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毗沙门天王是谁?毗沙门天王修得阿罗汉果的故事

人物故事

毗沙门天王,即是掌管财宝之天神,又称为多宝藏菩萨。在《增一阿含经三o二》中曾记载毗沙门天王帮助一位极为贫困的鸡头梵志,准备种种食具供养佛及僧众,乃至修得阿罗汉果的故事。虽然对天王描述不多,但故事却耐人寻味。

请佛安居

在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次,世尊与五百比丘正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中。这时,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乘宝羽车来到祇树给孤独园中,邀请世尊和比丘众,到罗阅城迦兰陀竹园中结夏安居,并供养衣食等。世尊默然受请。

这天,频婆娑罗王回到宫中想,我虽然可以尽形寿供养如来和众比丘僧衣食、卧具、医药,都没有问题,但我也要愍念群臣和国中人民,给予他们供养的机会。第二天,频婆娑罗王即将这一想法对群臣做了宣布,众人都能依此供养如来和圣贤众,得以培植福田。频婆娑罗王即于王宫前布置了一个大讲堂,并置办种种饮食。

世尊率领五百比丘众,渐渐人间游化,来到罗阅城迦兰陀竹园。频婆娑罗王闻讯后,即乘宝车来到世尊住地,以头面礼足后,在一面坐定。频婆娑罗王随后对世尊说,我为愍念众人,让国中大臣及人民各各置办饮食,次第供养佛僧。世尊!不知这一做法是否合适?

世尊回答说:善哉!善哉!大王!这样做益处甚多,能够为世人广种福田。国王邀请世尊第二天到宫中就食。饭后,世尊为之说法,有一百二十位臣民及五百天人因此证得初果。

梵志请佛

此后,罗阅城中人民,各自根据自家经济状况,依此供养佛和比丘僧,无不供养者。城中的梵志进行了集体商议,决定每人出三两金钱,一起供养。这时,其中有位叫鸡头的梵志,极为贫匮,自家生活且有困难,拿不出三两金钱。于是,被其它梵志驱逐出众。鸡头梵志回到家中,将此事对自己妻子说了。其妻则说:可去城中,向别人借钱,此事即可解决。并且对他说,七日之中,一定偿还,否则,我和我妻便作您的奴隶。

梵志听从妻子的话,入城找寻了很多人借钱,可是结果都没借到。于是,又回到家中。其妻又说到,罗阅城中有一叫不奢蜜多罗的大长者,财富很多,可向他借。梵志依言而行,终于借到三两钱。梵志持钱往梵志众中,可是,遭到其它梵志的拒绝,我们已经把供养的饭食置办结束了,你可以带钱回去了!

梵志回到家中,其妻知道后,说,我们两人,可共至世尊所,自己宣说我们的微薄心意!于是,梵志就带领妻子,一起到世尊所,将上述因缘禀告给世尊。世尊对梵志说,你们自己也可以为如来和比丘僧供办饮食!

这时,梵志回头看其妻,妻说,听佛的教言就行,不必有所为难。于是,梵志就从座位上起来,对佛说,唯愿世尊及比丘众,当受我请!世尊默然受请。

天王显化

这时,释提桓因在世尊身后,叉手侍奉。毗沙门天王在如来不远处,带领众多的鬼神众,遥扇侍奉世尊。世尊回顾,对释提桓因说,你可以辅助此梵志置办饮食!释提桓因接命后,即对毗沙门天王说,你可以辅助此梵志,一起置办饮食!

毗沙门天王告曰,甚善!天王!即来到佛前,头面礼足,绕佛三匝后,隐去自形,化为人的样貌,带领五百鬼神共同置办饮食。毗沙门天王很快制作了铁的厨房,并命鬼神取旃檀着铁厨中,于中作食。

释提桓因又对自在天子说,毗沙门已造好铁厨,与佛僧作饭食,你可以化作一讲堂,供佛、比丘僧在内享用饭食。自在天子报曰:此事甚佳!这时,自在天子即在罗阅城不远处,以神力化作七宝讲堂。七宝即金、银、水晶、琉璃、玛瑙、赤珠、砗磲。并用金银水晶等物化作精美的树叶、金铃和种种杂宝装饰其间。

国王感怀

此时,铁厨内的牛头旃檀之香,遍满罗阅城侧十二由旬。频婆娑罗王在宫内亦能闻到,惊诧地对群臣说道,我在深宫,从未闻到这种香气,罗阅城侧为何有此妙香?群臣说,此是鸡头梵志在厨房中所燃的天旃檀香,故有此祥瑞。国王随即下令,严驾宝车,往世尊所,了解此事的缘由。

路上,国王见铁厨中有五百人作食,问是何人所作。诸鬼神即以人形报曰,此是鸡头梵志,请佛及比丘僧而供养之。国王又遥见七宝讲堂,前未曾有,即问为谁所造。可是群臣也不知晓。

国王便想,我今到世尊所,定能问明此事,因为世尊无事不知,无事不见。到世尊所后,国王即对佛说,昨日不见这一高广的七宝讲堂,可是今日见之。昨日不见此一铁厨,可是今日见之。这是何物?是谁变化而成?

