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戒杀之一二三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戒杀之

/

一二三

<上期回顾>

换位思考,珍惜彼此

- 戒杀的三种层次 -

佛在小乘的经典当中,提出了戒杀的三种层次:

第一种,是最低的要求。就是如果做不到发誓不杀害所有生命,就可以在动物当中进行选择,比如不杀猪、鸟、鱼、羊或者牛等等;或者发誓除了鱼类之外,不杀害其他的所有生命;或者发誓除了在生病的时候,为了治疗疾病,而杀死体内的寄生虫之外,绝不杀害其他的所有生命;或者发誓不杀害现在不太可能杀害的老虎、大象、熊猫等等珍稀动物,包括发誓不杀害现在根本不存在的恐龙,也有一定功德。虽然这是一种不完整的戒杀,也比完全不戒杀要稍强一筹。

第二种,是中等的要求。就是只有当遇到命难时才杀生,比如在肺、肝等器官中发现了寄生虫,如果杀死它们,自己就会死亡,为了保住性命,才不得已而杀之;或者在仅剩的少量食物中发现了虫子,如果自己不吃完这些食物,就肯定会饿死,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只有赶走小虫,独吞该食,除此之外,绝不杀害任何生命。

第三种,是上等的要求。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绝不杀死任何生命

仍以前面所说的情况为例。如果在身体内发现了蛔虫之类的寄生虫,要治疗疾病,就必须将其杀死,不然自己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细菌是否属于众生,至今还没有一个非常确切的答案,所以这里暂时将细菌排除在外。

另外,在仅剩的食物中发现了虫子,如果将这些虫放到其他地方,它们就会因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食物而必死无疑;若将仅有的食物布施给虫子,自己又将命丧黄泉。在不是将虫子扔到一边,就是要放弃自己生命,二者不可两全之际,若有纵然牺牲自己的生命,也绝不故意伤害其他众生的决心,就算是最崇高的发誓

疾风知劲草,岁寒知松柏。在西藏,曾出现过很多这方面的公案:有一位上师,在有人将四肢被捆绑的牛、羊等动物放在他的面前,又将屠刀交给他,强迫他去杀害这些生命的时候,他大义凛然地将屠刀对准了自己的脖子,甘愿以死来捍卫自己的誓言,也绝不向残害众生的邪恶势力低头。

前几年有一个小出家人,他因为病得苦不堪言而到医院去治疗,结果发现折磨他的病因,是腹腔内的大肠已经腐烂坏死。只有杀死一条狗,并用狗的大肠来替换他自己的大肠,才能把病治好。当他知道后,便急切地告诉周围的人:千万不能为了自己的病,而杀死狗的性命。他宁死也不肯接受这种治疗方案。他的上师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开心,并赞不绝口地说:“学佛的人就是应该这样!学佛的人就是应该这样!”

这些都是真实的事例。不仅在藏地,包括在内地等其他地方,也发生过很多类似的公案。这种为了维护其他众生的生命,而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的精神和行为,就是最上等的戒杀。

事到如今,有多少人愿意为了“低贱”的动物而舍弃自己的生命呢?我们在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又会如何选择呢?也许很多平时将佛理讲得头头是道的人,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却只能闪烁其词,环顾左右而言他了。

很多人都自诩为了不起的大乘佛教徒,但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内心深处的软弱就会暴露无遗。请大家衡量一下,自己是否有堪称大乘佛子的资格。如果没有,就应坦然承认,而不要自命不凡。如果现在能有为了众生而舍弃自己生命的决心与勇气,不论将来是否能够做到,也算得上是守持上等戒杀之人

对于每个人而言,从无始以来心相续中所积累的杀生罪业是非常严重的。而杀生的果报,就是惨堕地狱,这是非常可怕的。如果这一世养成了浓厚的杀生习气,下一世也会因串习而酷爱杀生,并在以后的生生世世都酷爱杀生,也因此而积累更多的杀业,如果不设法让它中断,就只能在地狱中永世不得超升了。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往期回顾>

佛无过患,众生颠倒,不觉不知自心是佛

喜无量心的修法

当有一点点证悟的时候,“佛性”就不再只是文字

读懂自己的内心

承认生命的短暂


长按二维码

来关注我们吧

4
文章点评
2020-12-18
证悟是往里看,不是往外看;证悟是简单化,不是复杂化
心的本性犹如虚空。说简单,当然不简单,如果简单的话,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证悟了呢?没有那么简单。如果说很难,也没有那么难,为什么没有那么难呢?因为没有那.. <详情>
2020-12-17
广大资粮积累7步骤
下面简单谈谈受菩萨戒的方法。华智仁波切所造的受菩萨戒仪轨广为宁玛巴修行人所用,我们平时念的仪轨,就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部分。其他的教派,如格鲁巴传承也有.. <详情>
2020-12-16
证悟不是逻辑推理出来的
“不来不去;亦无是非、亦无男女相”,心的本性,当然没有这样的性别之分。“亦无僧俗老少”,心的本性是僧还是俗,还是老或少?这些都是不存在的。“无圣无凡”.. <详情>
2020-12-15
积资考点虽迟但到~
POINT.积资考点虽迟但到曼荼罗修法的注意事项无论哪一种曼荼罗修法,在每次供完之后,就可以拨过一颗念珠以计数,并将基盘上的供品倒掉,以便开始下一次的供修。.. <详情>
2020-12-14
理论随时有可能会动摇,但证悟不会有任何动摇
之前我们也讲过,比如说善恶、增减、垢净等等,是有垢才有净、有生才有灭,所以都是相互观待、二元对立。这些都是意识创造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观念,心的本性上面是.. <详情>
2020-12-13
【八关斋戒小提示】明天是藏历十月三十
八关斋戒藏历十月三十2020.12.14上师教言这两年学佛的人越来越多,但有些人的所谓学佛,只是为了追求人天福报,既不特别地强调下一世怎么样,更不寻求解脱,主要.. <详情>
2020-12-13
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编者按对于生命来说,死亡是俶然的结束。对于生命之外的永恒,死亡便是又一个开始了。虽然我还没有死过,但曾经做临床医生时候,目睹过许多死亡。也送走过很多病.. <详情>
2020-12-12
脑死是否等于死亡?
对脑死亡或神经系统死亡的诊断WINTER【编者按】1968 年,哈佛脑死亡标准首次正式定义了脑死亡 / 神经系统死亡。尽管随后诸多指南和协议等不断修订脑死亡的概念,..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