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佛光山星云大师

人物故事

千年菩提路之佛光山

台湾北部的基隆港,当年是***退守台湾的重要交通枢纽。六十年前,一位年轻僧人跟随***军队的僧侣救护队涉海来到台湾。那一年,星云法师二十三岁。青年僧侣们从上海匆匆登船,从此告别了故土。当时的星云何曾知道这是大半生的别离,多事之秋,个人的命运也如惊涛骇浪中的孤舟,载沉载浮。匆促中的决定加之以他的个性,终于奠定了他思与行的底色。

六十年后,台湾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大都会。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台湾注重发展工业,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实现了在短期内的经济腾飞,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娑婆之乡,人间宝岛台湾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两千三百万。宝岛的风土人情、美味佳肴让人流连忘返。现在已成为大陆游客最为向往的旅游胜地之一。

现在在高雄市外五十公里处的大树乡,有一座宏大的庙宇群佛光山。这里作为台湾佛教的名寺和观光胜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香客汇聚于此,成为向世界传播人间佛教信息的发源地。

在大崩坏和大重建的年代,时时有风云际会,天人殊途。佛光山上,竹风绕林,精舍之中,晚年的星云法师如果忆及初抵台湾的困境遭逢和人生中那一段艰苦的经营,不知能否心静如水。他不止一次引述佛门成语说:欲做佛门龙象,先作众生马牛,而他一介飘萍之身,汲汲数十年从不知所措的困境之中白手起家,惨淡经营,一步步崛起,成就一代弘法基业,由马牛终及于龙象,其胸中块垒,不难窥见。

星云法师:基本上我们是讲究服务,所以佛光山的信条是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方便。

台南市,这座不大的城市略显敝败。今天,很少有人知道它曾是台湾的政治文化中心。公元1662年,郑成功率军攻破荷兰殖民者的守御,迫使荷兰人投降后并退出台湾,设承天府,改台南为东都,开始经营台湾。大陆佛教传入台湾大约开始于这个时期。

早期传入台湾的佛教集中在奉明朝正朔的郑氏政权影响所及的台湾南部一带。从法脉上看,主要是福建一带的南方禅宗一系和净土宗脉。台南开元寺是南方地区有代表性的早期寺刹,宗承禅宗临济一脉。今天的开元寺供奉延平郡王郑氏宗族的牌位,寺院格局也带着明清时代鲜明的汉地佛教风格。清政府经营台湾,随着向北部地区的渐次垦殖开拓,佛教也由南及北逐渐向全岛流播。

台湾光复以前,佛教在台湾的生态呈现出神佛混杂的民间景象。佛、道、儒和民间的妈祖信仰往往同处一室,共生一堂,香火缭绕之中共受膜拜。

这是台南市的大天后宫。这座天后宫的历史悠久,香火极盛,是台湾民间天后信仰的代表之一。我们与远道而来的民间礼拜团不期而遇,佛教的大雄宝殿与天后宫隔墙相望,遥相辉映。天后宫中,天后圣母左右配享四海龙王,而左配殿则曰大雄宝殿,供奉三宝佛祖,佛祖前是关公护法。香客见神即拜,不问出处。这是典型的台湾民间信仰的写照。佛在其中,面目模糊。

1949年,***政权溃失大陆,退守台湾。大批大陆僧侣随之入台,台湾佛教迎来了最深刻的一场大变革。他们当中很多人成为后来台湾佛教的领军人物,星云就是其中的一位。

1927年,星云出生在距江苏省扬州市十公里以外的江都县。他从小勤劳精进,聪慧伶俐,好善乐施。在乡里,人们称赞他慧根初露,与佛教有着不解的宿世因缘。1939年的江南战火不断,去南京寻父的十二岁的少年星云偶遇僧侣结缘,在南京栖霞寺出家,赐名悟彻,他就是日后的星云。栖霞寺的生活贫困交加,少年星云身患疟疾,痛苦难言。消息传到师父耳中,请人送来半碗咸菜。救命的咸菜如同琼浆玉液,救命救心,星云从此发下宏誓大愿。

星云法师:当我吃到这个咸菜的时候,就感念师恩浩荡。这个关系很了不起,所以那个时候就发下誓愿,将来要报答师父。师父不要我报答,他有办法的。我想我要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台湾如同浮在海中的一座巨大兵营,杂芜交错。追随***军避入台湾的各阶人众混乱无章,各种方言交织在一起,城市里一片浑沌景象。青年僧侣们言语隔阂,道路陌生,一路跌跌撞撞,饥寒交迫,数日来风餐露宿,辗转流离,居无定所。经过无数日夜的艰难跋涉,星云法师终于找到了来台湾后第一个安身落脚之处,台北西南部的中砺圆光寺,寺里的老和尚收留了他们。圆光寺的两年生活让星云法师终生不忘。