世尊回答说:大王当知,此铁厨是毗沙门天王所造,此讲堂是自在天子所造。听闻此言后,频婆娑罗王即于座上悲泣交集,不能自胜。世尊问王,大王!何故这般悲泣?

国王说道,不敢悲泣!只是想到后世的人民不能亲眼见到圣人的兴化,后世之人悭吝财物,无有威德,尚且不能听到奇宝之名,更何况见呢!今日得蒙如来,有此奇特之变,出现于世,是故悲泣!

世尊说,当来之世,国王、人民确实不能亲见如此变化。佛为国王说法后,国王心生欢喜,即告离去。

佛僧应供

毗沙门天王对鸡头梵志说,你伸开右手。梵志伸出右手,天王即授予金铤,并说,你把这个金铤投于地上。梵志即投到地上,瞬间变成百千两金。天王对梵志说,你拿着这一金铤,即可入城中买办种种饮食,带到铁厨这里。梵志受天王之教,入城买食带回至铁厨。待饭食准备妥当,天王帮助梵志沐浴、穿戴整齐后,教其手执香炉,前去请佛及僧。

世尊及比丘、比丘尼众受梵志之请,随即搭衣持钵,到讲堂中次第而座。这时,鸡头梵志见饮食极多,而众僧又少,便对佛说,今日饮食丰多,而比丘僧少,该怎么办才好?

世尊对梵志讲道,你现在手执香炉,在一高台上,向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说,诸释迦文佛弟子中得六神通、漏尽阿罗汉者,尽集此讲堂。

梵志即从佛之教,手执香炉上楼,请诸阿罗汉。这时,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便各有二万一千阿罗汉前来,共有八万四千阿罗汉集此讲堂。梵志见此情形,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即亲自动手,为佛及众比丘僧盛饭,非常欢喜又不失乱。但是,梵志发现还剩余很多饭食,将此禀告世尊,世尊教其请佛及僧七日供养。

梵志入道

鸡头梵志七日内供养圣众衣食、卧具、医药后,又以花香散如来上,此花随即在空中化作七宝交露台。梵志见此交露台后,再次感到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即对佛说,唯愿世尊听许,使我可以修道,成为沙门。

此后,梵志即开始修道,防护六根,于食知足。白昼精勤修行三十七道品,初夜后夜亦复如是,或者坐禅或者经行,中夜时则右胁而卧,系意在明。不久,除灭五盖,证得初禅、二禅乃至四禅,又得宿命、天眼通,后观四谛,得以诸漏尽除,成阿罗汉。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戒幢法雨

1
文章点评
2023-05-22
苏东坡指使歌妓试探佛印,结果……
佛印与苏东坡既成莫逆之交,自然无所忌讳,两人常常喜欢开玩笑。有一次,东坡带了个歌妓去游润州,这个女孩子名叫琴娘,长得娥眉莲脸,体态轻盈,雅淡自然,如花.. <详情>
2023-05-22
诵经驱虎的苦行僧:明得法师
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 1620年),有一位苦行僧,他白天总是不辞功苦,为寺庙里挑水打柴,烧火煮饭,伺侯大法师和其他师兄弟,真可谓无微不至,他却依然欢.. <详情>
2023-05-22
十个孩子九个残,洗心革面“治”好残疾
《迁善录》公案:我们来看《文昌帝君阴骘文》中引用《迁善录》中的一则公案故事:宋朝的时候有一位士大夫叫蒋瑗,他生了十个孩子。然而这十个孩子,一个驼背、一.. <详情>
2023-05-22
如见文殊,但睹老人
佛菩萨不违大悲愿力,来娑婆世界游化众生,让我们众生偶然能够碰到、见到。但为什么说若逢不逢,或见非见,见了跟没见一样,碰到了跟没碰到一样蹉过呢?下面就举.. <详情>
2023-05-21
永明延寿大师是古佛再来
永明延寿大师是古佛再来,他悲悯我等众生才到这里来示现,观机逗教。他是生活在唐五代和北宋前期,当时北宋赵匡胤在北方统一之后,当时杭州钱王还拥有着江浙一带.. <详情>
2023-05-21
窥基大师为什么被叫做三车和尚?三车和尚的故事
窥基大师为什么被叫做三车和尚?窥基大师被叫做三车和尚是因为其出家时带着一车美女、一车美酒、一车财宝。窥基大师三车和尚的故事当年玄奘大师去西域取经途中,.. <详情>
2023-05-21
阿阇世王与提婆达多的故事
摩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王的王子叫阿阇世,他出生时有过一段奇特因缘。频婆娑罗王的夫人韦提希生下王子后,请相师观相,相师说此子将有杀父祸行。频婆娑罗王十分.. <详情>
2023-05-21
长耳和尚衣着破烂坐首席 殊不知竟是燃灯古佛化身
永明延寿大师不仅是净土宗第六代祖师,也是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而且生于五代十国――正当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一个乱世,佛法在那个时期经过唐武宗会昌法难..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