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多少精气神都会被情绪漏掉,福德随之漏掉

金刚智慧

《梁冬对话刘力红 》
 

梁冬,著名媒体人,创办正安中医,全身心推广中医文化。电视节目《东吴相对论》《国学堂》主持人,系列纪录片《生命》主持人、出品人,著有《处处有生机》。

 

刘力红,广西中医药大学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教授。善用中医传统经典方法治疗疑难病症。著有《思考中医》、《开启中医之门》等。

 

01

身体照顾得再好只占生命的10%

 

刘力红:2002到2003年我曾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做访问学者,当时我很有幸接触到一门学问。这门学问是由清末一个叫王凤仪的东北农民创造的。

 

梁冬:你是一个受过严格中医学教育的学者,还是带着研究生的教授,应该说和西医、中医都有过深层接触,但是你说自己对一个清末的农民感兴趣了。

 

刘力红:他是对我人生产生巨大影响的几个人之一。作为医者来讲,他对我的震憾是非常大的,是触及灵魂的。

 

实际上是我非常惭愧,觉得自己过去是一个很糟糕的医生,按照真正医者的条件去衡量,根本不及格,连普通医生的资格都不够。

 

当时一位出家的师父介绍我认识了他的曾孙女,叫王元五,我称她为王老师。是她把我领进了这个学问的门。进门之后,我傻了眼:这个体系对人的揭示是那么明晰,可我过去压根就没有想到过。他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更明晰了,他把一个人的构成分成了三种元素。

 

“身”和“心”之上还有一个“性”。就是说,生命是由这三个层面(三个元素)构成的。

 

而且把这三要素对人的综合作用,以及它们各自所占的比重,都很清楚地勾画出来了。他告诉我们:在人生命的三个元素里面,每一个东西所占的权重是不一样的。

 

【编注:王凤仪老先生说,性、心、身三界是有机联结的统一体:“人非三界不能生。身为物根,心为命根,性为德根。”运行起来,彼此依存,相互制约,不能分割。不过在运用时,有主次轻重之分。三界中性的分量最重“天地有坏。我性无坏。”】

 

比如说,你对〔身体〕做到了100%好,但相对于整个生命来说也只是做到10%。如果对〔心〕做到了尽善尽美,也只占到40%。如果是把自己的〔性〕做得好的话呢,可以占到60%。

 

就是说:如果不管〔心〕和〔性〕,〔身体〕哪怕做到了满分,也是不及格。

 

所以,把这个东西“参”了以后,我们对人就有了一个全新的观察。作为一个医者,对自己过去那种行医的经历,对疾病的治疗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这也是很惭愧的一个地方——自己过去充其量所着眼的只是那个10%的身,况且不一定能拿满分。

 

梁冬:就是说,即便是一个很好的医生,在身体问题上,你解决了80%,但在整个生命里面,也才拿到8分。

 

刘力红:对,就是这样。

 

02

胃病,与喜欢埋怨有关

 

刘力红:我们过去所认识的中医也好、西医也好、现代科学也好,实际上都局限在〔身〕,也就是形而下的层面。〔心〕这个层面也有所触及,但是〔性〕这个层面,根本就没有。

 

〔心〕要影响〔身〕太容易了。〔身〕要影响〔心〕就费劲了一点。

 

这是物理学上的常识概念:能量级别低的,影响能力级别高的是很困难的事。但能量级别高的,影响能量级别低的,却是很轻易的事情。

 

实际上〔身〕、〔心〕、〔性〕就是这样一个能量级别的关系。〔性〕这个层面,凤仪老先生界定得很明晰。他就把性分成三个层面:“天性”、“禀性”、“习性”。

 

天性——从中医阴阳的角度来讲,是纯阳无阴是至善的。

禀性——正好相反,是纯阴无阳是恶而不善的。

习性——就是后天习惯得养成,所以这个习性有阴有阳,有善有恶。

 

天性是纯阳像太阳一样,禀性是纯阴像乌云一样。人的这个身体也是要靠天性的阳光照射,才能够承载我们这个正常的生命。

 

如果受到禀性乌云的遮盖,天性的阳光无法照身体,就像大地得不到阳光,万物就无法生长。心身得不到阳光的照耀,很多疾病就会来了。

 

内经里面有很多讲阳气的时候,讲到了它对生命是这样的重要。阳气如果没有了正常的住所,人就会折寿而不彰。这就说明了生命对于阳气的依赖。

 

那这个阳气的根本从哪里来呢?实际上是从本俱的天性中来的。

 

按照佛经里面讲的它是“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你修它它也不会多,不修它它也不会少。就是说,在这个层面没有可操作性。那么,可操作的就是〔禀性〕和〔习性〕了。

 

凤仪先生认为〔禀性〕是障碍天性的主因。因为禀性障碍以后,天性的阳光就无法滋养照射我们的心身。很多学中医的人以为所谓的阳气是肾气呀、或是心的动力呀,其实根本的原因是在天性那里。

 

关于禀性,凤仪先生给出了一个很方便的方法。因为禀性它要表现,它实际上就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就是怒,恨,怨,恼,烦。

 

