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

佛光大辞典

指以菩提修成之清净处所,为佛所居之所。全称清净土、清净国土、清净佛刹。又作净刹、净界、净国、净方、净域、净世界、净妙土、妙土、佛刹、佛国。对此而言,众生居住之所,有烦恼污秽,故称秽土、秽国。净土,系专于大乘经中所宣说,以灰身灭智无余涅槃为理想之小乘教无此说。即大乘佛教认为涅槃有积极之作用,而得涅槃之诸佛,各在其净土教化众生,故凡有佛所住之处即为净土。阿閦佛国经卷上、放光般若经卷十九、无量寿经卷上等,均以净土乃诸佛于因位行菩萨道,起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之誓愿,为无量永劫积功累德以建立之庄严清净世界。维摩经卷上佛国品谓心净土净,娑婆即常寂光净土,若众生心不净,此土即秽恶不净;佛所见清净,即成无量功德庄严。法华经之灵山净土、华严经之莲华藏世界、大乘密严经之密严净土等,即以心净土净说为本。又无量寿经载,娑婆世界以外另有净土,亦有于未来当其成佛时所成就之净土;二者均是菩萨依本愿,经修行而成佛时所完成之国土,为众生愿生之处。

至于他方之净土,则有阿弥陀佛之西方极乐世界、阿閦佛之东方妙喜世界、药师佛之东方净琉璃世界等。以上诸佛之净土距娑婆世界,各有一定之方位,故称为十方净土。

极乐世界(梵 Sukhāvatī),又作妙乐、安乐、安养、乐邦,为净土宗所特别重视之西方净土。此净土乃指由菩萨所修之因行而感果报之报土;或指佛为救度众生而假现之应化土;或指位于西方,经过十万亿土,于彼方实有之净土;或更指于众生心中所现之净土等,有种种不同之说法。又极乐有边地、疑城、胎宫、懈慢界(为至极乐途中之国土,为弥陀净土之化土)等,乃是怀疑佛智者所往生之处。

净土宗认为净土系于西方实在之报土,生于此净土者能受诸乐,往生要集卷上举有十乐:(一)圣众来迎乐,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二菩萨来迎,引导至净土。(二)莲华初开乐,托生莲华,往生净土,故于莲华初开之际,可见净土之庄严。(三)身相神通乐,可得三十二相之身与天眼等五种神通。(四)五妙境界乐,可得色、声、香、味、触等五境胜妙。(五)快乐无退乐,受乐无穷。(六)引接结缘乐,从前结缘之恩人亲至净土迎接。(七)圣众俱会乐,众多菩萨俱会于一处之乐。(八)见佛闻法乐,得见佛、闻法。(九)随心供佛乐,随心供养十方诸佛。(十)增进佛道乐,修行精进,终得佛果。

净土方位、庄严情形、住民种别,依诸经所述,各有差异,系由因位发愿之不同而产生。若就史学立场,由阿閦、弥陀净土之描述不同,可以看出一种发展变迁之轨迹,如阿閦之佛刹有女人、人民皆着由树所取五色衣服、有通往忉利天之三道宝阶,可视为较早之思想。弥陀净土则无女人、皆化生、受自然虚无之体、无极之身。及至摄大乘论卷下,以净土为出过三界之妙处。有关诸佛净土之异同、优劣比较等,于诸经中均有记载。

关于净土之种类,于无著时代,产生自性、受用、变化之三身说,佛之变化身示现八相居秽土,受用身住于十八圆净之莲华藏世界,即随佛之报化有净秽之别;唯识论卷十有四身四土之说;大乘义章卷十九分别净土为事净土、相净土、真净土三种;维摩经略疏卷一则立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四种;华严经探玄记卷三,依三乘一乘之别而说不同之净土。(参阅“佛土”2609、“极乐世界”5481) p4679

文章点评
2025-08-14
涅槃分
指涅槃之分位,亦即得涅槃之因。分乃“全”、“满”之对称。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谓,凡夫之人虽有烦恼,亦得往生彼净土,则三界之系业毕竟不牵,即是不断烦恼而得涅槃分。解释涅槃分之义有三种:(一)以未圆之义,则指证得涅槃之一分。(二)以因之义,.. <详情>
2025-08-14
涅槃四种大乐
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载,涅槃有四种大乐,即:(一)无苦乐,谓世间之乐即是苦因,若断世间之苦乐,则无苦无乐。(二)大寂静乐,谓涅槃之性远离一切愦闹之法,故为大寂静。(三)大知乐,谓诸佛如来具有大智慧,于一切法悉知悉见。(四)不坏乐,谓如.. <详情>
2025-08-14
涅槃印
(一)三法印之一。涅槃寂静印之略称。一切众生起惑造业,流转三界,受生死苦,故佛决定为说涅槃寂静之理,使众生离烦恼生死之苦,灭尽一切惑业,得至无为寂静之境。经中有此法印者,乃真实之佛说,犹如世间之印契。[法华玄义卷八] (二)保证得涅槃.. <详情>
2025-08-14
涅槃色
即黑色。密教将因位至果位分为五位,五位之间次第而转,涅槃当于北方之黑位,故称黑色为涅槃色。(参阅“五转”1206) p4151 <详情>
2025-08-14
涅槃佛
华严经十佛之一。又作涅槃像。佛之应身,化缘既毕,乃示现灭度之相者。 p4151 <详情>

文章 3599

获赞 4

访问量 334720

相关内容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