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修行摆脱念头

戴树增实修般若

修行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是让你在静的状态中,体会无相的心,在无相的状态中,体会极松、极净的心。


人都要靠大小脑工作和生活,可是在修行当中,反而要学会慢慢地放下大小脑的业力系统,学会无相的生活,也就是摆脱业力对你的控制。


当我们命终脱掉肉身时,若事先有修行的感知能量,就能用能量感知,和改变命终之时的过程,从而达到解脱(中阴救度)。


可没有修行的人就不会有感知能量,他们只能随业力轮转。因为平时的生活,全在大小脑的念头上,靠业力来支配生活。

其实修行就是摆脱我们的念头,为什么要摆脱念头?因为只有摆脱了念头,才能解脱轮回。


我们活着时候大小脑支配我们所有的功能,我们会感觉很灵活很灵敏,好像什么都可以。可是当灵魂离开肉体时,缺少了大小脑的支配,就像个傻子一样,分不清东南西北,就是因为平时生活中没有训练过。

所以我们在活着的时候,就要学会摆脱大小脑对我们的控制,不产生妄念,用心来感知一切。


这样我们便能在生活中,事先训练脱掉肉身时不迷的感觉。做好这件事,就是解脱之道了。这就是真正的智慧!也是修行重要的法门。

降伏自己,降伏妄念,体悟当下,用如是心代替杂念,念头就会越来越少,感知的定力能量就会一点一点增长。当功夫越来越强时,就会转成对宇宙的正遍知。

佛法所培养的就是定力般若,就是正遍知,因为佛的名字就叫正遍知。

   ——摘自《金刚经解义》

如是心

 经典文章  欢迎点击阅读

修行“修”的是什么?
答疑解惑/修行改变眼光
修行十大误区
修行如何消业?
修行切记勿贪法

4
文章点评
2020-04-07
行与悟
注重修行才是悟的重要基础,没有实践的悟是假悟,充其量叫知见,道理说的是,还是念头纷纷扰,是自身都做不了主的妄念。自古以来道家讲“实践出真知”的名言,.. <详情>
2020-04-02
真念经和假念经
佛教徒念经很重要,但念经分真念经和假念经!“经”是圣者的“心之说”,经虽立文字,但真意靠悟,悟是心之知,念经即是悟经的一种过程。了悟心知,证入般若智.. <详情>
2020-03-31
阴神和阳神
阴神和阳神在究竟意义上来说,它们都是不究竟的。神就是佛说的小法者,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但是阳神不同了,阳神已进入到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已经步.. <详情>
2020-03-29
法即是心,心即是法
当修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的念头就可能变成真实的。菩萨在空性状态下,泼出去的水是能够收回来的,这是真实的。因为一切后天的造作,都会留在空性中。佛陀.. <详情>
2020-03-28
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 <详情>
2020-03-27
无果所得
须菩提问“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就是说没有方法可得到佛的无上佛果,而是无相、无住、无所得才能证得。也是告诉我们,修学应没有得果的相或.. <详情>
2020-03-27
福德与功德
福德有诸多现象,都是以“有相”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就叫福德。福德有几种,财色名食睡,这里面都有福德相。传统文化中说的福寿禄康宁即是福德的五种相。但功德是..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