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给阿弥陀佛写信:心佛之心,行佛之行。

佛教常识

念佛的人,只要至诚恳切,心佛之心,行佛之行,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具一分虔诚,得一分受用。望大家努力。

念佛求生净土的人,应当至诚恳切,循序渐进,逐渐让自己的心向佛心靠拢,逐渐让自己的行为向佛的行为靠拢。

有一分恭敬,就能得到一分利益,具备一分虔诚,就能得一分受用。

希望大家努力。

印光大师这里提了一句:心佛之心,行佛之行。这个也就是希望大家学会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要求比较高,一般人很难做到,所以不要苛求立刻圆满,可以循序渐进。如果你苛求立刻圆满,那就是一个燥妄心作祟,容易着魔。

遇到顺境,普通人当然就是得意忘形,生出贡高我慢,这时候,你就要反省自己,佛心会怎么想呢?尝试把自己的视野扩大到银河系的无量众生,你那点小小成就有什么好得意的呢。

遇到逆境,普通人也是容易暴跳如雷,生出嗔恚怨恨,这时候,你也可以反省自己,佛心会怎么看这个问题?尝试把时间放到三世无量劫这么长来看,当下的仇怨,累劫前原来曾经是至亲,自己以前首先干坏事伤害对方,现在对方找我麻烦理所当然,心里有什么放不下呢?

你做到什么程度,这个跟你的至诚直接相关,你越诚心,越恭敬,越虔诚,你就越能与佛心相应。

我们如果能够彻底除掉贪嗔痴慢疑等各种烦恼的污垢,那就能够让本具的佛性重现光明。由于末法时代众生业深障重,单靠自己的力量在娑婆世界修行,实在是难以熄灭贪嗔痴,往往是修行一世也了脱无望,来世一轮回,很可能又退转了。

就好像有个偏远山村,村子里的学校也年久失修,缺少好的老师任教,只有以前留下了的教材。很多人是不愿上学,觉得读书太苦了,所以得过且过,甘愿当一辈子文盲。

有少数学生,他们希望自学成才,自己刻苦学习,希望可以参加高考,考上大学,离开山村,摆脱命运。但是他们很多人自学了一辈子,虽然很努力,但是缺乏好老师教导,他们始终考不上大学,只能在山村终老。

这时候,宇宙中有个最顶尖的大学叫做极乐大学,他们的校长叫阿弥陀佛,非常慈悲,特别创建了各个层次的大学预科班,招收中学层次的预科生、小学层次的预科生、幼儿园层次的预科生也收,甚至是打架斗殴被开除的学生,也可以收。

要求只有一个:你要自己给阿弥陀佛校长写信,说你想申请极乐大学的预科生资格。然后等你在村子里的各种俗事办完之后,阿弥陀佛就派人来接你去上极乐大学。

在你等待的这段时间里,你依然可以继续学习教材,以后去了极乐大学上预科班的时候,可以根据你那个时候的层次,进入更高级的预科班。

上了极乐大学预科班,免路费,免学费,不但不收任何费用,还免费提供宿舍,免费提供饮食,校服也免费,还可以去做星际旅游,也是免费的。最重要的是:不限名额。

这样的好事,大部分村民根本无法相信,以他们的智慧来看,这样的生活,比他们的村长还要厉害亿万倍,一个人至少要花掉1亿亿亿美金以上。

村子里最大的慈善家也才捐款一万亿美金而已,哪里有这样大的慈善家,能够免费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而且不限名额呢?

这个肯定是骗人的,逗你玩的。

有些人信了,比如有位叫慧远大师的村民,有位叫永明大师的村民,有位叫印光大师的村民,他们都被极乐大学成功录取了。

希望大家都能深信不疑,自己得到真实不虚的利益。

3
文章点评
2022-06-11
佛教安葬方式之一“坐缸”
近几年,各地纷繁呈现某位法师去世后坐缸数年而效果不坏肉身的报导,好像坐缸变成肉身不坏的必备条件或代名词,致使许多佛教信徒也格外热衷于坐缸,把坐缸当作佛.. <详情>
2022-03-11
祈福的四种方法
培福有福大多数人都喜欢享福,所以人老了,就要享老福;儿女孝顺,就享儿女福;太太贤惠,享太太福;丈夫可敬,享先生的福。一般人的观念总认为有福不享的人是傻.. <详情>
2022-03-11
僧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世人多羡慕僧人,就连宋朝的仁宗皇帝也说:“若得为僧,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春听莺啼鸟语,妙乐天机;夏闻蝉噪高林,岂知炎热;秋睹清风明月,星灿.. <详情>
2022-03-11
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
问: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为何?成刚法师开示:过午不食,就是所说的持斋,斋就是和佛法相应之意。由于饮食也是五欲之一,贪著饮食只能增益存亡。.. <详情>
2022-03-11
普贤菩萨为什么坐骑是“六牙白象”?
普贤菩萨多以六牙白象为坐骑,与骑乘狮子的文殊菩萨,同为毗卢遮那佛之胁士,合称为华严三圣。普贤菩萨代表悉数菩萨行德本体。白象代表愿行殷深,勤劳不倦;六牙.. <详情>
2022-03-11
净慧长老:醒悟人生,贡献人生
讲台后边的横幅上说是要我讲日子禅的真理,连我自个都莫明其妙,不知道日子禅的真理究竟是什么。我想,既然是说日子禅,往常我讲日子禅离不开两句话:在日子中修.. <详情>
2022-03-11
真实的修行,源于体验
修行和做研究不一样,研究要讲究理论严谨,要讲究证据,修行是一种生命体验,那他要去哪里给你找证据呢。所以禅宗才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要去体验,比如说.. <详情>
2022-03-11
详解地藏法门
1、《地藏经》的功用分为二种:1.1《地藏经》是一部记载着万物众生其生、老、病、死的进程,及怎样让人自己改变命运以妙手回春的方法,并可以超拨过去世的冤亲借..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