刺等等,此非佛法。经云:“此苦行为下贱业,至苦至困,凡人所行,非是圣道。”

经中关于“外道苦行”的描述:

◇我六年之中勤苦求道而不克获;或卧荆棘之上;或卧板木铁钉之上,或悬鸟身体远地,两脚在上而头首向地……或日暴火炙;或盛冬坐冰;身体没水……——《增壹阿含经》

◇我今出于五浊恶世,见彼下劣众生诸外道等,着我见者修诸苦行,无明所覆虚妄推求,自苦身心用求解脱。——《方广大庄严经》

◇商人为宝,故入大海;王为国土,兴师相伐;今诸仙人,为生天故,修此苦行。——《过去现在因果经》

◇尔时比丘问婆罗门:“汝今何故举手向日,卧灰土上裸形噉草,昼夜不卧翘足而立,行此苦行为何所求?”婆罗门答曰:“我求国王。”——《大庄严论经》

【六年苦行为破苦乐两端】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云:“六年苦行历诸难事,但为降伏诸外道故;又欲令诸众生起精进故;一麻一麦为所食者,欲令身器得清净故。”
可见佛陀六年苦行,是为了示现降伏外道、令众生精进、令身器清净,并非徒劳无益之为。后世弟子仅以世俗安逸之心认为佛“舍弃了无益的外道苦行”,却无视其中佛陀示行的深深法义。
“降伏外道”,即为示现“求升天世福的邪见极端苦行非解脱法”,如裸形无衣、受持牛戒、事火卧刺等。
“令众生精进”,即为示现“贪图世俗欲乐的放逸懈怠非解脱法”,如放逸六根、任情适意、好吃懒做等。
“令身器清净”,即为示现“贪恋饮食受报粗鄙不净之身非解脱法”,众生皆因淫欲贪食而生死轮回,如贪食美味、吃荤啖腥、一日多餐数数而食等。
所以佛陀示现的修道成佛之路,正是舍弃二边的中道之法。踰城出家、六年苦行,舍离世俗贪欲之乐及邪见极端之苦,“除是二边,趣向于道”。


经中关于“佛成道前为何苦行六年”的描述:
◇善男子,汝今善听,以何缘故,菩萨苦行六年?善男子,非是菩萨宿业余报受此苦也,欲令众生于一切恶业报中能生患心归向菩萨。——《大宝积经》
◇又我所有六年苦行历诸难事,但为降伏诸外道故;又欲令诸众生起精进故;一麻一麦为所食者,欲令身器得清净故。由此因缘于六年中修诸苦行,而非余业所感报应。——《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
◇此如是等诸威仪事,及余无量难行苦行,菩萨为降伏外道故,悉能现同彼苦恶相。菩萨如是于六年中,未尝坏彼一威仪相,示现满足禁戒修行,精进冶鍊菩萨所作,最胜最上坚固不退。如是六年现作诸相,亦非余信解者,更互得见所修禁戒。所有别外修禁戒者,见彼菩萨如是所修,皆悉降伏。——《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盛年舍欲如弃涕唾,不为世乐之所迷惑,出家修道乐于闲寂,为破邪见六年苦行。——《大般涅槃经》
◇六年苦行为调伏外道,现受饮食随世俗法。——《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何不但令其身瘦悴往彼道场成正觉耶?所谓:菩萨悲愍末世一切众生,先受乳糜食已方成正觉。何以故?末世众生皆以饮食而为资助,有诸众生求道果者,若无饮食资身,彼不能增进,咸生退屈。若得饮食为资助者皆获安隐,以安隐故,于诸善法而悉记念,乃能增进趣求道果。我欲令彼末世众生如是学,我先受饮食后方进道。——《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

经中关于“弃舍苦乐行于中道”的描述:
◇形在苦者,心则恼乱;身在乐者,情则乐着。是以苦乐,两非道因。譬如钻火,浇之以水,则必无有破暗之照。钻智慧火,亦复如是。有苦乐水,慧光不生,以不生故,不能灭于生死黑障。今者若能弃舍苦乐,行于中道,心则寂定,堪能修彼八正圣道,离于生老病死之患。——《过去现在因果经》
◇出家之人有二种障。何等为二?一者心着欲境而不能离,是下劣人无识凡愚非圣所行,不应道理,非解脱因,非离欲因,非神通因,非成佛因,非涅槃因。二者不正思惟,自苦其身而求出离,过现未来皆受苦报。比丘!汝等当舍如是二边,我今为汝说于中道,汝应谛听常勤修习。——《方广大庄严经》
◇尔时世尊知彼五人心着苦行以为正道,佛便为说离五欲故即为正道,以离行苦行亦为正道,除于二边为说中道。——《大庄严论经》


