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怎么能真正接触到如来藏的本性

慈诚罗珠堪布

佛陀在第三转法轮的时候,将第二转法轮所讲的空性完整地保留下来,只是在此基础上加了一个光明。如果认为如来藏或光明是实有,那就与外道的观点完全一致了,只是改头换面,用了不同的词句而已,同时也违背了第三转法轮的观点。

学他空中观的时候,一定要懂得这一点,这是一个难题!很多初学中观他空,或没有深入研究的人,都不能过这个关,他们误以为中观他空弄不好是外道的观点,顶多也只是唯识宗的观点,但这是错误的。

如来藏不需要我们去建立,因为它原本存在,有了如来藏,自然而然也就具备了佛的无量功德。但要把佛的这些功德显现出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断除我们的烦恼、污垢等等。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同,所以方法也千差万别。其中密宗的方法更是门类繁多,而且都可以快速、有效地推翻我们的执着。

法界本无我,二形及女男,体无虚妄执,何处更思惟?

法界本来不存在任何可以想象的自我、人我、法我,也不存在高低、左右、上下、大小等所有对立的“二形”。它是一切有为法的发源地,而不是有为法本身。它不是众生,而是众生的本性,所以既不是女,又不是男。既然如来藏的本体没有虚妄和执着,又怎么可以思维呢?任何思维,都无法真正接触到如来藏的本性。

尽管在三转法轮或《宝性论》里面,反复强调如来藏是“常”、“乐”、“我”、“净”,也即永恒、快乐、自我、清净。这与二转法轮所讲的中观空性看似对立和冲突,但实际上根本不是!

《宝性论》里面讲得非常清楚,“我”实际上就是“无我”。其原因有二:第一,佛陀第三转法轮的时候,为了度化某些外道,让他们认为,佛教也承认他们的论典里所说的“自我”,所以是差不多的。这样就很容易撤下防卫心态,顺理成章地接受佛教的观点,从而进入佛门,之后,又在佛陀的教化下慢慢转变自己的观念。在这一过程当中,用词相当重要,假如用词不合时宜,尽管内容没有问题,但给人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会让人产生抵触情绪,根本不可能学佛,所以佛陀才会使用改换用词的善巧方便;第二,真正的“我”,应该是存在的东西,而不应该是不存在的东西。如果有一个“我”存在,那它就应该是可靠的。在所有清净和不清净的物质里面,要找出一个“我”来,我们宁愿把如来藏当成“我”,因为身体没有资格享用这样的名字,因为它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变来变去的不可靠的东西,但即使如来藏被称为“我”,也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实际上如来藏也是空性。

简言之,我们现在的概念当中的“我”,是不存在的,所以法界是无我的。但法界是光明的、永恒的,所以叫作“我”。这个偈子很清楚地表明了,如来藏也是空性的。

法界离憎爱,根尘境本无,虚妄执为因,差别从此生。

法界的本体远离了一切憎爱——憎恨心和贪心。眼根、耳根等六根,与色、身等六尘或六境,原本就不存在。

譬如用眼睛来说,“根”就是眼根,也即由视网膜、晶状体等部位组成的视觉感知器官;而“尘”也即微尘,此处是指神经元、细胞以及其它细微组织;“境”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东西。以上三者本来就是不存在的。

“虚妄执为因”,但我们明明看到这么多东西,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因为虚妄和执着,所以才有了各种各样的现象。

“差别从此生”,六道轮回各种各样的差别,也即前面讲的高低、左右、男女、老少等“二形”,都是从虚妄执着而产生的。

大家通常还认为,一百个人同时看月亮,一百个人看到的,都是同一个月亮,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百个人看到的,就是一百个相似却各不相同的月亮,其所见与看者自己的眼睛有关系。众生眼里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看者自己的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是这样,都仅仅属于一个人的世界。

譬如说,物理学也认为,颜色并非客观存在于物质实体,而存在于看者的眼睛,当看者看到物质的时候,也只是有这样的现象而已,实际上物质的颜色并不存在。

中观宗与唯识宗也认为:我们过去看到的世界,早已消失无踪,我们现在看到的,也是不存在的虚幻世界。当我们下一世不再作人,从人世间走到另一个世界,投生为别的生命——天人或者动物的时候,与我们有关的人世间就不存在了。当然,这不是说所有的世界都不存在,因为还有很多人活着,在他们眼里,还同样存在着相似的世界。亡者的世界消失了,其他人的世界仍然存在。世界就是这样不稳定、不可靠。

9
文章点评
2021-05-05
这到底是幸福还是魔障 ——人生十项所知
人生十项所知这到底是幸福,还是魔障SUMMER痛苦是出离的因,应当了知它是善知识生活显得一帆风顺的人,很难产生出离心,容易把生活过于理想化,天天都自鸣得意地.. <详情>
2021-04-29
你是为了什么而证悟空性?
二谛——开启中观门扉之钥匙抉择内在的精神世界无实有 现在再反过来观察我们自己。佛经中讲人是由五蕴组成的。我们都知道,人的肉体是由肌肉、骨骼、皮肤等构成.. <详情>
2021-03-22
波粒二象性
【编者按】为什么电子既是“波”,又是“粒子”?当你看你的小狗的时候,它是一条活泼的小狗,下次再看它的时候,它还是一条活泼的小狗,于是,你的大脑自动填补.. <详情>
2021-03-20
为后学者传授解脱的精妙之方
为后学者传授解脱的精妙之方第三个回向,是宗喀巴大师自己的一个回向。这个回向非常重要,我们曾经也讲过很多次,每一次发愿、回向的时候,都要这样回向:《缘起.. <详情>
2021-03-02
改正错处,当小心翼翼 | 稻秆经系列 · 190
改正错处,当小心翼翼 A story about you这个地方《稻秆经》的原文有问题,《稻秆经》的这个问题不是翻译的问题,后来藏文的佛经也经常有这样子的问题。最早的时.. <详情>
2021-02-21
何谓如来藏
分巨商家居安防何谓如来藏1、如来藏的不同称谓如来藏也称为佛性、光明、空性等等,在藏传佛教里,还叫大空性、大手印、大圆满。这些名称都是不矛盾的。2、大空性.. <详情>
2021-02-10
人生十大必须
一生当中,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有些事情可做可不做,有些事情想做却做不到。作为佛教徒,有些事情必须要做。如果不做,就无法走上解脱之路,无法解决生老病死的问.. <详情>
2021-02-08
证悟空性的方法
不生、不灭、不住Like the Star River证悟法无我(空性)的方法所谓“最具体的”,是指从三个角度进行的推理:第一是观察“因”(指因果的“因”),抉择“不生..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