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屠夫真言》之轮回正直途

益西敦多堪布

屠夫真言

轮回正直途



若于世间正行多,地上多生于天界。

如果世间行持正直行为的人多,转生于天界的世间人就多。

若于世间邪行多,地下恶趣定盈涨。

如世人恶行多,多行不正直的行为,则转生于旁生、地狱、饿鬼道的众生定会增长。

正直名为人法规,

正直称为人的法规。

若极正直天道规。

极为正直,无有丝毫欺诳、害心、嗔心,具有极高的道德修养,超胜人的法规,为天道的法规。

偏邪浊世行为规,

发心为己,所作害他,此等偏邪行是浊世的法规。

若极偏邪地狱规。

若唯害众生,无丝毫利他心,达到极致,则为地狱规。

何等名之为正直,尽弃一切诸狡诈,

何为正直?舍弃一切狡诈行,如口蜜腹剑,表面与人交好,内心却想置他人于死地或抢夺他人财物。

言语本意皆一致,外内二者等一如。

言语和内心应保持一致。如口说“为了上师三宝,我宁愿舍弃生命”,内心也愿为佛法舍弃生命。口说“我要为所有的如母众生而成佛”,内心也是想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利益他人,无任何动摇。此为外内二者等一如。

语者即言谈,

语是言语,所说的话。

义者即实践。

义为实践、行持。

外者身及语,内即自之心。

外是语言和行为,内是自己的心。如内心充满对众生的慈爱之情,将所有的众生观成父母时,语言会调柔,会行持真正利益众生之事。

义邪语正此为内偏外正直,

语言动听,内心邪恶,满怀算计、谋害、杀戮之心,称为内偏外正。

邪遮正直即为浊世之法规。

世间法中的恶趣之法即是邪压正,以邪恶的行为掩盖正直的行为。如正直之人却被说成是欺诳者,人人唾骂欺压;好人却遭言语攻击,被投入监狱,甚至被杀害。如此种种情况,称为浊世之法规。

尽舍心中之狡诈,此即唯一正直行。

我们应舍弃欺诳狡诈之心,舍弃心口不一的邪恶行,唯一行持正直行。

亦即殊胜人法规,一切人道此中摄。

如舍弃所有恶行,唯一行持正直行,即是殊胜的人法规。一切的人道、天道都含括在其中。

法王如意宝对此句的解释包含六个要求:第一,心地善良;第二,少欺诈,少欺骗他人;第三,心胸开阔;第四,所知广博,即博学广闻;第五,性格调柔,不易怒;第六,性情长久,性情关系长久维持一直如初。以上六点涵摄了人道所有法规。

接着讲人道和天道的内容。

贪欲分别即偏邪,

对财产或异性产生猛烈的贪执,或嫉妒心、傲慢心很重,这些都属于偏邪。

欲望微小即正直,

“欲望微小”,对衣食等要求不高,能满足基本生活即可,这是正直,是人道。

修行人若能知足少欲会容易入道。

尽舍私欲而修义,即为天界之法规。

无有自私自利心来做任何事情,即为天界之法规。

往期精彩回顾
《屠夫真言》之释题与顶礼句
《屠夫真言》之开显法与规
益西敦多堪布公众号ID:kbyxdd

3
文章点评
2021-05-02
详说观察处所之观察衣与观察身
第4课②详说观察处所之观察衣与观察身衣服关乎到自己修行与将来利众的缘起,故应谨慎处理。在居住地出现一些不好的人也会对风水有影响。。。。己六、观察衣:衣.. <详情>
2021-04-28
详说观察处所之观察地眼
第3课②详说观察处所之观察地眼地眼关系到你以后的成就事业、受用大小,以及戒律是否坚固。因此,按照这些方法好好地观察、寻找地眼至关重要。。。。需压住如是.. <详情>
2021-04-20
一切本无为
第2课③ 一切本无为空性的光明自性所展现出来的乃是天尊的身、语、意坛城, 其本体是法身的空性。。。。丙一、以见解抉择基位自性任运自成坛城:如是一切蕴界处.. <详情>
2021-03-21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辈生想”之上品下生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第11课摘录【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彼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 <详情>
2021-03-02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之佛陀嘱咐阿难受持此法为众宣说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第3课摘录请大家为了遍布虚空的所有众生都能够证得遍知佛陀的果位发起殊胜的菩提心的意乐,并如理作意听闻,且将所听闻的内容纳入心相续而.. <详情>
2021-03-01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成就净业之修持三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第2课摘录【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王顶。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 <详情>
2021-02-18
《极乐愿文》之愿游不清净刹土
《极乐愿文》第14课摘录庚五、愿游不清净刹土愿天眼明见,生前友侍徒,加持并护佑,亡时接彼刹。往生净土后,依靠阿弥陀佛的发愿力令我具足的天眼,能够明见与我.. <详情>
2021-02-17
《极乐愿文》之愿赴其他清净刹
《极乐愿文》第14课摘录庚四、愿赴其他清净刹以无碍神变,愿上午前赴,现喜具德刹,妙圆密严刹。不动宝生佛,不空毗卢佛,求灌顶加持,受戒作广供。傍晚无艰难,..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