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定慧三学又称三无漏学,是众生修行成佛的因素,我们依次修行,依戒可以得定,依定可以发慧,依慧可以成就无上菩提。
「戒」是守法,能防非止恶,出生善法,是我们修身治心的轨范。社会之所以混乱,大都起因于大众脱序不守法。家庭裡,有父母之法,有儿女之法;朋友间,有朋友之法;国家社会有工商之法、国家律法。有了伦理,有了戒法,人与人之间可以维繫彼此和谐的关係。
戒有三种:摄律仪戒,包括五戒、十戒、具足戒等一切戒律,依之受持,可以防止一切过恶;摄善法戒,即以修一切善法为戒律,发心自行诸善;饶益有情戒,即以饶益一切众生为戒律,广行利生之事。
奉行善法,远离毁犯,就可以让我们身心清淨,趣入禅定。
现代社会裡,大家奔波忙碌,容易迷失自己。因为定力不够,别人一句话、一个脸色,就会带给我们烦恼、痛苦;一点小事,就足以让我们患得患失,坐立不安。在这个纷扰的世间裡生活,金钱扰乱我们,令我们不安;感情扰乱我们,使我们不乐;语言扰乱我们,使我们不悦,种种苦恼,不胜繁多。所以,要有禅「定」的生活,培养定力。
禅定,并不是端身打坐、闭眼冥思才叫「定」,衣食住行、行立坐卧、搬柴运水、煮饭洗衣,都需要禅定作为力量。定力还没有养成之前,愿力可以帮忙定力。譬如:我心甘情愿为你辛苦,为你服务,我甘愿便宜给你,吃亏让我,甘愿给你骂几句,甘愿给你冤枉。慈悲也是定力,怎麽样慈悲呢?把你我的立场调换一下,就能慈悲,就能以慈悲喜捨作为禅定力。
「慧」,指般若智慧,与世间的聪明智慧不同。世间智慧不一定与善法相应,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犯罪者都是智慧型的犯罪行为,他们聪明一世,却反被聪明所误。般若智慧能达观真理,断除迷惑,是究竟圆满的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