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怎样的回向才是如理如法的?

佛教基础

无论做什么功德都应该有前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如果没有后行回向殊胜,无论种什么善根,无论做什么功德,无论积什么福德,都不会有圆满的功德。

做完功德后如果不回向,第一,不能增长善根,功德福德的果报享受一次就会消尽;第二,所做的功德不能圆满;第三,所做的功德不稳定,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毁灭。如果不及时回向,只要生起刹那的嗔恨心、后悔心、邪见,或者在他人面前宣说,所做的功德就会消失。还有颠倒回向、不该回向的地方回向、不如法的回向,甚至想借此善根去损害别人,这样功德也会消失。

所以平时无论做什么功德、做什么善事,不管大小都要立即回向。如果你回向了,尤其是你回向众生、回向给修成菩提果的因,第一,善根时时刻刻都能增长,直到证得菩提果,功德的果报享受一百次、一千次也不会穷尽,每时每刻都会增长,所做功德都能变成证得无上菩提的因缘;第二,无论大小的功德、善根都能够圆满;第三,功德非常的稳定,再微小的功德也能够存住,哪怕生起嗔恨心、邪见等等,功德也不会被摧毁。

回向的次数越多越好、时间越快越好,最好是立即回向。回向给自己和家人、冤亲债主也行,最好是回向给一切众生。因为众生是无量无边的,这样回向,你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这也是一种善巧方便。也可以回向给菩提:愿此功德成为一切众生获得无上正等觉的因缘。或者回向给自己:愿自己为众生证得无上菩提,愿此功德成为自己修成正果的因缘。

做回向的时候最好是有证悟三轮体空的智慧的摄持。三轮体空,是回向者自己、所回向的善根、回向的对境都观为空。站在性空妙有的角度来做回向,是最殊胜最圆满的回向。

但是,现在我们没有证悟空性,很难做到这样的回向。但是我们可以这样做: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怎样回向,我也那样回向;上师怎样回向,我也那样回向。《普贤行愿品》里也有“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菩萨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文殊菩萨怎样回向的,我也那样回向;普贤菩萨怎样回向的,我也那样回向。这样的回向也能够代替三轮体空的回向。

前行发心——发菩提心;正行无缘——明心见性、有证悟三轮体空的大智慧的摄持;后行回向殊胜。对于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来说,这三个殊胜都是不可少的。如果有三个殊胜的摄持,仅仅念一句“阿弥陀佛”、念一句观音心咒“嗡嘛呢呗呢吽”六个字,都能成为解脱、成佛的因。

如果没有三个殊胜的摄持,即便所做的善根再大,所积的功德再多,也不能成为解脱成佛的因缘,只能得到人天福报。如果仅仅在形式上、表面上做功德、积福行善,起心动念却是恶的,那就造恶业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可能有丝毫的差错,无论做什么都有因果,都有果报,一定要自己承受。

文章点评
2023-11-29
基本佛法10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基本佛法10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VarittaSila)是戒行的修习,避免作坏的事。众善奉行(CarittaSila)是道德的修习,修习善的事.. <详情>
2023-11-29
基本佛法9三十种波罗蜜
基本佛法9三十种波罗蜜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第一:普通布施波罗蜜,中级布施波罗蜜,上级布施波罗蜜。第二:普通持戒波罗蜜,中级持戒波罗蜜,上级持戒波.. <详情>
2023-11-29
基本佛法8听闻佛法的八难
基本佛法8听闻佛法的八难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要能听闻佛法,我们必须克服八种障碍,八难或八非时(Akkhana),那就是不要:(1)生于地狱中;(2)生于饿鬼中.. <详情>
2023-11-29
基本佛法7二善趣
基本佛法7二善趣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二善趣也是在三十一界里。三十一界统摄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十一界是:四恶趣,二善趣(人,六欲天),初.. <详情>
2023-11-28
基本佛法6四恶趣
基本佛法6四恶趣(Apāya)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四恶趣是在三十一界里。三十一界统摄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十一界是:四恶趣,人,六欲天,初禅.. <详情>
2023-11-28
基本佛法4世间
基本佛法4世间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杂阿含二三三经](世间)[大正大藏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世间,.. <详情>
2023-11-28
基本佛法3布施供养
基本佛法3布施供养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布施是以自己所拥有的物品施与他人,这是舍与的思念(cetanā),在执行时能消除对布施物的执著,在业报上是能获得.. <详情>
2023-11-28
基本佛法2受持五戒
基本佛法2受持五戒法增比丘(BhikkhuDhammavaro)三皈五戒求受者念:尊者大德!我(们)向您求授三皈五戒。第二次尊者大德!我(们)向您求授三皈五戒。第三次,尊者大德!..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