佛陀示现了出家、苦行、成道,少欲知足,为四众弟子制定种种戒律,让半座、传心法于头陀苦行的迦叶尊者,教诲后世弟子当清净正命,舍弃贪欲,正道苦行。“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

【学佛即是正道苦行】


正道苦行,是指佛教徒舍弃诸如好衣、三餐、多眠等世间贪欲,精进办道,修行无我的中道之法。此皆为佛门弟子遵佛教敕,检束身心,刻苦精勤,持戒修行。如经中所言出家苦行、头陀苦行等。另外佛将菩萨为法舍身的行为亦称为苦行。
出家修道,是为脱离五欲之家,破除五盖之障,成就清净无为之法,自然要不同于世俗在家生活,否则吃睡无度,日常做派同于俗人,那又何必出家?又怎敢称修道之人,为人天之尊?《僧祇律》言:“若欲新出家者,不得便说出家乐,应说出家苦。”

经中关于“正道苦行”的描述:
◇汝为沙门,当行苦行摄心不乱,求真谛法令心无我,而于诸法决定了知,尽生死源永断轮转,以趣解脱。——《佛说众许摩诃帝经》
◇信心为种子,苦行为时雨,智慧为时轭,惭愧心为辕,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杂阿含经》
◇佛告难陀:“汝今不应作如是事,汝今应当乐阿练若,处冢间树下,纳衣乞食。若是我弟姨母所生,应当修行如是等事。”尔时,世尊即说偈言:“我当云何见?难陀乐苦行,如彼阿练若,冢间坐乞食,山林闲静处,舍欲而入定。”——《别译杂阿含经》
◇若有智慧者,苦行摄诸根,弃舍一切务,除如此等人,更无出生死。——《别译杂阿含经》
◇汝等比丘,亦当应着三衣,应坐树下,坐闲静处,应露坐苦行,应着补纳衣,应在冢间,应着弊恶之衣。所以然者,叹说少欲之人。我今教汝等,当如迦叶比丘。——《增一阿含经》
◇我常叹说修苦行,爱乐头陀寂静法,能知诸法不可得,是名清净知足人。——《大宝积经》
◇慈悲为苦行,真实心清净,沐浴以正法,智者所称叹。——《杂阿含经》

◇当舍圣王位,不着五欲境,精勤修苦行,开觉得真实。——《佛所行赞》


◇释迦如来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难行苦行,发大悲愿……——《大方便佛报恩经》
◇一切众生亦曾为如来父母,如来亦曾为一切众生而作父母。为一切父母故,常修难行苦行,难舍能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象马、七珍……——《大方便佛报恩经》
◇善男子!出家菩萨为令众生得成佛故,修精进行,未得成佛福智羸弱,不贪安乐,不造众罪,于昔菩萨行苦行中深生欢喜,翘敬宗仰常无休息,以是因缘,即得名为精进波罗蜜。——《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是故我常勤修如是苦行故,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宝积经》
◇我于往昔种种苦行,今得如是无上方便。为汝等故无量劫中舍身手足头目髓脑,是故汝等不应放逸。——《大般涅槃经》
◇见后新学菩萨,有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若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乃至饿虎、狼、狮子、一切饿鬼,悉应舍身肉手足而供养之。——《梵网经菩萨戒》

◇佛告迦叶:“阿兰若比丘,远离二著,形心清净,行头陀法。行此法者,有十二事:一者在阿兰若处、二者常行乞食、三者次第乞食、四者受一食法、五者节量食、六者中后不得饮浆、七者著弊纳衣、八者但三衣、九者冢间住、十者树下止、十一者露地坐、十二者但坐不卧。”——《佛说十二头陀经》
◇尔时,阿难前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此经名为头陀苦行,亦名离著集诸善本。汝当奉持。”——《佛说十二头陀经》
◇是时,弥勒伸右手指示迦叶,告诸人民:“过去久远释迦文佛弟子,名曰迦叶!今日现在,头陀苦行最为第一。”——《增一阿含经》
◇我常叹说清苦法,欢喜乐行头陀者。推求贪法不可得,名为最上不贪者。——《佛说决定毗尼经》
◇是诸大菩萨,从无数劫来,修习佛智慧,悉是我所化,令发大道心。此等是我子,依止是世界,常行头陀事,志乐于静处,舍大众愦闹,不乐多所说。——《法华经》

