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御咏歌

佛光大辞典

日本佛教用语。即参诣各处圣迹的巡礼者所唱咏之赞歌。又作巡礼歌。在日本,据传以西国三十三所(指京畿附近安置有三十三尊观音像之寺堂)之御咏歌为最古,后世相继模仿,至近世更产生各种流派。一般皆和铃声咏吟。此外,亦有唱咏和赞,为别于巡礼歌,故称歌和赞;例如“赛の河原”即为其代表。 p4561

文章点评
2025-06-12
无对
梵语 apratigha。对,为碍之意。无对,即非极微所成之无障碍法。“有对”之对称。十二处中,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及色、声、香、味、触五境等十处有障碍,故为有对;意处、法处无障碍,故为无对。然有对分为障碍有对、境界有对、所缘有对三种。.. <详情>
2025-06-12
无差别
谓诸法本性真如,而无差别。盖“有为法”之外相虽有种种差别,然其本性不异,如水波之相虽异,而其水性则一,谓之无差别。 p5106 <详情>
2025-06-12
无师智
(一)梵语anupadista-jāna。指非藉他力,不待他人教而自然成就之智慧。与“自然智”为同义语。碧岩录第六十二则(大四八·一九三下):“以无师智,发无作妙用;以无缘慈,作不请胜友。”[法华经譬喻品、宗镜录卷九] (二)梵语 svayambhū-jāna.. <详情>
2025-06-12
无师独悟
谓不待师教而自觉本具真性。一般将辟支佛(梵pratyeka-buddha)翻译为“缘觉”或“独觉”,即有不依师教、现生开悟之意。四教义卷六引用大智度论之文谓,若佛不出世,或佛法已灭时,此人由于先世因缘,能独生智慧,因不由他闻,而以自智慧得道,故.. <详情>
2025-06-12
无常
梵语anitya,或 anityatā,巴利语anicca。音译阿你怛也。为“常住”之对称。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而为本无今有、今有后无,故总称无常。据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举出二种无常.. <详情>

文章 298

获赞 1

访问量 22210

相关内容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