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必看】它是最简单的降“三高”方法,很多人却没做对

清净的本源

今日看点

我国是一个茶文化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俗话说,“宁可食无肉,不可饮无茶。”可见,喝茶是我们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对于爱喝茶的人来说,还有一个好消息是喝茶可以调节代谢、帮助降低“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还有助于减肥!虽然喝茶有这么多好处,很多人也天天喝,但却没喝对!究竟喝茶会带来哪些好处,又应该怎样正确喝茶呢?别急,小圈这就带你去了解一下!

划重点

01

一个适合降低“三高”的方法——喝茶!

2021年5月,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刊发了一项综述研究《饮茶与老年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中指出,喝茶可以调节老年人群的“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以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我国≥60岁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达36.9%。代谢综合征是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并促进相关疾病的进展、增加死亡率。

研究指出,茶叶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酚类物质,如儿茶素具有抗氧化、降低血压、降低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水平、减少体脂形成等诸多功效。喝茶对调整老年人代谢的好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 降低高血压风险;2. 改善血脂异常;3. 降低高血糖风险;4. 有助于减肥、减重。

划重点

02

很多人天天喝,但却没喝对!

1. 喝茶温度别超65℃

喝茶别喝太烫的茶,温度过高可能会灼伤食道黏膜,以免增加食管癌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曾发布评估报告称,饮用65℃以上的热饮,可增加食道癌的风险。

食管黏膜比较娇嫩,它和口腔一样,都难以经得起烫食的折磨,若进入口腔的食物或者水的温度超过65℃的时候,食管黏膜就容易被烫伤。如果长期反复烫伤食管,会引起食管黏膜的慢性创伤和炎症,从而可能会导致食管癌的发生。

2. 饭后一小时再喝茶

饭后喝茶是很多人认为的一种生活享受,但饭后马上喝茶并不是好习惯。茶中的鞣酸进入胃肠道后,会抑制胃液和肠液的分泌,易引发消化不良。而且鞣酸会与肉类、蛋类、豆制品、乳制品等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具有收敛作用的鞣酸蛋白,使肠道蠕动减弱,容易导致大便干燥,引发便秘。因此,不宜饭后立即饮茶,最好在饭后1小时后再喝茶较合适。

3. 喝茶要少喝浓茶

不少人喜欢喝浓茶。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少量可起到醒神作用,如果摄入过多会使血流加快、血压升高。体内经常含有较高浓度的咖啡因,会对肾脏带来巨大负担。

4. 喝茶不空腹喝茶

茶叶中,尤其是绿茶,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很高,如果空腹饮用,部分活性物质会与胃中的蛋白结合,对胃形成刺激,容易伤胃,也更容易出现心慌、头晕等“醉茶”现象。尤其是对于本来就肠胃功能不太好的人来说。除此之外,空腹喝茶还会使消化液被冲淡,从而可能影响消化。

转自:生活圈

2
文章点评
2024-06-04
莫扎法'王:此仪轨一天一遍,必定往生极乐净土
大悲六字真言急速加持祈请颂《大悲六字真言急速加持祈请颂》是观音菩萨现身而亲自传授的一个殊胜修法!大恩莫扎法王亲口开许,观看他念诵的《大悲六字真言急速加.. <详情>
2024-05-30
出离轮回的决心
隐匿的瑜伽士是不会跟他人厮混,也不涉入世俗活动的修行者,既不求名也不求追随者。他对修行有一股不可抗拒的热切渴望,并抓紧法的根本——出离轮回的决心。现在.. <详情>
2024-05-24
人生处处是修行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为的是我们所爱的家人;其实真正爱一个人,不是给他多少财富,而是给他快乐的保证──佛陀的教法,就是这个保证。有人问我:要如何同时兼顾工.. <详情>
2024-05-24
莲师的直指教言!当下解脱成就!
当化身佛莲花生大士受赤松德赞国王迎请,至红岩的吉祥桑耶寺常驻时,有一位具有非凡虔诚心的善女子敦夫人差遣她的女仆,名叫仁千措的玛恭女,向莲师献上附有葡萄.. <详情>
2024-05-24
修行,能坚持就是胜利
我们多有福报啊!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还有这么殊胜的学佛修行的机缘,这是宿世修来的福报。所以大家不要错过机缘,一旦错过了,再也不可能有解脱的机会!.. <详情>
2024-05-24
修行人和狗的故事
人与人间大部份的冲突来自于对彼此动机的误解。我们的所做所言,其实都有自己的理由,然而,我们愈是能让慈悲心引导自己,试着设身处地了解他人的理由,就愈不容.. <详情>
2024-05-24
学习佛法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
每天按次第、按仪轨修行;在固定的时间里做课;把生活和修行结合起来,在生活中落实佛法,在生活当中修行。在固定时间里学修是增加自己的定力,增加自己的智慧;.. <详情>
2024-05-24
在生死关头,是什么决定了你的来'世?
每个人在饱尝了一生的苦乐之后,都不可避免地要趋于陌生的后世。到了弥留之际,身心就会开始瓦解,一般人都要经历四大分离的巨大痛苦。喇啦曲智仁波切的《极乐愿..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