◇此头陀行在世者,我法亦当久在于世。设法在世,益增天道,三恶道便减,亦成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三乘之道,皆存于世。诸比丘!所学皆当如迦叶所习。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增一阿含经》

◇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像。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梵网经菩萨戒》
◇佛言:其有叹说诸头陀行者,则为叹说我已,所以然者,我恒叹说诸头陀行;其有毁辱诸头陀行者,则为毁辱我已。我今教诸比丘,当如大迦叶所行,无有漏失者。——《增一阿含经》
◇八正道分是菩萨道,所谓:正见,远离邪见;正思惟,正念一切智远离虚妄……正命,安住四圣种成头陀功德,具足净威仪,远离一切恶;正精进,勤修一切菩萨苦行,修佛十力无所罣碍……——《大方广佛华严经》
◇菩萨有四种安隐心。云何为四?若在家时,自财知足,他财不贪;若出家时,依四圣种,行头陀法。是为四。——《大乘四法经》

◇如大迦叶,勤修十二头陀苦行,心无所着厌离世间。如是观者名为正观,若异观者名为邪观。佛告阿难,佛灭度后佛诸弟子,想是法者,思惟是法者,观是法者,当知此人常见诸佛速成大乘,除却十亿劫生死之罪。——《佛说观佛三昧海经》
◇世尊,我等于如来法中,住何等法修何等法,行法之人有何差别?佛言:善哉善哉!迦叶,汝之所问甚善,如泉涌出不可穷尽,所问住修乃至差别,言辞义理所问无滞。佛告迦叶:四圣种是住处,十二头陀名为行处,尽诸有漏名为差别。——《毘尼母经》
◇迦叶白佛言:四圣种十二头陀乃至漏尽解脱,当顶戴奉行若长者若长者子,沐浴香汤以上衣服而自庄饰,更有人来以好花鬘系其顶上。我等亦复如是,顶戴如来所告勅法。——《毘尼母经》
◇佛言长者:出家菩萨应如是学,我以何缘舍业出家?为修慧故勤加精进如救头然,应作是念:我今应住于四圣种乐行头陀。——《大宝积经》
◇出家菩萨常于昼夜如是观察,勿贪世间,受五欲乐,精勤修习未尝暂舍,如去顶石、如救头燃,心常忏悔过去先罪,安住如是四无垢性,一心修行十二头陀,调伏其心,如旃陀罗。如是佛子,是名出家。——《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3
文章点评
2021-07-27
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农历六月十九)
农历六月十九(2021年7月28日),是观世音菩萨成道日。观世音菩萨昔为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倒驾慈航,现作菩萨。又名观自在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以耳根.. <详情>
2021-02-25
阿姜查:拥有它,你会无忧无虑
【阿姜查尊者开示】☞若心是善良与正直的,就会微笑接下来是“众善奉行”。若心是正直与善巧的,就无须搭车四处求功德,即使坐在家里,也能获得功德。多数人只是.. <详情>
2021-02-19
虚云老和尚:有人问我神通变化,世界何时太平?
【虚云老和尚开示】虚云承各大护法虔邀主法,当勉为其难。抗战以来之阵亡将士,以身殉国忠魂无依,崇德报功自须超荐。其次不屈义民,流离道路家破人亡,不降于敌.. <详情>
2021-02-05
遇到邪法,这样做就能破了它
【妙祥法师开示】☞ 不说人过失,扶正即破邪我们只指出了这个事情的好、这么做好,至于别人的过失就不提了,就完事了,是不是?他慢慢地悄悄就改了,或是就完事.. <详情>
2021-01-19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农历十二月初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2021年1月20日),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日。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贤劫第四尊佛,降生于三千多年前(周昭王二十四年)的古印度。释尊一生.. <详情>
2021-01-10
虚云老和尚:无论参禅念佛讲经,离开它都属外道
【虚云老和尚开示】☞学佛必须注意实行如能信医服药,自必药到病除。但信医之药方而不依方服药,故虽有良医妙药,以不服故,病亦依然。故学佛而欲修净自心者,必.. <详情>
2021-01-01
日光菩萨圣诞(农历十一月十九)
农历十一月十九(2021年1月2日),是日光菩萨圣诞。日光菩萨,又作日光遍照、日曜菩萨,与月光菩萨同为药师如来之左右胁侍,合称“东方三圣”。据资料记载,过去.. <详情>
2020-12-30
阿弥陀佛圣诞(农历十一月十七)
农历十一月十七(2020年12月31日),是阿弥陀佛圣诞。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发有四十八大愿。《无量寿经》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