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淨土宗祖師善導大師的師父道綽大師(佛珠發明者)

念念不捨彌陀佛名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四月二十四日,正值初夏,在交城石壁山通往玄中寺的崎岖山路上,僧俗男女络绎不绝,难可计数。他们皆是晋阳、太原、汶水三县道绰大师的弟子,此次前来向大师告别,并聆听最后的开示。

四月二十七日,就在大师临往生前,弟子们仰望天空,见到一片白云自西方缓缓而来。白云飘至大师自住房顶时,突然变为三道白光穿透整座房屋,房内纤毫毕现。白光消失后,大师同时入灭,时年八十有四。

道绰大师往生后,其弟子在荼毗时,见到天空中有五色光三道旋绕太阳,又有紫云,三次出现在塔上。正如大师临终时所言,有弟子共同见到瑞相,若依据经文推断,那必定是诸佛慈悲加持,能令具足善根之人见到如此之事。晋译《华严经》云:

又放光明名见佛,

此光觉悟命终者。

念佛三昧必见佛,

命终之后生佛前。

生平德业

道绰大师,俗姓卫,山西并州(今太原市)汶水人,是中国净土宗一位承前启后、颇具影响力的祖师级大师。

据唐道宣律师著《续高僧传》记载,道绰大师从小就以恭敬谦让知名乡里。十四岁那年,离俗出家,心爱《大涅槃经》,反复钻研,颇有领会,后来弘传开讲,达二十四遍之多。后来,大师又追随慧瓒禅师进一步学习空理,修持禅定。几年间德业日进。

隋炀帝大业五年(公元609),道绰大师来到汶水石壁谷玄中寺。玄中寺地处山西,是肉身菩萨昙鸾大师晚年究心净土、弘扬教义的道场。道绰大师来到之后,被碑文所载昙鸾大师念佛往生的嘉瑞和事迹深深感动,于是舍弃讲说《大涅槃经》,改修净土。

道绰大师除自己专修净业外,为开悟有缘,时时敷演《观无量寿佛经》,示诲道俗。一生共讲二百遍。大师宣讲《观经》,词意畅达,深入浅出,雅俗共享,人人能听懂;又善引用事例譬喻,说法生动活泼,听者易于明了。大众在道绰大师的慈悲化导下,皆依教奉行,信入净土;讲经完毕,人各持珠念佛,念佛之声响彻山谷。由此可见,大师弘法力深,能令信入,德行高远,善摄众生。

曾有邪见之人,不信道绰大师所讲净土法门,欲相抗毁,准备找大师问难,可一见大师慈悲相貌,当下气消而回。大师威德感化众生,如此不可思议。

大师弘化一方,家乡并州一带多受大师之教,晋阳、太原、汶水三县的道俗男女皆念佛求生西方。当地凡七岁以上的小孩,都知道念阿弥陀佛。为劝化他人念佛,道绰大师起初用小豆计数。念一句佛,数一颗豆子;念多少佛,就有多少颗豆子。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念的佛多了,豆子也就多了,如是日积月累,有多达几百斛豆子者。

一斛,相当于现在的五斗,几百斛,则有上千斗了,如此则增加念佛人的负担,豆子计数亦不方便携带。于是大师又发明了将木槵子串成念珠计数。我们现在的念珠念佛,最早就是大师发明的。大师做了许多木槵子念珠,分赠四众弟子,使人易于持念佛号,往往显现诸多瑞相。

当时,有位出家人在大师行道时念佛入定,见大师念佛数量若以木槵珠计算,堆积起来有七宝山那么多。同时又睹见大师念佛之时,显现西方极乐世界种种妙相,庄严之极难以言喻。因此,大师“盛德日增,名声远播,道俗男女,赴者弥山”。

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四月初八日,道绰大师知命将尽,通告事相。闻讯而来的道俗弟子,满于山寺。信众们都看到昙鸾法师,乘七宝船,在空中对大师说:“汝净土堂成,但余报未尽耳。”

同时又见化佛住空,天花下散,善男信女们见此,纷纷用裙襟前去兜取,天花薄滑可爱,经七日才枯萎。大师也由此舍命未成,依旧住世。

后来,太宗听到这件事,为大师盛德所感,还特意到玄中寺拜访,并为生病的长孙皇后供养祈愿。

大师七十岁时,出现了一个奇迹:忽然龀齿(chèn chǐ,儿童换齿)新生,一如童年,加以神气清健,容光焕发。弘讲净业,义理顺畅如江河奔流,吐词清晰,涵义深广,听众如饮甘露,皆大欢喜。

自修行净业以来,大师常面向西坐,日夜六时恒常保持谦谨恭敬之心,念佛、拜佛无有间断。亦教诸有缘不向西方涕唾便利,不背向西方坐卧。只要稍有余暇,即口诵佛名,每日以七万遍为限。念佛时,一声接着一声,声声如注,恳切至极。故能使有识之士望风遥集,很多名僧不远千里慕名而至,使净土宗日益兴盛,道绰大师也成为净土宗的一代宗师。

思想略述

一、重视经证

大师修行净土的特色,在于他重视经证。他在《安乐集》的卷首就说,此所引用的经律论释,多至四十余部。

其中常引用的除《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所谓净土三经外,还引用有《大集》《涅盘》《华严》《维摩》《法华》《般若》《大悲》《增一阿含》《十地》《观佛三昧》《十方随愿往生》《法句》《大乘同性》等经;《大智度》《大乘起信》《俱舍》《往生》等论;以及此土昙鸾《赞阿弥陀佛偈》等。由此可以窥见他的博学。(见迦才《净土论》序)