那凤仪先生称之为五行性,他把禀性很巧妙地用中国人固有的五行的思维方式来分类。

 

怒就伤肝,恨就伤心,怨就伤脾胃,恼就伤肺,烦就伤肾,就是泌尿生殖系统,什么子宫肌瘤、前列腺炎都是跟烦有关。

 

禀性对于生命作用的能量非常之大。这也是令我们很多医生搞不清楚的地方。比如说脾胃的病治好了,可是不久又来了,反反复复,就是不知道导致脾胃的疾病的源头原来是〔怨〕。

 

所以一个人如果有胃病,应该看他是不是动辄喜欢埋怨人。我们应该去查找生活中这些因素。

 

有些人平常也是做好人好事,但很奇怪得了重病。大家都觉得是好人不好命,其实,如果从这一个体系来研究的话其实不然。他可能在另外一个更权重的事情上,犯了一个很重要的错误。

 

捐点钱呀,这些是外相上的事情。可是如果你的〔性〕有缺陷,或者是〔禀性〕的东西很重,就很危险。

 

凤仪先生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不管是善人还是恶人,你动性,轻则病,重则死。〕

 

所以〔性〕这个层面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它已经超越了这个〔身〕的范围,现代的医疗手段包括中医在内,瞄准的主要是身体这个层面的东西,所以去医院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

 

03

情绪是诸毒之首

 

刘力红:情绪可以说是诸毒之首,它完全不似砒霜或鹤顶红贴有毒药的标签,大家都不敢轻易去触碰它。

 

正因为情绪没有这些标签,它甚至可以合情合理合法地毒害人!乡间俚语常言:死都不知怎么死的!放在情绪身上再契合不过。

 

情绪是最大的漏,多少精气神都会被它漏掉,多少福德都会被它漏掉。

 

俗称:火烧功德林!火即是嗔恨的情绪,无论积攒多少功德,做多少好事,都不堪其漏。而“挂一漏万”这句成语,几乎也是为情绪量身定做。

 

回顾人的一生,其实亦是“挂一漏万”的一生,因为挂在情绪上,成为情绪的奴仆,所以漏掉了此生积聚的一切!佛教的四法印之一是“有漏皆苦”,宗萨的版本将有漏释为情绪。

 

如此种种应该足以警示我们,为了此生不至于白忙活,务须花些时间认识情绪,认识情绪的起处,认识情绪的本质,学会与情绪相处,渐渐脱离情绪的摆布。

 

当情绪不能任意把控你时,“挂一”便会自然脱落,而随着“挂一”的脱落,“漏万”亦将戛然而止!

 

我们此生积聚的诸善,将会汇成福德,湧向生命的尽头,迈向智慧的彼岸。

文章:来源网络。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金刚智慧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点击右上角按钮即可分享到朋友圈和微博,一个动作改变别人的一生。
传播智慧,助人助己,福德无量,感恩常在!

谢谢您!

 请点亮“在看”,让更多人受益。

7
文章点评
2021-05-05
立夏养生,心若清莲生妙香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七个节气,夏季中第一个节气,而今年立夏来临的具体时间为2021年5月5日14时39分。如果说春是生的季节,那么夏就是长的季节,春生、夏.. <详情>
2021-05-03
别觉得自己憋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印度有四句极具灵性的话:1、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对的人;2、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3、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4、已经结束.. <详情>
2021-04-22
食肉之人将远离种种功德,招感一切灾厄,引起四百多种疾病缠身
大乘佛法的教义规定禁绝吃肉,纯粹是出于利益众生的缘故,因此大家都应该发愿,生生世世不直接或间接去损害众生,永远不要用众生血肉来维持色身。食肉之人将远.. <详情>
2021-03-24
顺缘由它去,逆缘随他来,一切无所求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亲人、有恩人,也会有敌人或仇人,世间各色人等在我们眼中充满了差异。然而佛法却告诉我们,内心中所有的喜欢或不喜欢,乃至爱与恨其实都.. <详情>
2021-03-23
一个人的意识能量层级决定了这个人的生命成就和人生丰盛程度
科学早已揭示:宇宙间万物的本质是能量,宇宙中的一切都靠能量的转变而运作。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说明:物质的本质就是能量。 对于一个人而言,他的能量级起伏.. <详情>
2021-03-20
没有人会死,只是换个身体重新体验人生!
科教短片:科学家首度发现人类的灵魂视频时长4分49秒,建议wifi下观看 壹“此时此刻,在你周围,比原子还小的粒子正在不断地出现又消失。它们凭空产生,又转瞬.. <详情>
2021-03-18
警惕:你并非真正的修行 !
真正的修行并不容易,多数人不敢真正地修行,或真的对抗习气,他们不想做任何与感觉相违的事。人们并不想对抗烦恼,不想顶撞或摆脱它们。现在人们所说的修行,并.. <详情>
2021-03-13
修行不是为了遇见佛,是为了遇见自己!
修行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脱离生活跑到庙里拜佛念经呢,是不是一定要专职打坐、阅读灵修书呢?当生活出现了问题,我们总感觉是生活的问题打乱了我们的修行。其实..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