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倒驾慈航相应于佛陀的本怀

中国佛教慧日法宝

踏出空虚去

自有一番境界

当我们修行得一点小轻安,有一点修行快乐的时候,如果没有师父,或者那些大乘法侣的帮助,我们是很难从小乘道的受用里跳出来的。

但若能从中跳出,就像电视调频道一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踏出空虚去,自有一番境界。

人之本性

我也属于这时代的人,我们都是凡夫的一份子,曾经都同样的迷惑颠倒。当我们越受用佛法的时候,越有一种分享的冲动,曾经同样的经历让我们有共同的语言,虽然不一定把佛法的圣义、自己的受用传达给大家,但我想至少可以向大家解释吧,这是我能做到的。

就像妈妈被别人诽谤一样,作为孩子,你必然会从各个层面上去为妈妈说明,要还妈妈一份清白。佛教被别人误解为迷信的时候,作为佛弟子,是不能等闲视之的,这是人之本性。

不违安养,还入娑婆

如果说我们追求的涅槃、寂灭一切苦、证得一切乐乃至极乐,都是小乘道的话,那我们发愿去极乐世界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我们快速成就,具足帮助众生的能力,然后“不违安养,还入娑婆”,做这个世界的逆行者、倒驾慈航者,这才符合大乘思想,才能相应于佛陀的本怀。

虽然离苦求乐是一切生命的本能,但我们要把这种本能升华到将心比心的层面,我既然厌离痛苦,那众生也不愿意迷惑在轮回的痛苦中;我既然向往快乐,那一切众生也都向往快乐。

初地不知二地境界

黄檗禅师他来游浙江天台山的时候,有一位非常神异的人跟他结伴而行。当走到一条小溪边的时候,溪水冲坏了桥,结果同伴果然很神异,凌波微步就到了彼岸,黄檗禅师看了马上喝斥他是小乘行经!那人听了却反过来赞叹他“真大乘法器。”

南泉普愿禅师要圆寂的时候,弟子们问道:师父,你以后去哪里?禅师说:我到山下做一个水牯牛。在这个公案中,禅师为什么发愿要到山下做一个水牯牛?这是要参的,如果他的生命是自在的,他是选去极乐世界还是在这里度苦难众生?会以何种方式度众生?他度什么众生?

当我们在菩萨、大善知识的加持下,发了大乘菩提心之后,慢慢积累资粮,所证得的大乘的定、大乘的慧现前时,确确实实度化众生的能力是不同的,所以佛陀才说“初地不知二地境界”。

离苦求乐

是一切生命的本能

我们要把这种本能

升华到将心比心的层面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4
文章点评
2020-11-23
很多人误会了“佛缘”
贮功德,示福田欲宣法,现欣笑以诸法药,救疗三苦视频播放地址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 <详情>
2020-11-22
法语图|何谓“开光”
Nov. 22NO.88传喜法师法语图文集慈风普扇,滋润心灵图“圣妙吉祥”系列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回  向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 <详情>
2020-11-22
不要以为“法”就只是纯粹的一个方法
“我们活着的时候,每个人都觉得能掌握自己的生命,规划自己的人生,实际上是痴心妄想,人死亡的因缘是非常多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人生路上充满着无常。如果.. <详情>
2020-11-21
【佛典故事】龙树菩萨出家因缘
佛典故事连载系列之《龙树菩萨出家因缘》          龙树菩萨为南天竺国一大富贵人家之子,于树下诞生,因入龙宫而悟道,故以「龙树」为名。龙树菩萨年少.. <详情>
2020-11-20
【佛典故事】善顺听法自得利
 佛典故事连载系列之《善顺听法自得利》     一日,佛陀从俱萨罗国回到舍卫国衹树给孤独园。此时,一位名叫返戾的婆罗门,听说佛陀回到衹树给孤独园,便想.. <详情>
2020-11-19
法语图|成就念佛三昧
Nov. 19NO.85传喜法师法语图文集慈风普扇,滋润心灵图“圣妙吉祥”系列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回  向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 <详情>
2020-11-19
倒驾慈航相应于佛陀的本怀
踏出空虚去自有一番境界 当我们修行得一点小轻安,有一点修行快乐的时候,如果没有师父,或者那些大乘法侣的帮助,我们是很难从小乘道的受用里跳出来的。但.. <详情>
2020-11-18
法语图|真谛与俗谛
Nov. 18NO.84传喜法师法语图文集慈风普扇,滋润心灵图“圣妙吉祥”系列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回  向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