星云法师:在那种年代,台湾经过了二二八白色恐怖,妙果老和尚收留了我,敢跟我接近,也是抱着很大的危险,所以我也是很感恩。

为了报答老和尚的恩情,星云法师在中砺圆光寺安顿下来之后,又去了苗栗法云寺看守山林。三个月的山中独处,在静默中思索,他一定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规划,但是他何曾想到过他的坚守和经营会给自己的一生和台湾的佛教带来如许的变化。在山林中,他写下了来台湾的第一本对佛教参悟的散文集《无声息的歌唱》。

宜兰,僻处台湾岛东北部。群山环绕中,兰阳平原形如簸箕,一面向太平洋敞开,而西部则以丛山阻隔,隔绝着与西北部平原的交通。1953年,不甘囿于陈规更不愿寄人篱下,一心想开辟自己的弘法天地的星云法师在宜兰迈出了第一步。宜兰的雷音寺成为了星云法师第一块佛教乐土,在这里他行愿圆满,收获着自己的梦想。

初到宜兰条件艰苦,雷音寺里夜深人静,星云法师趴在一台破旧的缝纫机上笔耕不辍,陆续写出了《玉琳国师》、《释迦牟尼佛传》等佛教文艺连载作品。同时,接手主编《人生》杂志,旺盛的写作使他在媒体上迅速崛起,获得了相当的知名度。

星云法师不仅在寺中讲经,他还大胆地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扛上时髦的幻灯机、录音机走出寺庙,带着一班追随他的青年上山下乡,弘扬佛法。这样大张旗鼓的宣传方式在当时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这种主动的亲近民生的努力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星云法师身体力行的实践赢得了大批的信众。当时由于语言障碍星云法师还专门配备了闽南话翻译,她就是日后的慈惠法师。

慈惠法师:大师对我们的调教是很严苛的。他不会事先告诉你,我今天要讲什么,那这有个好处,你没有先入为知的这种成见,所以非常单纯的,非常清清楚楚地去把他的话听下来,然后才翻成台湾话。

这个广播的声音就是来自当年追随星云大师的居士林美秀女士。

1
文章点评
2023-05-22
苏东坡指使歌妓试探佛印,结果……
佛印与苏东坡既成莫逆之交,自然无所忌讳,两人常常喜欢开玩笑。有一次,东坡带了个歌妓去游润州,这个女孩子名叫琴娘,长得娥眉莲脸,体态轻盈,雅淡自然,如花.. <详情>
2023-05-22
诵经驱虎的苦行僧:明得法师
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 1620年),有一位苦行僧,他白天总是不辞功苦,为寺庙里挑水打柴,烧火煮饭,伺侯大法师和其他师兄弟,真可谓无微不至,他却依然欢.. <详情>
2023-05-22
十个孩子九个残,洗心革面“治”好残疾
《迁善录》公案:我们来看《文昌帝君阴骘文》中引用《迁善录》中的一则公案故事:宋朝的时候有一位士大夫叫蒋瑗,他生了十个孩子。然而这十个孩子,一个驼背、一.. <详情>
2023-05-22
如见文殊,但睹老人
佛菩萨不违大悲愿力,来娑婆世界游化众生,让我们众生偶然能够碰到、见到。但为什么说若逢不逢,或见非见,见了跟没见一样,碰到了跟没碰到一样蹉过呢?下面就举.. <详情>
2023-05-21
永明延寿大师是古佛再来
永明延寿大师是古佛再来,他悲悯我等众生才到这里来示现,观机逗教。他是生活在唐五代和北宋前期,当时北宋赵匡胤在北方统一之后,当时杭州钱王还拥有着江浙一带.. <详情>
2023-05-21
窥基大师为什么被叫做三车和尚?三车和尚的故事
窥基大师为什么被叫做三车和尚?窥基大师被叫做三车和尚是因为其出家时带着一车美女、一车美酒、一车财宝。窥基大师三车和尚的故事当年玄奘大师去西域取经途中,.. <详情>
2023-05-21
阿阇世王与提婆达多的故事
摩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王的王子叫阿阇世,他出生时有过一段奇特因缘。频婆娑罗王的夫人韦提希生下王子后,请相师观相,相师说此子将有杀父祸行。频婆娑罗王十分.. <详情>
2023-05-21
长耳和尚衣着破烂坐首席 殊不知竟是燃灯古佛化身
永明延寿大师不仅是净土宗第六代祖师,也是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而且生于五代十国――正当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一个乱世,佛法在那个时期经过唐武宗会昌法难..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