二、机法相应

道绰大师主张教法应该和时机相应。他在《安乐集》卷上即根据《大集月藏经》所说:佛灭度后有五个五百年三期法运,末法开始时期,主张应该修福忏除罪障,并认为念佛一门最为应机。他把佛的教法分为圣道、净土二门。圣道门非末法钝根众生所能悟证;只有净土门简要易行,乘佛的本愿力即能往生净土。所以他一生宣扬净土法门。

三、注重念佛

关于净土生因的问题,大师主张以菩提心为其根本,以念佛三昧为其要行。他曾引用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中:“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的法义以为证明。


他更广引诸经证明念佛三昧的不可思议功德,修此三昧必能见佛,命终之后即生佛前;又念佛三昧具足一切四摄六度,能消灭过去、未来及现在一切诸障。从他所引《般舟经》的“常念我名”及《观佛三昧海经》的“观佛相好”文字看来,道绰大师的念佛三昧包含称名和观念两种念佛的意味。这和昙鸾大师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四、法幢延续

继踵大师归心净土法门的有道抚、僧衍、善导、尼大明月等,而以善导大师为最杰出。

道抚是长安洪福寺的名僧,特地到玄中寺访问道绰大师,和他共修净土行业,对于净土教义的弘扬起了不少作用。他每和大师相见,必指净土为会。道绰大师往生后三日,道抚闻讯感叹:“吾常期先行,今乃在后;吾加一息之功,见佛可追矣。”即在佛像前叩头忏悔,退就其坐而寂。

善導和尚於貞觀十五年(公元641)訪問道綽大師於玄中寺,大師授以《觀無量壽經》並淨土教義。他後來至長安,盛倡念佛法門,極受道俗敬信,成為道綽大師以後唐代淨土教史上最傑出的人物。

道綽大師,一位承繼曇鸞大師念佛思想,又影響善導大師的宗師級人物,備受淨業行人銘記和尊仰。

3

相关微文

文章点评
2022-05-26
【吃素戒殺】令人震撼的悲壯感人故事...(永不殺戮 )
我曾見過一場異常悲壯的死亡,正是那次死亡深深的震撼了我,我從此不願再傷害, 哪怕再微小的生命……那是在一次圍獵班羚的過程中。班羚又名青羊,形似家養山羊,善於跳躍,每頭成年班羚重約30多公斤,性情溫馴,是獵人最喜歡的動物。那次,我們狩獵.. <详情>
2022-05-26
凡是病人做噩夢、夢見死人、失眠等,中醫博士都勸念佛就好!
【凡是病人做噩夢、夢見死人、失眠等,中醫博士都勸念佛就好!】我是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的一名中醫,也是一個佛教徒,多年前由一個病例,開始注意有很多病人總是夢死人,而念佛對此是很有效的。這是一個老太太,先是她外孫女總找我看病,後來熟悉了,.. <详情>
2022-05-21
【菩提樹下說故事】當護身口意
【菩提樹下說故事】當護身口意●思慧優填王的王妃奢彌跋,曾造謠毀謗佛陀。佛陀在阿耨大泉時,告訴舍利弗過去的因緣:過去久遠九十一劫,有位國王名叫善說。國中有一位婆羅門,名叫延如達,非常好學,知識廣博,具有三十種相好,教導五百個豪族童子.. <详情>
2022-05-21
佛法告诉你什么是嫉妒?如何对治
佛法告诉你什么是嫉妒?如何对治我们要对治嫉妒心,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嫉妒,还有嫉妒的根源在哪里。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嫉妒”二字都用“女”字旁?这是中国古人造字的智慧,因为他们发现,嫉妒的情绪变化表现得最明显的,一般来说都是女性,并不.. <详情>
2022-05-21
【因果】曹翰的千年報應
曹翰的千年報應文/淨照「因」「果」關係,就像「形」和「影」的關係。若「形」已經有了,那麼「影」一定會隨著來。要端正影子,一定要先正直其形體。「形」正直,「影」那有不端正的呢?若不正直其「形」,卻想要「影」端正,就好比揚湯止沸,將鍋.. <详情>
2022-05-20
【淨土宗園地】願將自力轉他力
願將自力轉他力文/淨博法師聞某法師準備閉關用功念佛,暫證無生法忍,再來弘法度眾。其道心之真實與堅定,令人油然而生讚歎之情。然而我心卻且喜且憂喜的是:善導大師所強調之機深信,對於某一類人,倘不用功到極限,與曠大劫來之煩惱習氣經過一番.. <详情>
2022-05-20
【慈善公益】讓弱勢住得舒適安全 他們20年蓋500間房子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來自全台各地百位台灣寶島行善義工團義工,連續2週犧牲假日到雲林北港鎮,協助一對低收入戶父女蓋屋,看到新屋落成,82歲許父開心,台灣寶島行善義工團20年來在全台蓋約500間房子。許姓父女相依為命居住在百年磚造老屋,許.. <详情>
2022-05-20
【慈善公益】捐出33億土地,蓋成房子以1元租金租給窮人,最有良心的豪門二代
捐出33億土地,蓋成房子以1元租金租給窮人,最有良心的豪門二代說起豪門二代,許多人可能都會認為他們要不就是酒囊飯袋,要不就是只會守著祖業。不過事實上現在許多豪門二代已經不是這樣的了。他們不少人不僅僅可以成功繼承祖業,而且還有極強的社..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