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南山律在家备览-入寺法式》(九)尤其可能在这个时代,比较喜欢说师父的是非。

南山律在家备览

本文恭摘弘一大师遗著《南山律在家备览》第四篇“别行篇”

第二章 入寺法式

太姥山平兴寺 法耀法师讲解

再接下来第三点。佛是礼完了,礼完佛该怎么办呢?


礼佛已”,这时候,方至僧房户外,才到出家的师父住的地方外边礼一拜,才礼僧。礼僧,礼一拜,这是总礼了:总礼僧一拜。然后再入见上座。我们出家人里面有上下座了,上下座就是根据出家的时间早晚,这样排的上下座。


出家时间长的那是属于上座,这是次第法。然后呢,“先见上座,次第至下”:按照次第,上中下座次第各礼一拜。这是对人了,各礼一拜。好,这是礼完僧了。


第四点就是告诉我们要小心。诫守慎”。


哪些地方该小心呢?这个文说:若见是非之事”,前面你已经总礼三宝,已经“安详直进了”。安详直进以后呢,先礼佛了,进入寺院先礼佛;也赞叹供养完了;然后呢又礼僧。也礼完了;再接下来,我们就很容易产生的问题。就可能看很多是非出来。


因为我们出家人也是从社会的各个角落来的,对吧?出家的时间有长短的不同。所以第四点就特别告诉我们、叮咛我们“若见是非之事


——你比如说进到寺院,看到两个师父总在吵架,“哎哟,你看,你看他们在寺院还吵架!哎呀,还不如我,真没修养!还说我没修养,你看你们还吵架……”。


你搞不好,你还讥诃…… 有的居士可能自己的儿子在这个寺院里出家——那就更不得了。可能搞不好,还会大显自己,在家里那个家长的那套家长作风,也会跑到寺院里面来显一显“你这怎么搞的?来出家还这样子……”你不知道,他已经是师父嘞。他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好像还是在家里,是你的儿子。这个出家了,一旦他出家现了僧相,他就不单单属于你个人的。


在家是你们两个人的儿子,一出家他就属于所有的众生。在家里,他可能只服务你两个人;他出家,意味着就是服务所有的人。所以你就不能把家里那一套家长作风,带到寺院里边——所以你见到是非之事,就不得讥诃——你没资格了,你讥诃什么东西?


大师(道宣律祖)又提醒我们了:“若发言嫌责者,自失善利,非入寺之行”。


如果你忍不住,还要发言嫌责,说东道西:这是我们的毛病。尤其这个时代,我们这个毛病更严重。所以我们的本师在《略教诫》里面特别提醒我们,要“善护于口言”,第一句话就“善护于口言”,口言。


口业最容易犯的就是,说是非。尤其可能在这个时代,比较喜欢说师父的是非——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子?


所以呢这就是我们修行用功的地方,这个非常重要。如果你忍不住自己,见不到这个过患的话,你就会怎么样?自失善利”。自失善利——你好处得不到的。


“非入寺之行”——进入寺院本来是想得到功德、忏悔业障的,结果呢,你不注意这个,反而好的没得到,结果弄了一身业障。


知道的还好嘞,往往一般的还不知道,这就更可怜。 所以下边括号里边,南山大师又特别提醒我们。为什么这样要求我们呢?大师简单的给我们开示了一下里边的原因,也就是道理,大家注意听——“僧中亦不可识,事似俗阙,检意则殊。今以俗情检道,意诫非易。若以见僧之过,则不信心生,生便障道,终无出期”。


这是大师慈悲,特别再有补充,对正文的一个补充。什么意思呢?“僧中亦不可识”:你不要认为你看到……你进入寺院,看到两个师父还在那吵架,那个闹着玩,打打闹闹……“这个真没修养,你看他们师父还这样子……”。你的眼睛,俗眼是看不出来的:“僧中亦不可识”。因为他和你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呢?


我们在家人往往用在家的标准,来衡量是非。在家的标准,你在家有标准吧?在家有没有标准?有标准。用在家的标准来衡量是是非非,所以呢,就得出你认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结论。


其实我们对佛法稍有闻思的佛弟子就会知道,在家的标准,是错误的。大家能体会吧?是错误的。所以才告诉我们“僧中亦不可识”。


【按】继续转载中······


欢迎转载  自利利他

点击 :“阅读原文”可请弘一大师法宝!

5
文章点评
2021-03-16
慈舟律师 | 律通诸宗,随你修那一宗,都要持戒。
图文:恭摘网络慈舟律师:律通诸宗,随你修那一宗,都要持戒。晚学晓得自己根机驽劣,一宗都难修成,就只知道“律宗”为出家人必须修的。律通诸宗,随你修哪一.. <详情>
2021-02-05
《南山律在家备览-持犯篇》:制教与化教的犯戒标准有所不同,轻重与否是如何判断呢?
[ 问 ]:“教唯楷定,缘具则例入刑科”与“心既不常,动发则须分体性”这两句话出自哪里?它们犯戒的标准是什么,从律上具体如何判断的呢?[ 答 ]:“教唯楷定.. <详情>
2021-02-01
《南山律在家备览-入寺法式》(二十)道宣律祖告诉我们,入寺院肯定会造很多过失,那么离开的时候呢要随施:布施
本文恭摘弘一大师遗著《南山律在家备览》第四篇“别行篇”第二章 入寺法式太姥山平兴寺 法耀法师讲解好,这是入寺的清信士法和清信女法,我们看好了。这入寺法.. <详情>
2021-01-23
《南山律在家备览-入寺法式》(十五)进入寺院你要低着头,不得高视,猫着腰,还得合着掌,什么意思呢?
本文恭摘弘一大师遗著《南山律在家备览》第四篇“别行篇”第二章 入寺法式太姥山平兴寺 法耀法师讲解接下来“低头看地”,告诉我们要低头看地,“不得高视”。.. <详情>
2021-01-15
《南山律在家备览-入寺法式》(十四)你在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你怎样想的?
本文恭摘弘一大师遗著《南山律在家备览》第四篇“别行篇”第二章 入寺法式太姥山平兴寺 法耀法师讲解那你以后肯定会后悔“哎呀,我怎么这么傻啊”!竟然如此的.. <详情>
2021-01-14
《南山律在家备览-入寺法式》(十三)有一些在家的同学“我一听出家就很害怕”!
本文恭摘弘一大师遗著《南山律在家备览》第四篇“别行篇”第二章 入寺法式太姥山平兴寺 法耀法师讲解再接下来“我今未出家学道”,就是我们刚从世间来到寺院里.. <详情>
2021-01-13
《念佛岩大悟禅师碑记》考 (法照祖师是陕西洋县人)
五会念佛《念佛岩大悟禅师碑记》考 大悟禅师,是净土宗四祖法照国师(747-821)圆寂后唐穆宗所赐的谥号。由于赞宁《宋高僧传﹒唐五台山竹林寺法照传》(以下.. <详情>
2021-01-02
《南山律在家备览-入寺法式》(九)尤其可能在这个时代,比较喜欢说师父的是非。
本文恭摘弘一大师遗著《南山律在家备览》第四篇“别行篇”第二章 入寺法式太姥山平兴寺 法耀法师讲解再接下来第三点。佛是礼完了,礼完佛该怎么办呢?“礼佛已..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