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悉地

佛光大辞典

梵 siddhi,西藏语 grub-pa。意译作成就、妙成就。梵汉并举而称成就悉地、悉地成就。于密教,意指依诵持真言等,以身、口、意三密相应而成就世间、出世间种种妙果。据大日经疏卷十五载,完成正觉之阶位,称为无上悉地;达于此位之前,尚有信、入地、五通、二乘、成佛等五种悉地。对此,显教诸师认为“信”是地前之信行,“入地”是指入于初欢喜地(相当于声闻之入见道),“五通”是遍知世间五神通之境,至超越五通仙人位而臻第四地,“二乘”是超越二乘之境界,而至第八地,“成佛”即是由第九地修菩提道,进而完成如来位。若依密教,则初欢喜地有十心,初心至第四心为五通,第五心至第八心为二乘,第九心至第十心,即得成佛。即初地十心分三品,初四心为下品,次四心为中品,后二心为上品。

尊胜仪轨卷下更分悉地为有相、无相二种,得世间长寿或福德等,称为有相悉地;成就出世间果德,则称无相悉地。二悉地亦各有三品之别。若以此配于前述五种悉地及无上悉地,则有相之下悉地与中悉地相当于五种悉地之最初三种,上悉地相当于第四之二乘悉地;至于无相之下悉地则相当于有相悉地,中悉地相当于第五成佛悉地,上悉地相当于无上悉地。

日僧空海之“即身成佛义”即是将始觉因位之悉地称作持明悉地(持明意即诵持真言)、本觉果满之悉地称作法佛悉地。同时,据大日经疏卷三,真言行者在观心上所现之境,共分为三品悉地,上品安住于密严佛国,中品安住于十方净土,下品安住于诸天修罗宫。

又“苏悉地”为梵语 su-siddhi 之音译,意译作妙成就,即成就胜妙之义。日本台密基于三部大法之一的苏悉地经,而说苏悉地法,以此表金刚、胎藏两部不二之最深秘法。[大日经卷三悉地出现品、卷五秘密漫荼罗品、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悉地成就品] p4562

文章点评
2025-06-19
梵服
梵天之服,或梵行者之服。袈裟之异名。色界诸天行梵者,皆服此衣,行四无量。[法苑珠林卷五十三](参阅“袈裟”4784) p4633 <详情>
2025-06-19
梵刹
梵语brahmaksetra。梵,意谓清净;刹,刹摩、制多罗之略称,意谓地方;梵刹,本指清净佛土,后转为伽蓝之美称。亦即指佛教寺院。与“梵苑”同。[翻译名义集卷七](参阅“寺院”2414、“伽蓝”2769) p4633 .. <详情>
2025-06-19
梵室
寺院之房舍,乃梵行者之清净住室。明代智旭著有“梵室偶谈”。 p4633 <详情>
2025-06-19
梵皇
佛之异称。佛生于西北梵地,为法中之皇帝,故称梵皇。又西北梵地,即西北印度蓝毗尼园,在今尼泊尔境内。[止观辅行传弘决序] p4633 <详情>
2025-06-19
梵衍那国
兴都库什山中之古王国,位于今阿富汗境内。梵衍那,梵名Bāmiyan,又作范阳、望衍、帆衍,现今多称巴米安(Bamian)、巴米央、巴米羊。此国正当于健驮逻往睹货逻、臾那之通路,其大都城依崖跨谷,生产宿麦,宜于畜牧,气序寒烈,风俗刚犷。隋炀帝、.. <详情>

文章 699

获赞 1

访问量 41031

相关内容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